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带切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422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轧带切粒机,包括铅粒输送机构(1)、滚切切粒机构(2)、铅板导向机构(3)、铅板牵引机构(4)、推送机构(5)、举升铅锭机构(6)、轧机机构(7)、接驳机构(8)、整机底架(9)、输送铅锭机构(10)、铅板输送机构(11);滚切切粒机构包括切滚箱体内的一对滚刀辊,当滚刀辊旋转至与切滚箱体成90度角时,顶销的一端与该滚刀辊的滚切模具切口槽对准;滚刀为双滚刀,该双滚刀为方口圆角,平底面,当该滚刀辊旋转至与切滚箱体所成角度大于90度角时,顶销开始向外推出该滚刀的滚切模具切口槽内的颗粒。它生产出的颗粒为近似圆球体,棱角少,碎粒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轧带切粒机
本技术是涉及生产铅酸蓄电池工艺的一种铅锭切粒机械,具体涉及轧带切粒机。
技术介绍
氧化铅铅粉是生产铅酸蓄电池主要材料,其加工工艺制约它的性能和产能,特别是生产铅粒的第一道工序。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两种工艺:热铸和冷切。本案所涉及的冷切工艺,其采用的机械不同可分为以下2种工艺流程:1、横切铅锭成片,滚切切粒【把每条铅锭切成多块铅片(以液压作为动力),然后把铅片送入滚切模具滚切成铅粒】;2、铅锭轧制铅板、纵切条、旋转刀片将铅条切成铅粒。然而,这些工艺普遍存在碎粒多,颗粒有棱角,不适合铅粉机使用的弊病。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冷切粒工艺的弊病,本技术提供一种轧带切粒机,其生产出的颗粒为近似圆球体,棱角少,碎粒少。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轧带切粒机,包括铅粒输送机构1、滚切切粒机构2、铅板导向机构3、铅板牵引机构4、推送机构5、举升铅锭机构6、轧机机构7、接驳机构8、整机底架9、输送铅锭机构10、铅板输送机构11;该轧机机构7包括安装于该整机底架9的第一压辊箱64,由上至下依次布置于该第一压辊箱64内的第一压辊65、第二压辊66、第三压辊67,分别设置于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轧带切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铅粒输送机构(1)、滚切切粒机构(2)、铅板导向机构(3)、铅板牵引机构(4)、推送机构(5)、举升铅锭机构(6)、轧机机构(7)、接驳机构(8)、整机底架(9)、输送铅锭机构(10)、铅板输送机构(11);该轧机机构(7)包括安装于该整机底架(9)的第一压辊箱(64),由上至下依次布置于该第一压辊箱(64)内的第一压辊(65)、第二压辊(66)、第三压辊(67),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压辊箱(64)位于该第一压辊(65)、第二压辊(66)相对两侧并与该第一压辊(65)、第二压辊(66)之间缝隙相对应部位的第一轧入口、第一轧出口以及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压辊箱(64)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带切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铅粒输送机构(1)、滚切切粒机构(2)、铅板导向机构(3)、铅板牵引机构(4)、推送机构(5)、举升铅锭机构(6)、轧机机构(7)、接驳机构(8)、整机底架(9)、输送铅锭机构(10)、铅板输送机构(11);该轧机机构(7)包括安装于该整机底架(9)的第一压辊箱(64),由上至下依次布置于该第一压辊箱(64)内的第一压辊(65)、第二压辊(66)、第三压辊(67),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压辊箱(64)位于该第一压辊(65)、第二压辊(66)相对两侧并与该第一压辊(65)、第二压辊(66)之间缝隙相对应部位的第一轧入口、第一轧出口以及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压辊箱(64)位于该第二压辊(66)、第三压辊(67)相对两侧并与该第二压辊(66)、第三压辊(67)之间缝隙相对应部位的第二轧入口、第二轧出口,该第一轧出口与该第二轧入口位于该第一压辊箱(64)的同一侧;该输送铅锭机构(10)的输出口位于该举升铅锭机构(6)的正上方,用于将铅锭输送给该举升铅锭机构(6);该举升铅锭机构(6)设置于该第一轧入口正下方,其将该输送铅锭机构(10)所输送的该铅锭举升到该第一轧入口高度;该推送机构(5)设置于该