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旋钮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8160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色旋钮模具,包括成型机构、推出机构以及流道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三分滑块、重叠双注塑流道、带有顶杆偏心补正机构的模具设计形式结构。其中,三前模滑块(8)的设计能够减少甚至消除产品出模后的拉伤、毛边等问题,同时能够实现三点注入成型,有利于保证注塑过程中的型腔排期功能,改善塑胶的填充效果,能够将生产压力减少三分之二,塑胶注塑流长比减小三分之二,填充速度增加为原来的三倍。前模滑块(8)采用T形槽做驱动,能够大幅度压缩尺寸,使模具结构紧凑。双流道重叠设置,单次顶出,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增强设备可靠性。偏心补正机构,能够避免注塑机顶杆长期偏心顶出,影响精度和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色旋钮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设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双色旋钮模具,尤其涉及汽车内饰件控制旋钮双色产品的模具,优选例是针对硬胶骨架外包软胶的钻石纹旋钮产品,采用三分滑块、重叠双注塑流道、带有顶杆偏心补正机构的模具设计形式结构。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汽车内部装饰备受广大车主的青睐欲喜爱,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多元化发展,汽车内饰行业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地加以改进与突破来满足使用之需,在未来的发展之中,数字化和高科技是内饰国际流行的趋势所在;良好的体感舒适度和视觉美感也将会是车主关注的部分重点。采用双色内层硬塑料,钻石纹形状外层软塑料的汽车饰件控台旋钮产品,由于其良好的手感舒适度被广泛应用在高端汽车中。目前,类似的产品通常利用相关模具,使用双色注塑成型技术制造得到。但前述的钻石纹形状外层软塑料厚度较小,通常只有0.5mm左右,不适合利用现有的注塑技术和模具制得,即现有技术的注塑机生产压力过大,进胶点分布设计不够合理。另外现有技术还存在着结合线附近产品质量控制较差,容易产生毛边、注塑机顶杆长期偏心顶出,影响精度和使用寿命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色旋钮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机构、前模隔热板(101)、面板(102)、热流道板(103)、前模A板(104)、后模B板(105)、后模顶针面板(106)、后模顶针底板(107)、后模底板(108)以及后模隔板(109);所述面板(102)、热流道板(103)、前模A板(104)、后模B板(105)、后模顶针面板(106)、后模顶针底板(107)、后模底板(108)以及后模隔板(109)依次设置在前模隔热板(101)的一侧端面;所述成型机构包括型腔、前模滑块(8)、前模滑块铲机(7)、前镶件(9)、前模仁(4)以及前模架;所述型腔、前模滑块(8)、前模滑块铲机(7)以及前镶件(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色旋钮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机构、前模隔热板(101)、面板(102)、热流道板(103)、前模A板(104)、后模B板(105)、后模顶针面板(106)、后模顶针底板(107)、后模底板(108)以及后模隔板(109);所述面板(102)、热流道板(103)、前模A板(104)、后模B板(105)、后模顶针面板(106)、后模顶针底板(107)、后模底板(108)以及后模隔板(109)依次设置在前模隔热板(101)的一侧端面;所述成型机构包括型腔、前模滑块(8)、前模滑块铲机(7)、前镶件(9)、前模仁(4)以及前模架;所述型腔、前模滑块(8)、前模滑块铲机(7)以及前镶件(9)均装置在前模架上;所述前模仁(4)分别于前模滑块铲机(7)和前模滑块(8)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旋钮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滑块(8)包括T型槽抽芯结构;每个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三个前模滑块(8),能够实现三点注入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旋钮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出机构;所述推出机构包括后模顶杆(11)和偏心受力补正部件;所述后模顶杆(11)和偏心受力补正部件均与后模底板(108)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色旋钮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受力补正部件包括等高螺丝(12)、弹簧垫片(13)以及弹簧(14);所述弹簧垫片(13)和弹簧(14)均设置在等高螺丝(12)上,所述等高螺丝(12)的一段与后模底板(108)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色旋钮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推出机构的组件分别记为第一后模顶杆、第一偏心受力补正部件、第二后模顶杆、第二偏心受力补正部件;当第一后模顶杆顶出时,第二后模顶杆在第二偏心受力补正部件作用下被限制顶出;当第二后模顶杆顶出时,第一后模顶杆在第一偏心受力补正部件作用下被限制顶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旋钮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道系统;所述流道系统包括硬胶后模流道(601)和软胶前模流道(602);所述硬胶后模流道(601)的一端和软胶前模流道(602)的一端相连通作为注入口;所述硬胶后模流道(601)远离注入口的一端记为硬胶后模流道流入口;所述软胶前模流道(602)远离注入口的一端记为软胶前模流道流入口。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色旋钮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胶后模流道(601)和软胶前模流道(602)重叠设置,共用注入口,能够通过切换硬胶后模流道流入口/软胶前模流道流入口实现双流道双色注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旋钮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克比精密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