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柠檬酸处理建筑垃圾的浸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8533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柠檬酸处理建筑垃圾的浸洗系统,该系统包括药剂搅拌槽、布药池、布药管道、冲洗管网、集水池、污水处理设备、并列间隔设置的两座反应池、以及设在两座反应池之间的溢流堰;所述溢流堰包括封堵端和出水端;溢流堰上部设置有布药管道;所述布药池设置在靠近溢流堰的封堵端一侧,所述集水池设置在靠近溢流堰的出水端一侧;所述药剂搅拌槽包括药液储存区以及设置在药液储存区中心位置的药液搅拌罐,配制好的柠檬酸处理液经药液搅拌罐的出液口通过进药管路与布药池的进药口连接。能够将高浓度污染建筑垃圾处理后,保证六价铬浸出浓度控制在0.5mg/l以下,高效的解决建筑垃圾内部六价铬充分溶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柠檬酸处理建筑垃圾的浸洗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垃圾处理
,特别是一种柠檬酸处理建筑垃圾的浸洗系统。
技术介绍
在铬盐厂和电镀、鞣革等下游企业随产业升级而搬迁的过程中,原厂区受铬污染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如生产车间、污水处理厂等)原地拆除,形成了数万方铬污染建筑垃圾,其六价铬浓度和六价铬浸出浓度远高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进入填埋场的限值,必须经过处理才能安全填埋,由此对污染场地修复企业关于铬污染建筑垃圾处理的技术方法和处理设备设施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国内已有的铬污染场地工程项目的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针对六价铬初始含量在500mg/kg以上的、含水化硅酸钙凝胶(C-S-H)的水泥及混凝土等类型的高浓度铬污染建筑垃圾的处理。实际操作中,大多使用强化堆浸技术(CN107745001A)处理高浓度污染建筑垃圾,该技术方案依靠硫酸促进六价铬浸出,通过亚铁盐和葡萄糖进行生物还原稳定化。具体是指建筑垃圾堆放至堆浸池中,然后向建筑垃圾堆体中加入还原剂、以及有机肥和/或葡萄糖等进行还原反应,所述堆体外侧铺设有生物覆膜,然后采集建筑垃圾样品进行检测,若六价铬浓度未达标则再依次进行还原反应和检测,最后将堆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柠檬酸处理建筑垃圾的浸洗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处理系统包括药剂搅拌槽、布药池(5)、布药管道(7)、冲洗管网(12)、集水池(13)、污水处理设备、并列间隔设置的两座反应池(10)、以及设在两座反应池(10)之间的溢流堰(14);所述溢流堰(14)包括封堵端和出水端;溢流堰(14)外侧面上部设置有布药管道(7);所述布药池(5)设置在溢流堰(14)的封堵端一侧,所述集水池(13)设置在溢流堰(14)的出水端一侧;所述药剂搅拌槽包括药液储存区(2)以及设置在药液储存区(2)中心位置的药液搅拌罐(1),配制好的柠檬酸处理液经药液搅拌罐(1)的出液口通过进药管路(3)与布药池(5)的进药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柠檬酸处理建筑垃圾的浸洗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处理系统包括药剂搅拌槽、布药池(5)、布药管道(7)、冲洗管网(12)、集水池(13)、污水处理设备、并列间隔设置的两座反应池(10)、以及设在两座反应池(10)之间的溢流堰(14);所述溢流堰(14)包括封堵端和出水端;溢流堰(14)外侧面上部设置有布药管道(7);所述布药池(5)设置在溢流堰(14)的封堵端一侧,所述集水池(13)设置在溢流堰(14)的出水端一侧;所述药剂搅拌槽包括药液储存区(2)以及设置在药液储存区(2)中心位置的药液搅拌罐(1),配制好的柠檬酸处理液经药液搅拌罐(1)的出液口通过进药管路(3)与布药池(5)的进药口连接;布药池(5)的出药口通过管路与布药管道(7)连接;浸洗完垃圾的废液经反应池(10)的出料口流回布药池(5),并经设置在布药池(5)底部的排药口通过排药管路(9)送入污水处理设备;反应池(10)的池底开设有多条用于设置冲洗管网(12)的凹槽,冲洗管网(12)由下向上喷水,冲洗完垃圾的废水流入溢流堰(14)的集水渠(15)中并通过设置在集水渠(15)一侧的出水口汇入集水池(13)内;所述集水池(13)的池底设置有用于将废水送入污水处理设备的排水管(1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柠檬酸处理建筑垃圾的浸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10)的池底倾斜设置,靠近集水池(13)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冬雪郭丽莉宋子钰张娟许超李书鹏宋志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