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匀控制注射速度和注射量的自混合螺旋控速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230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均匀控制注射速度和注射量的自混合螺旋控速注射器。它包括上调节盘;下调节盘呈中空结构;针杆包括第一针杆、第二针杆,手柄位于针筒外侧,手柄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第一针杆一端连接于第一手柄上,另一端垂直穿过密封挡片的中心通孔、连接于上调节片中部;第一手柄和第一针杆均为中空结构;第二针杆一端连接于第二手柄上,另一端连接于下调节片中部;有外螺纹设置于第一针杆上,有内螺纹设置于密封挡片中心通孔的孔壁上。具有能自混合粉、液药品,能同步实现均匀、精确地控制注射器注射液体的速度和注射量,减弱徒手控制流速和流量时的波动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均匀控制注射速度和注射量的自混合螺旋控速注射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均匀控制注射速度和注射量的自混合螺旋控速注射器。
技术介绍
注射器的出现是医疗用具领域一次划时代的革命。用针头抽取或者推出气体或者液体的这个过程叫作注射。注射器由前端带有小孔的针筒以及与之匹配的活塞针杆组成,用来将少量的液体或气体注入到其它方法无法接近的区域或者从那些地方抽出,在针杆拔出的时候液体或者气体从针筒前端小孔吸入,在针杆推入时将液体或者气体挤出。注射器针筒可以是塑料也可以是玻璃制成的,并且通常上面都有表示注射器中液体体积的刻度指示。玻璃注射器可以用高压灭菌器进行消毒,但是因为塑料注射器的处理成本较低,所以现代医疗注射器多数是用塑料制成的,这也进一步减小了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在注射药物时,往往需要混合几种成分;使用传统注射器时只能借助其他装置或容器实现,不仅操作繁琐,而且不易混合均匀。现有的注射器包括针筒和针头,而通过活塞针杆动作,使得针筒内的液体推出,而在推出液体时,往往是通过直接徒手控制针杆沿针筒的推进力度和推进速度的操作来控制液体的注射量,波动性强而稳定性弱,同时也无法精细地进行量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均匀控制注射速度和注射量的自混合螺旋控速注射器,包括手柄(2),针杆(3),针筒(4),助力板(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挡片(7),上调节盘(8),下调节盘(9);下调节盘(9)呈中空结构,有下调节片(11)设置于下调节盘(9)内,下调节盘(9)设置有第一下调节盘孔(9.1)和第二下调节盘孔(9.2),第一下调节盘孔(9.1)与第二下调节盘孔(9.2)呈轴对称设置;下调节片(11)设置有第一下调节片孔(11.1)和第二下调节片孔(11.2),第一下调节片孔(11.1)与第二下调节片孔(11.2)呈轴对称设置;第一下调节盘孔(9.1)和第二下调节盘孔(9.2)的中心点在同一直线上;第一下...

【技术特征摘要】
1.均匀控制注射速度和注射量的自混合螺旋控速注射器,包括手柄(2),针杆(3),针筒(4),助力板(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挡片(7),上调节盘(8),下调节盘(9);下调节盘(9)呈中空结构,有下调节片(11)设置于下调节盘(9)内,下调节盘(9)设置有第一下调节盘孔(9.1)和第二下调节盘孔(9.2),第一下调节盘孔(9.1)与第二下调节盘孔(9.2)呈轴对称设置;下调节片(11)设置有第一下调节片孔(11.1)和第二下调节片孔(11.2),第一下调节片孔(11.1)与第二下调节片孔(11.2)呈轴对称设置;第一下调节盘孔(9.1)和第二下调节盘孔(9.2)的中心点在同一直线上;第一下调节片孔(11.1)与第二下调节片孔(11.2)的中心点在同一直线上;密封挡片(7)固定连接于针筒(4)上端内壁;有通孔分别设置于密封挡片(7)、上调节盘(8)、下调节盘(9)的中心,且位于密封挡片(7)、上调节盘(8)、下调节盘(9)的中心的通孔均位于同一直线上;针杆(3)包括第一针杆(3.1)、第二针杆(3.2),手柄(2)位于针筒(4)外侧,手柄(2)包括第一手柄(2.1)、第二手柄(2.2),第二手柄(2.2)为扁平状手柄、且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操焱焱郑传胜李玲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