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110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及底座,底座用于提供驱动显示屏的驱动信号,并为显示屏供电;显示屏具有第一显示面及第二显示面,底座具有前侧部及后侧部,显示屏位于底座上,显示屏位于前侧部与后侧部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智能显示设备为一种新的产品形态的智能显示设备,其与显示屏相连的电子元器件等位于底座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显示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显示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智能显示设备,其与显示屏相连的各电子元器件等一般设置于显示屏的背部,这种产品形态沿用了数十年,由此,期望提供一种新的产品形态的智能显示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产品形态的智能显示设备。其技术方案如下:智能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及底座,所述底座用于提供驱动所述显示屏的驱动信号,并为所述显示屏供电;所述显示屏具有第一显示面及第二显示面,所述底座具有前侧部及后侧部,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前侧部与所述后侧部之间。所述底座上设有扬声器,所述扬声器位于所述前侧部,所述扬声器位于所述第一显示面的一侧。所述底座上至少设有第一控制板,所述第一控制板位于所述后侧部。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第二控制板,所述第二控制板位于所述后侧部,所述第二控制板和所述第一控制板在高度方向上异层设置。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第三控制板,所述第三控制板位于所述后侧部,所述第三控制板位于所述第一控制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三控制板和所述第一控制板在高度方向上同层设置。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第四控制板,所述第四控制板位于所述后侧部,所述第四控制板位于所述第一控制板的一侧,且所述第四控制板和所述第一控制板在高度方向上异层设置。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第五控制板,所述第五控制板位于所述后侧部,所述第五控制板位于所述第一控制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五控制板和所述第一控制板在高度方向上异层设置。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控制板支架,所述控制板支架用于提供至少一个控制板的固定区位,且所述固定区位提供为至少一层。所述固定区位包括所述控制板支架上设置的复数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间隙相对应。所述弹性件为泡棉,所述泡棉的两个相反侧边分别与所述显示屏及所述底座相接触。所述弹性件为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两个相反侧边分别与所述显示屏及所述底座相接触。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座体及第二座体,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第一座体上,所述第一座体位于所述第二座体上。所述第一座体包括第一底板、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均固定于所述第一底板上,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形成第一容纳槽,所述显示屏底部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一侧的第一底板,向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斜下方延伸,位于所述第二侧板一侧的第一底板,向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斜下方延伸。所述第二座体包括第二底板及上盖,所述上盖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上,所述上盖与所述第二底板之间形成第一容置空腔,所述第一座体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腔内。所述上盖包括上盖前壳及上盖后壳,所述上盖前壳位于所述前侧部,所述上盖后壳位于所述后侧部,所述上盖前壳与所述上盖后壳相连。所述第一座体位于所述上盖前壳与所述上盖后壳之间。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底座上设有贯通所述第一容纳槽的第一连接件,所述显示屏上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第二固定孔。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第三控制板,所述第三控制板位于所述后侧部,所述第三控制板位于所述第一控制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三控制板和所述第一控制板在高度方向上同层设置;所述第一控制板一侧与所述显示屏相连,所述第一控制板另一侧与所述第三控制板相连,所述第一控制板相对所述显示屏垂直或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控制板与所述显示屏之间的夹角为0度至90度。所述底座至少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连,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位于所述后侧部且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的一侧,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上分别设有端子外接接口。所述底座还包括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连,所述第一侧面从所述第三侧面的一端内侧向所述第三侧面的另一端的斜后方延伸,所述第二侧面的左右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三侧面的左右两端之间,所述第二侧面相对所述第三侧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侧面上设有第一端子支架,所述第二侧面上设有第二端子支架,所述端子外接接口位于所述第一端子支架及所述第二端子支架上。所述显示屏包括边框及显示面板,所述边框至少包括第一分框及第二分框,所述第一分框包括第一预安装部及第一边框体,所述第二分框包括第二预安装部及第二边框体,所述第一边框体通过所述第一预安装部及所述第二预安装与所述第二边框体预定位安装。所述第一预安装部为凸出部,所述第二预安装部为预安装槽,所述凸出部与所述预安装槽相匹配。所述边框还包括固定部,所述边框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分框及所述第二分框上。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侧部及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相连。所述第一侧部上设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一边框体上设有第四定位孔,所述第三定位孔与所述第四定位孔相对应,所述第一侧部通过所述第三定位孔及所述第四定位孔与所述第一边框体相固定。所述第二侧部上设有第五定位孔,所述第二边框上设有第六定位孔,所述第五定位孔与所述第六定位孔相对应,所述第二侧部通过所述第五定位孔及所述第六定位孔与所述第二边框体相固定。