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弧边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874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弧边打磨装置,包括第一弧片、第二弧片、抓持部、打磨头和弹簧,所述第一弧片和第二弧片并列设置,多个所述弹簧设于所述第一弧片和第二弧片之间且沿所述第一弧片和第二弧片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弧片的内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弧片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二弧片的内侧面上设有多个所述打磨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用手抓住抓持部,让打磨头与玻璃边缘处接触,然后进行打磨动作,依靠手对力的控制,对玻璃边缘弧边进行打磨,在工作过程中,依据施加的力的大小不同,弹簧被压缩的程度不同,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避免由于施加的力的大小不适,对玻璃造成刚性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弧边打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玻璃加工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弧边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玻璃是由二氧化硅和其他化学物质熔融在一起形成的,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致使其结晶的硅盐类非金属材料,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等,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在玻璃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本身设备的原因,导致玻璃在进行切割的时候,侧边容易出现较为突出的棱角,处理不当极易导致使用者或者操作者刮伤,现有技术中缺少用于将棱角打磨为弧边的装置。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经过深入研究,得到一种玻璃弧边打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弧边打磨装置,其能够适用于玻璃边沿的弧边棱角打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玻璃弧边打磨装置,包括第一弧片、第二弧片、抓持部、打磨头和弹簧,所述抓持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弧片的外侧,所述第一弧片和第二弧片并列设置,多个所述弹簧设于所述第一弧片和第二弧片之间且沿所述第一弧片和第二弧片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弧片的内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弧片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二弧片的内侧面上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所述打磨头,所述打磨头包括固定杆和打磨片,所述固定杆一端与所述第二弧片的内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打磨片连接。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弧片和第二弧片与所述弹簧的的连接处均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插入所述弹簧中。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弹簧的产生的弹力为5N-10N。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打磨片包括片本体和磨砂纸,所述磨砂纸粘粘在所述片本体上。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打磨片为弧形片。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抓持部为提手状,所述抓持部的内侧面形成波浪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一种玻璃弧边打磨装置,在使用时,用手抓住抓持部,让打磨头与玻璃边缘处接触,然后进行打磨动作,依靠手对力的控制,对玻璃边缘弧边进行打磨,在工作过程中,依据施加的力的大小不同,弹簧被压缩的程度不同,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避免由于施加的力的大小不适,对玻璃造成刚性损坏,本技术相对于大型打磨机械,其采用的手工打磨的方式,成本低,在人的操作下打磨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涉及一种玻璃弧边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弧片-1;第二弧片-2;抓持部-3;弹簧-4;固定杆-51;打磨片-52;定位杆-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如图1所示,一种玻璃弧边打磨装置,包括第一弧片1、第二弧片2、抓持部3、打磨头和弹簧4,所述第一弧片1和第二弧片2均呈弧形,所述抓持部3固定于所述第一弧片1的外侧,用于手的抓持,所述第一弧片1和第二弧片2并列设置,即是值得他们长度方向一致,多个所述弹簧4设于所述第一弧片1和第二弧片2之间且沿所述第一弧片1和第二弧片2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弹簧4一端与所述第一弧片1的内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弧片2的外侧连接,此处的内侧是指内弧面,外侧是指外弧面,所述第二弧片2的内侧面上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所述打磨头,所述打磨头包括固定杆51和打磨片52,所述固定杆51一端与所述第二弧片2的内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打磨片52连接。在进行打磨工作时,手握住所述抓持部3,使所述打磨片52靠近玻璃待打磨的部位,然后用力,对玻璃的待打磨部位进行打磨,力由所握持部传递至所述第一弧片1后传递给弹簧4,弹簧4将力传递给第二弧片2,第二弧片2将力量传递而固定杆51和打磨片52,第一弧片1和第二弧片2并列设置的方式使得力能够均匀第分布于各个打磨片52上,实现玻璃的均匀打磨,所述弹簧4的设置提供了一定的缓冲,避免由于人的不注意,用力过大,造成对玻璃的刚性损坏。具体的,所述第一弧片1和第二弧片2与所述弹簧4的的连接处均设有定位杆6,所述定位杆6插入所述弹簧4中,即一个弹簧4中插入有两个所述定位杆6,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同一个弹簧4中的定位杆6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为1mm-5mm,所述弹簧4的长度在2cm-4cm之间,所述定位杆6为弹簧4提供刚性支撑,避免弹簧4在横向上形变,过度影响打磨效果。具体的,所述弹簧4的产生的弹力为5N-10N。具体的,所述打磨片52包括片本体和磨砂纸,所述磨砂纸粘粘在所述片本体上,进一步,所述打磨片52为弧形片,多个打磨头的打磨片52共同形成一个长槽型,方便对玻璃边角弧边进行打磨。具体的,所述抓持部3为提手状,提手状是指通常我们所使用的箱子提手的形状,只要方便人手的抓持均可,所述抓持部3的内侧面形成波浪状结构,波浪状有助于人手的抓持。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使用本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揭示,不脱离本技术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弧边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弧片、第二弧片、抓持部、打磨头和弹簧,所述抓持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弧片的外侧,所述第一弧片和第二弧片并列设置,多个所述弹簧设于所述第一弧片和第二弧片之间且沿所述第一弧片和第二弧片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弧片的内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弧片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二弧片的内侧面上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所述打磨头,所述打磨头包括固定杆和打磨片,所述固定杆一端与所述第二弧片的内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打磨片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弧边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弧片、第二弧片、抓持部、打磨头和弹簧,所述抓持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弧片的外侧,所述第一弧片和第二弧片并列设置,多个所述弹簧设于所述第一弧片和第二弧片之间且沿所述第一弧片和第二弧片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弧片的内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弧片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二弧片的内侧面上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所述打磨头,所述打磨头包括固定杆和打磨片,所述固定杆一端与所述第二弧片的内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打磨片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玻璃弧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喜元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湘玻节能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