第一轧入口的正前方,其将位于该举升铅锭机构(6)所举升到该第一轧入口高度的铅锭推入该第一轧入口;该接驳机构(8)包括安装于该第一压辊箱(64)的第一支架(69),对置设置于该第一支架(69)的两块立槽板(72),设置于该两块立槽板(72)之间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77)与该立槽板(72)铰接、另一端能够绕该第二转轴(77)在该第一轧出口与该第二轧入口之间往返转动的辊筒滑台(70),安装于该第一支架(69)的驱动该第一压辊(65)、第二压辊(66)将该铅锭轧制成的铅板沿该辊筒滑台(70)滑动进入该第二轧入口的驱动装置;该铅板输送机构(11)包括一端与该第二轧出口连通的通道;该铅板牵引机构(4)包括由上至下布置的上压力辊(47)、底托辊(43)以及分别位于该上压力辊(47)、底托辊(43)相对两侧的牵引入口、牵引出口,该牵引入口与该通道的另一端连通;该铅板导向机构(3)包括上固定压辊(37),设置于该上固定压辊(37)下方的下固定压辊(39),设置于该下固定压辊(39)斜上方的可调整与该上固定压辊(37)、下固定压辊(39)之间间距的活动压辊(35),与该上固定压辊(37)、下固定压辊(39)之间间隙相对应并与该牵引出口连通的导向入口以及与该活动压辊(35)、下固定压辊(39)之间间隙相对应的导向出口;该滚切切粒机构(2)包括安装于该整机底架(9)的切滚箱体(28)、安装于该切滚箱体(28)内的一对滚刀辊(29)、设置于该切滚箱体(28)顶部的切粒机构入口、设置于该切滚箱体(28)底部的切粒机构出口、推顶销轴(30)、顶销(31)、涨销(32)、推顶销轴支架(33);该推顶销轴支架(33)固定于该切滚箱体(28)内相对两侧;该推顶销轴(30)为两根,其两端分别与该推顶销轴支架(33)活动连接并能绕自身轴线转动,其分别与该一对滚刀辊(29)一一对应;该顶销(31)的末端与该推顶销轴(30)接触,当该滚刀辊(29)旋转至与切滚箱体(28)成一定度角时,该顶销(31)的末端与推顶销轴(30)接触,该顶销(31)的另一端与设置于该滚刀辊(29)的滚切模具切口槽对准并顶出模具切口槽内的铅粒;该涨销(32)穿入顶销(31)末端的小孔内,防止销轴滑脱;该铅粒输送机构(1)安装于该整机底架(9),其包括位于该切粒机构出口下方的输送带(22);所述滚刀为双滚刀,该双滚刀的滚切模具切口槽为方口圆角,平底面,当该滚刀辊(29)旋转至与切滚箱体(28)所成角度大于90度角时,顶销(31)开始向外推出该滚刀的滚切模具切口槽内的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带切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铅粒输送机构(1)还包括第一电动机(20)、第一变速箱(21)、第一机架(23)以及两根第一转轴(24),该第一机架(23)安装于该整机底架(9),该两根第一转轴(24)活动安装于该第一机架(23),该输送带(22)首尾连接呈环状套装于该两根第一转轴(24),该第一电动机(20)与该第一变速箱(21)连接,该第一变速箱(21)与该两根第一转轴(24)其中一根第一转轴(24)连接并驱动该第一转轴(24)转动,这样构成带式输送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带切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切切粒机构(2)还包括第二电动机(25)、第二变速箱(26)、第一传动链和轮(27),该第二电动机(25)与该第二变速箱(26)连接,所述一对滚刀辊(29)其中之一由该第二变速箱(26)通过该第一传动链和轮(27)进行链传动驱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带切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铅板导向机构(3)还包括活动设置于支撑箱体(36)且前端顶住该活动压辊(35)的用于调整该活动压辊(35)与该上固定压辊(37)、下固定压辊(39)之间间距的第一压辊间距螺栓(3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带切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铅板牵引机构(4)还包括变速箱支座(40)、第三电动机(41)、第二压辊箱(42)、第二压辊间距螺栓(44)、第三变速箱(45)、第二传动链条和链轮(46),该第二压辊箱(42)安装于分体底座(12),分体底座(12)安装于该整机底架(9),所述上压力辊(47)、底托辊(43)由上至下依次安装于该第二压辊箱(42)内,该第三变速箱(45)通过该变速箱支座(40)安装于该整机底架(9),该第三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市新东远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