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瘢痕粘连固定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125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瘢痕粘连固定带,包括腕部固定带,所述腕部固定带的一端安装有锁紧扣,且腕部固定带的两端相贴合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所述锁紧扣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顶部皆设置有压紧仓,所述压紧仓的顶部设置有拉杆,且拉杆的一端延伸至压紧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有腕部固定带、第一魔术贴和锁紧扣,可以根据患者的手腕粗细进行调节,以适应各种腕部粗细的患者使用,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性,且可以调整腕部固定带的紧勒程度,以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度,结合弹性带、齿槽、拉杆、弹簧、压紧仓、齿槽和齿形压块,可以拉动弹性带,调整弹性带的长度来适应各种掌型的患者使用,进一步提高了适用性和舒适性。

An anti-scar adhesive fixation ban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scar adhesion fixing band, which comprises a wrist fixing band. One end of the wrist fixing band is provided with a locking clasp, and the first magic clasp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here the two ends of the wrist fixing band are joined. The two sides of the locking clasp are symmetrically installed with a fixing plate, and the top of the fix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ressing clasp. The top of the compaction bin is provided with a tie rod, and one end of the tie rod extends to the inside of the compaction bin. The utility model is equipped with a wrist fixing belt, a first magic sticker and a locking clasp, which can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wrist thickness of the patients, so as to adapt to the use of various wrist thickness patients, improv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device, and adjust the tightening degree of the wrist fixing belt, so as to improve the comfort of the patients and combine with the elastic belt. The elastic band can be pulled and the length of the elastic band can be adjusted to suit various palm-shaped patients, which further improves the applicability and comf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瘢痕粘连固定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防瘢痕粘连固定带。
技术介绍
在肌肤创伤、烧伤、整形等治疗及实施过程中,常出现瘢痕黏连的情况,容易导致皮肤感染,引发炎症,影响患者的恢复进度,且手足指蹼处瘢痕产生黏连,会导致手足功能的严重缺失。而现有的防粘连装置皆为筒状护套、弹性手套,其内径和长度都是固定的,无法适应各种体形的患者使用,使用局限性较大,且密闭性的结构不便于患者的康复进度,且长期贴服皮肤表面,透气性差,容易产生不适,甚至引发炎症,加大患者的痛苦和患者的医疗费用,且现有的防黏连固定装置不便于拆装,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瘢痕粘连固定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瘢痕粘连固定带,包括腕部固定带,所述腕部固定带的一端安装有锁紧扣,且腕部固定带的两端相贴合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所述锁紧扣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顶部皆设置有压紧仓,所述压紧仓的顶部设置有拉杆,且拉杆的一端延伸至压紧仓的内部,所述拉杆的外侧壁设置有弹簧,且拉杆的底部安装有齿形压块,所述腕部固定带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上均匀安装有弹性带,所述压紧仓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通孔且弹性带皆通过通孔贯穿压紧仓,所述弹性带的一侧皆设置有齿槽,且齿槽和齿形压块相配合,所述弹性带的外侧皆套设有滑动套环,且滑动套环的一侧皆安装有隔块,所述隔块的顶部和底部皆安装有束缚孔,且隔块的外侧设置有束缚带,所述束缚带贯穿束缚孔,且束缚带两侧的两端皆安装有第二魔术贴。优选的,所述腕部固定带的内侧均匀设置有按摩凸点。优选的,所述拉杆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滑动套环的制作材料为橡胶。优选的,所述隔块上皆均匀开设有透气孔,且隔块的两侧皆为凹陷结构。