一种直流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868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流充电桩,该直流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外壳,充电桩主体外壳内部设置散热装置和充电装置;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与充电桩主体外壳连接,且设置在充电桩主体外壳的顶部;充电桩防水底座,充电桩防水底座设置在充电桩主体外壳的底部,支撑充电桩主体外壳;直流充电枪,直流充电枪与充电装置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在恶略的环境条件下,直流充电桩容易损环的缺点,实现了直流充电桩具有高防护性质的目的,延长了直流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流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直流充电
,具体涉及一种直流充电桩。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管理者需要在社会中的更大范围内设置直流充电桩,以供人们充电使用。而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直流充电桩都设置在城市中,对周围环境条件的要求都比较低,若将现有技术中的直流充电桩安装在高原或其他环境比较恶略的地区,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损坏,极大地缩短了直流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直流充电桩,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在恶略的环境条件下,直流充电桩容易损环的缺点,实现了直流充电桩具有高防护性质的目的,延长了直流充电桩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流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外壳、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桩防水底座和直流充电枪,其中;充电桩主体外壳内部设置散热装置和充电装置;太阳能电池板与充电桩主体外壳连接,且设置在充电桩主体外壳的顶部;充电桩防水底座设置在充电桩主体外壳的底部,支撑充电桩主体外壳;直流充电枪作为直流充电桩的输出端,与充电装置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桩主体外壳表面涂有抗氧化性材料。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充电装置连接,将电能传输到所述充电装置,为所述充电装置提供电能。进一步的,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排风扇,所述排风扇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主体外壳的底部,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主体外壳内壁上。进一步的,在所述充电桩主体外壳表面设置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与所述排风扇位置对应。进一步的,还包括:AC/DC转换器,所述AC/DC转换器设置在所述充电装置内部,将输入的交流电流转换成直流电流。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桩防水底座表面涂有防腐蚀性材料。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桩主体外壳表面设有凹槽,所述直流充电枪放置在所述凹槽内。进一步的,所述排风口为网孔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桩主体外壳为不锈钢材料。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在充电桩主体外壳内部设置散热装置和充电装置,实现在恶略环境条件下对充电桩主体降温和充电操作,能够防止充电桩主体长时间处于高温条件下,影响充电装置工作;通过在直流充电桩的顶部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在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还能减少直流充电桩在阳光下暴晒的时间;通过设置充电桩防水底座,能够减少周围环境对直流充电桩的损伤;通过设置直流充电枪与充电装置连接,能够实现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操作。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在恶略的环境条件下,直流充电桩容易损环的缺点,实现了直流充电桩具有高防护性质的目的,延长了直流充电桩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流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流充电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流充电桩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直流充电桩,可适用于在环境恶略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情况,如图1所示,该直流充电桩的结构具体可以包括:充电桩主体外壳11、太阳能电池板12、充电桩防水底座13和直流充电枪14。其中,如图3所示,充电桩主体外壳11内部设置散热装置111和充电装置110;太阳能电池板12,太阳能电池板12与充电桩主体外壳11连接,且设置在充电桩主体外壳11的顶部;充电桩防水底座13,充电桩防水底座13设置在充电桩主体外壳11的底部,支撑充电桩主体外壳11;直流充电枪14,直流充电枪14与充电装置110连接。首先,对直流充电桩进行说明,从功能角度来讲,充电桩相当于加油站中的加油机,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在充电过程中,由于直流充电的速度要比交流充电的速度快,因此,通常情况下,大多数的充电桩都为直流充电桩。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直流充电桩都分布在城市当中,对周围环境条件的要求都比较低,很难在恶略环境的条件下长期使用,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损坏,极大地缩短了直流充电桩的使用寿命。而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直流充电桩,具有高防护的特性,能够适用于环境恶略的情况,例如,可以适用在高温地区、土壤盐浓度较高的地区以及湿气较大的地区。在本实施例中,在充电桩主体外壳11内部设置散热装置111和充电装置110,其中,散热装置111可以作为充电桩主体外壳11内部的通风装置,将充电桩主体外壳11内部充电装置110所产生的热量和充电桩主体外壳11吸收外界的热量排放到空气中;在充电桩主体外壳11顶部设置太阳能电池板12,且与充电装置110连接,由于太阳能电池板12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因此将太阳能电池板12设置在充电桩主体外壳11的顶部,不仅可以为充电桩主体外壳11遮挡阳光,减少在阳光下暴晒的时间,还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将太阳能电池板12收集到的电能传输到充电装置110,可以供充电装置110为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此外,在较恶略的环境中,由于土壤中可能含有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也可能土壤中的盐浓度较高,当地面上有积水时,充电桩会长时间与水接触,这些都会对充电桩主体外壳11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伤,因此,设置充电桩防水底座13支撑充电庄主体外壳11,能对充电桩主体外壳11进行有效保护;直流充电枪14作为直流充电桩的输出端,可以将直流电输送到电动汽车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结构具体可以包括:充电桩主体外壳11,充电桩主体外壳11内部设置散热装置111和充电装置110;太阳能电池板12,太阳能电池板12与充电桩主体外壳11连接,且设置在充电桩主体外壳11的顶部;充电桩防水底座13,充电桩防水底座13设置在充电桩主体外壳11的底部,支撑充电桩主体外壳11;直流充电枪14,直流充电枪14与充电装置110连接。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在恶略的环境条件下,直流充电桩容易损环的缺点,实现了直流充电桩具有高防护性质的目的,延长了直流充电桩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充电桩主体外壳11表面涂有抗氧化性材料。具体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需要将直流充电桩设置在条件较为恶略的环境中,因此,为了能够让充电桩主体外壳11具有高防护的特性,可以在充电桩主体外壳11表面涂有抗氧化性材料,通过减少与空气直接接触的面积,形成一种保护层,对充电桩主体外壳11进行防护。示例性的,抗氧化材料可以是铜抗氧化剂、环保钝化剂或铜无铬钝化剂。可选的,太阳能电池板12与充电装置110连接,将电能传输到充电装置110,为充电装置110提供电能。其中,太阳能电池板是一种能够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主体外壳、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桩防水底座和直流充电枪,其中;所述充电桩主体外壳内部设置散热装置和充电装置;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充电桩主体外壳连接,且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主体外壳的顶部;所述充电桩防水底座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主体外壳的底部,支撑所述充电桩主体外壳;所述直流充电枪作为所述直流充电桩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主体外壳、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桩防水底座和直流充电枪,其中;所述充电桩主体外壳内部设置散热装置和充电装置;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充电桩主体外壳连接,且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主体外壳的顶部;所述充电桩防水底座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主体外壳的底部,支撑所述充电桩主体外壳;所述直流充电枪作为所述直流充电桩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外壳表面涂有抗氧化性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充电装置连接,将电能传输到所述充电装置,为所述充电装置提供电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排风扇,所述排风扇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主体外壳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高英段林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英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