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头托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是用于车辆装备件、例如头托或扶手的面结构。
技术介绍
一种由已知的在先使用公知的头托包括一个头贴靠件,该头贴靠件用作座椅乘员的头部的支座。该头贴靠件借助支承装置保持在车辆座椅上,尤其是保持在车辆座椅的靠背上。头贴靠件在来自现有技术的头托中包括一个由塑料制成的基部件,该基部件设有泡沫垫和例如由纺织材料或者皮革制成的外套。由于泡沫垫和在需要时在外套和泡沫垫之间的附加的柔软的中间层,座椅乘员的头部例如在事故时的撞击被缓冲。即便仅仅贴靠时,乘员的贴靠也是舒适的,因为该头托是柔软并且能退让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面结构,该面结构无需大的制造耗费就可制造并且可灵活地造型,但是该面结构仍然具有比较大的弹性。此外该面结构在清洁方面应当是有优势的。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面结构解决。该面结构形成一个车辆装备件的贴靠面。贴靠面在本专利技术的意义上意味着,该面能够接收力。例如在此也可以涉及支承面。例如该面结构可以被用作车辆座椅的车辆头托或者车辆扶手的面。该面结构被构造为可弹性变形的,即在头部的贴靠或者支承时,面结构弹性地变形。在卸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车辆装备件的贴靠面或支承面(23)的、尤其是用于车辆头托(40)或车辆扶手的面结构(10),其中,所述面结构(10)被构造为可弹性变形,所述面结构(10)包括至少一个面体(13,13a,13b),每个面体(13,13a,13b)通过至少一个可弹性变形的连接元件(16)与至少一个另外的面体(13,13a,13b)和/或与车辆装备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2.09 DE 102017001218.0;2017.12.13 DE 10201711.用于车辆装备件的贴靠面或支承面(23)的、尤其是用于车辆头托(40)或车辆扶手的面结构(10),其中,所述面结构(10)被构造为可弹性变形,所述面结构(10)包括至少一个面体(13,13a,13b),每个面体(13,13a,13b)通过至少一个可弹性变形的连接元件(16)与至少一个另外的面体(13,13a,13b)和/或与车辆装备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体(13,13a,13b)被构造为板状的。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结构(10)由塑料、金属或复合材料构成。4.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可弹性变形的连接元件(16)由接片构成。5.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16)与第一面体(13,13a,13b)的第一外表面(22,22a,22b)构成第一连接区域并且与第二面体(13,13a,13b)的第二外表面(22,22a,22b)或者框架的或装备件的内侧部构成第二连接区域(15,15a,15b),在面结构的初始形状中所述连接元件(16)被布置在相对于第一面体(13,13a,13b)的第一位置中,在面结构(10)的弹性变形时所述连接元件(16)被布置在第二位置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表面(22,22a,22b)在一个方向(A)上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外表面(22,22a,22b)同样在所述方向(A)上延伸并且被布置成与第一外表面(22,22a,22b...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