优选的,所述压紧仓上皆开设有两组通孔,且通孔的数量和弹性带的数量相适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防瘢痕粘连固定带安装有腕部固定带、第一魔术贴和锁紧扣,可以根据患者的手腕粗细进行调节,以适应各种腕部粗细的患者使用,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性,且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康复情况调整腕部固定带的紧勒程度,以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度,结合弹性带、齿槽、拉杆、弹簧、压紧仓、齿槽和齿形压块,可以根据患者手掌的大小,拉动弹性带,调整齿槽和齿形压块的限位位置,以调整弹性带的长度来适应各种掌型的患者使用,进一步提高了适用性和舒适性,且该防瘢痕粘连固定带安装有隔块、滑动套环、束缚孔、束缚带和第二魔术贴,可以将滑动套环的位置调整至患者指根间隙处,以提高装置的舒适度和稳定性,且可以将各个手指相隔开,提高通气性,避免患者手指瘢痕处发生炎症,且提高了患者恢复的速度,且该装置整体拆装方便,节约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和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锁紧结构示意图。图中:1、锁紧扣;2、安装板;3、拉杆;4、滑动套环;5、弹性带;6、齿槽;7、束缚孔;8、隔块;9、第一魔术贴;10、腕部固定带;11、连接块;12、第二魔术贴;13、束缚带;14、弹簧;15、压紧仓;16、通孔;17、齿形压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防瘢痕粘连固定带,包括腕部固定带10,腕部固定带10的一端安装有锁紧扣1,且腕部固定带10的两端相贴合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一魔术贴9,便于调整腕部固定带10的长度以适应各种腕部粗细的患者使用,且便于调整松紧,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锁紧扣1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安装板2,且安装板2的顶部皆设置有压紧仓15,压紧仓15的顶部设置有拉杆3,且拉杆3的一端延伸至压紧仓15的内部,拉杆3的外侧壁设置有弹簧14,且拉杆3的底部安装有齿形压块17,腕部固定带10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块11,且连接块11上均匀安装有弹性带5,压紧仓15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通孔16且弹性带5皆通过通孔16贯穿压紧仓15,弹性带5的一侧皆设置有齿槽6,且齿槽6和齿形压块17相配合,便于调整弹性带5的长度以适应各种掌型的患者使用,进一步提高装置的适用性,弹性带5的外侧皆套设有滑动套环4,且滑动套环4的一侧皆安装有隔块8,隔块8的顶部和底部皆安装有束缚孔7,且隔块8的外侧设置有束缚带13,束缚带13贯穿束缚孔7,且束缚带13两侧的两端皆安装有第二魔术贴12,将隔块8进行固定,避免发生易位和滑动,导致无法有效隔离。在本实施中:腕部固定带10的内侧均匀设置有按摩凸点,提高患者使用时的舒适度,对腕部进行持续按摩,提高恢复速度,拉杆3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提高外拉拉杆3时的稳定性,避免发生滑落,滑动套环4的制作材料为橡胶,提高与患者皮肤贴合时的舒适度和稳定性,避免使患者产生不适,甚至刮伤,隔块8上皆均匀开设有透气孔,且隔块8的两侧皆为凹陷结构,提高与患者皮肤贴合处的透气性和贴合度,提高透气性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压紧仓15上皆开设有两组通孔16,且通孔16的数量和弹性带5的数量相适合,便于的将患者各个手指进行同时隔离,提高其实用性和隔离的效果。工作原理:撕开对贴的第一魔术贴9,将患者的手掌通过腕部固定带10内侧,并将手腕处放置在腕部固定带10上,捏住腕部固定带10的一端向外拉紧,再对贴第一魔术贴9,把弹性带5皆放置在指间位置,将弹性带5皆通过通孔16穿过对应的压紧仓15,并将弹性带5拉紧,弹簧14推动拉杆3和齿形压块17下压,使齿形压块17和弹性带5上的齿槽6完成限位,使滑动套环4在弹性带5上滑动,并将滑动套环4贴放在患者指根间隙处,将隔块8的另一端放置在患者指尖间隙处,将束缚带13穿过所有的束缚孔7并拉紧,对贴第二魔术贴12完成固定即可,当需要拆卸该装置时,撕开第二魔术贴12和第一魔术贴9,外拉拉杆3,使齿形压块17和齿槽6解除限位,拉出弹性带5即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瘢痕粘连固定带,包括腕部固定带(10),其特征在于:所述腕部固定带(10)的一端安装有锁紧扣(1),且腕部固定带(10)的两端相贴合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一魔术贴(9),所述锁紧扣(1)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安装板(2),且安装板(2)的顶部皆设置有压紧仓(15),所述压紧仓(15)的顶部设置有拉杆(3),且拉杆(3)的一端延伸至压紧仓(15)的内部,所述拉杆(3)的外侧壁设置有弹簧(14),且拉杆(3)的底部安装有齿形压块(17),所述腕部固定带(10)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块(11),且连接块(11)上均匀安装有弹性带(5),所述压紧仓(15)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通孔(16)且弹性带(5)皆通过通孔(16)贯穿压紧仓(15),所述弹性带(5)的一侧皆设置有齿槽(6),且齿槽(6)和齿形压块(17)相配合,所述弹性带(5)的外侧皆套设有滑动套环(4),且滑动套环(4)的一侧皆安装有隔块(8),所述隔块(8)的顶部和底部皆安装有束缚孔(7),且隔块(8)的外侧设置有束缚带(13),所述束缚带(13)贯穿束缚孔(7),且束缚带(13)两侧的两端皆安装有第二魔术贴(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瘢痕粘连固定带,包括腕部固定带(10),其特征在于:所述腕部固定带(10)的一端安装有锁紧扣(1),且腕部固定带(10)的两端相贴合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一魔术贴(9),所述锁紧扣(1)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安装板(2),且安装板(2)的顶部皆设置有压紧仓(15),所述压紧仓(15)的顶部设置有拉杆(3),且拉杆(3)的一端延伸至压紧仓(15)的内部,所述拉杆(3)的外侧壁设置有弹簧(14),且拉杆(3)的底部安装有齿形压块(17),所述腕部固定带(10)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块(11),且连接块(11)上均匀安装有弹性带(5),所述压紧仓(15)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通孔(16)且弹性带(5)皆通过通孔(16)贯穿压紧仓(15),所述弹性带(5)的一侧皆设置有齿槽(6),且齿槽(6)和齿形压块(17)相配合,所述弹性带(5)的外侧皆套设有滑动套环(4),且滑动套环(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亮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