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冷流道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818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橡胶冷流道模具,包括一个模块,模块的内部从上而下分布有一个及以上的流道冷却层、胶料流道层和喷嘴冷却层,模块的顶面设有一个胶料入料口,底面设置有若干个喷嘴,从胶料入料口注入的待加工橡胶原料经过胶料流道层分流后,从喷嘴射入产品模具;其优点在于:1流道冷却层、胶料流道层和喷嘴冷却层一体式设置在模块中,结构紧凑,安排合理,对模块内及喷嘴中的橡胶料的橡胶料进行冷却,不致于发生热固现象,使得料头得到重新的利用;2与分体式设计不同,没有夹层缝隙,也就不会产生橡胶飞边,不会单边受力不均,可以提升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胶冷流道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橡胶件注射领域中使用的模具;具体是一种橡胶冷热道模具。
技术介绍
橡胶是热固性的材料,在150~160度左右时会产生硫化,也就是说,温度控制不好的话,注射过程中产生的料头会成为废料,节省或者说重新利用料头是这个领域重要的课题;所以,工程师想出了冷流道工艺,通过某种介质(通常是油)来控制流道与浇口中橡胶胶料的温度,使其在进入模腔前始终保持在硫化温度以下,既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又不会引起硫化,在制品脱模时,主流道和分流道内的胶料依然留在模具内,然后在下一次注射时再注进模腔内成为制品,实现节约橡胶原材料和能源的目的。现有的工艺中,加热、注射和冷却都是有不同的模具来完成,工作时几个模块叠加,这个结构加工简单,容易互换,在小批量生产时具有成本优势,但是接合处容易产生飞边,使材料浪费,拆卸周期变短,并且容易产生单边压力变动,使得工件的局部密度变化,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适合于大批量生产,材料得以重复利用,各向受力均匀,一体式的一种橡胶冷热道模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橡胶冷流道模具,包括一个模块,所述模块的内部从上而下分布有一个及以上的流道冷却层、胶料流道层和喷嘴冷却层,所述模块的顶面设有一个胶料入料口,底面设置有若干个喷嘴,从所述胶料入料口注入的待加工橡胶原料经过所述胶料流道层分流后,从所述喷嘴射入产品模具;所述流道冷却层位于所述胶料流道层的上方或夹层,对所述胶料入料口和所述胶料流道层的橡胶料进行冷却,所述喷嘴冷却层位于所述胶料流道层的夹层或下方,对所述喷嘴和所述胶料流道层的橡胶料进行冷却。所述喷嘴冷却层包括若干喷嘴纵流道和若干喷嘴横流道,十字交叉布局,所述喷嘴纵流道两条一组分置在喷嘴的两侧。所述流道冷却层包括两个主油料流道和若干次油料流道,两者栏式布局。所述胶料流道层包括一条主胶流道和若干个次胶流道,所述次胶流道连接两个及以上的喷嘴,两个次流道交叉形成一个交汇点,所述主胶流道连通所有所述交汇点,并与所述胶料入料口相通。所述胶料流道层包括相贯通的主层和次层,所述主胶流道设置在所述主层上,所述次胶流道设置在所述次层上。所述次胶流道、所述主胶流道、所述主油料流道、所述油料回流道、所述喷嘴纵流道、以及所述喷嘴横流道均为机加工孔,朝外开口端均可设置有堵棒。所述喷嘴包括外套、内套、喷头、柱头及碟形弹簧,所述碟形弹簧设置在所述喷头和所述柱头之间,所述柱头的外周面设置有双螺纹冷却道。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流道冷却层、胶料流道层和喷嘴冷却层一体式设置在模块中,结构紧凑,安排合理,对模块内及喷嘴中的橡胶料进行冷却,不致于发生热固现象,使得料头得到重新的利用;2与分体式设计不同,没有夹层缝隙,也就不会产生橡胶飞边,不会产生单边受力不均现象,可以提升产品品质;3各相受力均匀,可以一模设置多个喷嘴,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喷嘴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喷嘴冷却层的结构显示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流道冷却层的结构显示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胶料流