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陆用进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8533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陆用进港系统,包括:信号采集单元;转换单元;比对数据单元;信号传递单元;调用场景单元,被配置为从多地码头3D模型数据库中调用即将进入码头的3D模型传递给陆地操作人员;实时场景单元,被配置为将即将进入码头的实时信息传递给陆地操作人员;构建场景单元,被配置为将即将进入码头的3D模型和即将进入码头的实时信息组合构建虚拟环境;成像单元;纠正单元,被配置为将虚拟环境信息和陆地操作人员实际操作进行判断以纠正陆地操作人员的操作。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游艇可随时停靠泊位,无需事先预定;采用纠正单元进一步降低操作失误,减少可能的对游艇的损害,降低在大雾或其他能见度较低的环境中驾驶的困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陆用进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陆用进港系统。
技术介绍
游艇,是一种水上娱乐用高级耐用消费品。它集航海、运动、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满足个人及家庭享受生活的需要,同时也作为港监、公安、边防的工作手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游艇将会和汽车一样,成为进入家庭的下一代耐用消费品。船主一般会根据游艇的尺寸、吨位修建相符合的泊位。当停泊到别处时,船主需要事先订好泊位以满足游艇停泊要求,在游艇到达前,所预定的泊位需要一直空出,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并且有时船主会记错游艇的尺寸、吨位或实际吨位过大,造成预定的泊位不满足游艇停泊要求,造成无法停泊,给出行带来不便。对于不经常停泊的码头,驾驶游艇人员会存在对码头不熟的问题,增加进港时间,或者由于误操作造成游艇的损坏,在大雾或其他能见度较低的环境中,进一步增加驾驶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陆用进港系统。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陆用进港系统,包括:信号采集单元,被配置为采集游艇发出的基于游艇信息的射频无线信号,所述游艇信息包括游艇航速,游艇注册吨位和游艇长、宽尺寸;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将基于游艇信息的射频无线信号转换成图表信息;比对数据单元,被配置为将图表信息与码头现存泊位信息进行比对,得到符合停泊标准的泊位信息;信号传递单元,被配置为将比对数据单元得到的符合停泊标准的泊位信息传递给陆地操作人员;调用场景单元,被配置为从多地码头3D模型数据库中调用即将进入码头的3D模型传递给陆地操作人员;实时场景单元,被配置为将即将进入码头的实时信息传递给陆地操作人员,所述实时信息包括码头内各游艇的游艇信息以及实时位置;构建场景单元,被配置为将即将进入码头的3D模型和即将进入码头的实时信息组合构建虚拟环境;成像单元,被配置为将虚拟环境成像;纠正单元,被配置为将虚拟环境信息和陆地操作人员实际操作进行判断以纠正陆地操作人员的操作。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包括,接收游艇发出的基于游艇信息的射频无线信号的天线和对天线接收的游艇发出的基于游艇信息的射频无线信号进行降噪处理的降噪模块。所述信号传递单元包括将比对数据单元得到的符合停泊标准的泊位信息转换成射频无线信号的信号转换模块和将信号转换模块得到的射频无线信号传递给陆地操作人员的发射天线。所述成像单元包括佩戴在陆地操作人员头部上的VR成像3D眼镜和用于控制游艇航行的操纵杆。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专利技术游艇可随时停靠泊位,无需事先预定;可根据构建的虚拟环境驶入符合停泊标准的泊位,采用纠正单元进一步降低操作失误,减少可能的对游艇的损害,降低在大雾或其他能见度较低的环境中驾驶的困难。基于上述理由本专利技术可在驾驶系统等领域广泛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陆用进港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陆用进港系统,包括:信号采集单元,被配置为采集游艇发出的基于游艇信息的射频无线信号,所述游艇信息包括游艇航速,游艇注册吨位和游艇长、宽尺寸;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将基于游艇信息的射频无线信号转换成图表信息;比对数据单元,被配置为将图表信息与码头现存泊位信息进行比对,得到符合停泊标准的泊位信息;信号传递单元,被配置为将比对数据单元得到的符合停泊标准的泊位信息传递给陆地操作人员;调用场景单元,被配置为从多地码头3D模型数据库中调用即将进入码头的3D模型传递给陆地操作人员;实时场景单元,被配置为将即将进入码头的实时信息传递给陆地操作人员,所述实时信息包括码头内各游艇的游艇信息以及实时位置;构建场景单元,被配置为将即将进入码头的3D模型和即将进入码头的实时信息组合构建虚拟环境;成像单元,被配置为将虚拟环境成像;纠正单元,被配置为将虚拟环境信息和陆地操作人员实际操作进行判断以纠正陆地操作人员的操作。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包括,接收游艇发出的基于游艇信息的射频无线信号的天线和对天线接收的游艇发出的基于游艇信息的射频无线信号进行降噪处理的降噪模块。所述信号传递单元包括将比对数据单元得到的符合停泊标准的泊位信息转换成射频无线信号的信号转换模块和将信号转换模块得到的射频无线信号传递给陆地操作人员的发射天线。所述成像单元包括佩戴在陆地操作人员头部上的VR成像3D眼镜和用于控制游艇航行的操纵杆。工作状态下:陆地操作人员佩戴上VR成像3D眼镜在虚拟环境中通过操纵杆驾驶虚拟游艇,进而在现实环境中同步控制游艇驶入符合停泊标准的泊位;所述纠正单元将虚拟环境信息和陆地操作人员实际操作进行判断,如果陆地操作人员实际操作动作正确,则纠正单元给予操纵杆该操作动作以推动力,如果陆地操作人员实际操作动作不正确,则纠正单元给予操纵杆该操作动作以阻力,并在VR成像3D眼镜给予提示信息。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陆用进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采集单元,被配置为采集游艇发出的基于游艇信息的射频无线信号,所述游艇信息包括游艇航速,游艇注册吨位和游艇长、宽尺寸;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将基于游艇信息的射频无线信号转换成图表信息;比对数据单元,被配置为将图表信息与码头现存泊位信息进行比对,得到符合停泊标准的泊位信息;信号传递单元,被配置为将比对数据单元得到的符合停泊标准的泊位信息传递给陆地操作人员;调用场景单元,被配置为从多地码头3D模型数据库中调用即将进入码头的3D模型传递给陆地操作人员;实时场景单元,被配置为将即将进入码头的实时信息传递给陆地操作人员,所述实时信息包括码头内各游艇的游艇信息以及实时位置;构建场景单元,被配置为将即将进入码头的3D模型和即将进入码头的实时信息组合构建虚拟环境;成像单元,被配置为将虚拟环境成像;纠正单元,被配置为将虚拟环境信息和陆地操作人员实际操作进行判断以纠正陆地操作人员的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陆用进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采集单元,被配置为采集游艇发出的基于游艇信息的射频无线信号,所述游艇信息包括游艇航速,游艇注册吨位和游艇长、宽尺寸;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将基于游艇信息的射频无线信号转换成图表信息;比对数据单元,被配置为将图表信息与码头现存泊位信息进行比对,得到符合停泊标准的泊位信息;信号传递单元,被配置为将比对数据单元得到的符合停泊标准的泊位信息传递给陆地操作人员;调用场景单元,被配置为从多地码头3D模型数据库中调用即将进入码头的3D模型传递给陆地操作人员;实时场景单元,被配置为将即将进入码头的实时信息传递给陆地操作人员,所述实时信息包括码头内各游艇的游艇信息以及实时位置;构建场景单元,被配置为将即将进入码头的3D模型和即将进入码头的实时信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玮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永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