所述边框至少包括第三侧部及第四侧部,所述第三侧部与所述第四侧部相连,所述第三侧部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所述第一分框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分框分别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上侧边及下侧边,所述第二分框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分框分别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左侧边及右侧边。所述边框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设有粘结层,所述边框通过所述粘结层与所述显示面板相连。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触控面板及图像显示面板,所述图像显示面板的一侧面与所述触控面板的一侧面相贴合。所述触控面板为电容触控屏,所述图像显示面板为OLED透明屏。所述底座上设有散热部,所述散热部位于所述后侧部。所述散热部为散热孔。所述底座上设有工作孔,所述工作孔与所述扬声器相对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产品形态的智能显示设备,该智能显示设备的显示屏位于底座上,与显示屏相连的各种元器件等位于底座内。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用于对于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前述“相连”指通过螺栓、螺钉、卡扣等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还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等间接相连。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智能显示设备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智能显示设备的立体结构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智能显示设备的左视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智能显示设备的去掉上盖前壳后的主视图;图5是本实施例的智能显示设备的右视图的截面图;图6是图5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实施例的显示屏与第一底座的分解图;图8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底座的立体图;图9是本实施例的第二底座的俯视图;图10是本实施例的第二底座的仰视图;图11是本实施例的显示屏与控制板之间的结构图;图12是本实施例的控制板的分解图;图13是本实施例的控制板支架的结构图;图14是本实施例的上盖后壳的分解图;图15是本实施例的显示屏的分解图;图16是本实施例的边框的分解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显示屏;200、底座;110、第一显示面;120、第二显示面;210、前侧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及底座,所述底座用于提供驱动所述显示屏的驱动信号,并为所述显示屏供电;所述显示屏具有第一显示面及第二显示面,所述底座具有前侧部及后侧部,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前侧部与所述后侧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及底座,所述底座用于提供驱动所述显示屏的驱动信号,并为所述显示屏供电;所述显示屏具有第一显示面及第二显示面,所述底座具有前侧部及后侧部,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前侧部与所述后侧部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扬声器,所述扬声器位于所述前侧部,所述扬声器位于所述第一显示面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至少设有第一控制板,所述第一控制板位于所述后侧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第二控制板,所述第二控制板位于所述后侧部,所述第二控制板和所述第一控制板在高度方向上异层设置。5.如权利要求3所述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第三控制板,所述第三控制板位于所述后侧部,所述第三控制板位于所述第一控制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三控制板和所述第一控制板在高度方向上同层设置。6.如权利要求3所述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第四控制板,所述第四控制板位于所述后侧部,所述第四控制板位于所述第一控制板的一侧,且所述第四控制板和所述第一控制板在高度方向上异层设置。7.如权利要求3所述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第五控制板,所述第五控制板位于所述后侧部,所述第五控制板位于所述第一控制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五控制板和所述第一控制板在高度方向上异层设置。8.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控制板支架,所述控制板支架用于提供至少一个控制板的固定区位,且所述固定区位提供为至少一层。9.如权利要求8所述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区位包括所述控制板支架上设置的复数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设有第一定位孔。10.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间隙相对应。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泡棉,所述泡棉的两个相反侧边分别与所述显示屏及所述底座相接触。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两个相反侧边分别与所述显示屏及所述底座相接触。13.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座体及第二座体,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第一座体上,所述第一座体位于所述第二座体上。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体包括第一底板、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均固定于所述第一底板上,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形成第一容纳槽,所述显示屏底部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一侧的第一底板,向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斜下方延伸,位于所述第二侧板一侧的第一底板,向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斜下方延伸。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座体包括第二底板及上盖,所述上盖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上,所述上盖与所述第二底板之间形成第一容置空腔,所述第一座体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腔内。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上盖前壳及上盖后壳,所述上盖前壳位于所述前侧部,所述上盖后壳位于所述后侧部,所述上盖前壳与所述上盖后壳相连。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体位于所述上盖前壳与所述上盖后壳之间。20.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底座上设有贯通所述第一容纳槽的第一连接件,所述显示屏上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科松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