道层的主层的结构显示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胶料流道层的次层的结构显示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胶料流道层的结构显示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8所示,标注如下:流道冷却层1、主油料流道11、次油料流道12、胶料流道层2、主胶流道21、次胶流道22、交汇点23、主层24、次层25、喷嘴冷却层3、喷嘴纵流道31、喷嘴横流道32、胶料入料口4、喷嘴5、外套51、内套52、喷头53、柱头54、碟形弹簧55、双螺纹冷却道56。一种橡胶冷流道模具包括一个模块,模块的内部从上而下分布有一个及以上的流道冷却层1、胶料流道层2和喷嘴冷却层3,模块的顶面设有一个胶料入料口4,底面设置有多个喷嘴5,从胶料入料口注入的待加工橡胶原料经过胶料流道层分流后,从喷嘴射入产品模具;流道冷却层位于胶料流道层的上方或流道冷却层夹层间,对胶料入料口和胶料流道层的橡胶料进行冷却,喷嘴冷却层位于胶料流道层的夹层或下方,对喷嘴和胶料流道层的橡胶料进行冷却。喷嘴冷却层包括多个喷嘴纵流道31和多个喷嘴横流道32,十字交叉布局,喷嘴纵流道两条一组分置在喷嘴的两侧;流道冷却层包括两个主油料流道11和四条次油料流道12,两者栏式布局。次胶流道、主胶流道、主油料流道、油料回流道、喷嘴纵流道、以及喷嘴横流道均为机加工孔,朝外开口端均可设置有堵棒。喷嘴包括外套51、内套52、喷头53、柱头54及碟形弹簧55,碟形弹簧设置在喷头和柱头之间,柱头的外周面设置有双螺纹冷却道56。如图8所示,实例一的结构图:胶料流道层包括一条主胶流道21和若干个次胶流道22,次胶流道连接两个及以上的喷嘴,两个次流道交叉形成一个交汇点,主胶流道连通所有交汇点23,并与胶料入料口相通。如图6和图7所示,实例二的结构图:胶料流道层包括相贯通的主层24和次层25,主胶流道设置在主层上,次胶流道设置在次层上,次胶流道连接两个及以上的喷嘴,两个次流道交叉形成一个交汇点。实例一适合于普通的橡胶料,实例二适合于流动性高的橡胶料;当然,以上只是本技术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胶冷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模块,所述模块的内部从上而下分布有一个及以上的流道冷却层(1)、胶料流道层(2)和喷嘴冷却层(3),所述模块的顶面设有一个胶料入料口(4),底面设置有若干个喷嘴(5),从所述胶料入料口注入的待加工橡胶原料经过所述胶料流道层分流后,从所述喷嘴射入产品模具;所述流道冷却层位于所述胶料流道层的上方,对所述胶料入料口和所述胶料流道层内的橡胶料进行冷却,所述喷嘴冷却层位于所述胶料流道层的夹层,对所述喷嘴和所述胶料流道层的橡胶料进行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冷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模块,所述模块的内部从上而下分布有一个及以上的流道冷却层(1)、胶料流道层(2)和喷嘴冷却层(3),所述模块的顶面设有一个胶料入料口(4),底面设置有若干个喷嘴(5),从所述胶料入料口注入的待加工橡胶原料经过所述胶料流道层分流后,从所述喷嘴射入产品模具;所述流道冷却层位于所述胶料流道层的上方,对所述胶料入料口和所述胶料流道层内的橡胶料进行冷却,所述喷嘴冷却层位于所述胶料流道层的夹层,对所述喷嘴和所述胶料流道层的橡胶料进行冷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冷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冷却层包括若干喷嘴纵流道(31)和若干喷嘴横流道(32),十字交叉布局,所述喷嘴纵流道两条一组分置在喷嘴的两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橡胶冷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冷却层包括两个主油料流道(11)和若干次油料流道(12),两者栏式布局。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晓东翁之旦竺君项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千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