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辅助经皮穿刺取样的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086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辅助经皮穿刺取样的模型。所述模型包括与患者的胸部和肩部贴合包覆的主体部和用于指示针管的位置和方向并容纳针管的进针部,所述进针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模型可通过3D打印技术制得,其中的主体部可贴合于患者的胸部及肩部,并固定进针部;进针部用于对经皮穿刺取样的针管进行定位,明确进针的位置和方向,从而使得经皮穿刺取样可以一次成功,减少患者CT照射的次数,简化操作,增加成功率。

A Model for Assisted Percutaneous Puncture Sampl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odel for assisting percutaneous puncture sampling. The model includes a main body covered with a patient's chest and shoulder and a needle insertion part for indicating the position and direction of the needle tube and accommodating the needle tube. The needle insertion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main body part. The model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made by 3D printing technology, in which the main part can be fitted to the chest and shoulder of the patient and the needle insertion part can be fixed; the needle insertion part is used to locate the needle tube for percutaneous puncture sampling and to determine the position and direction of the needle insertion, so that the percutaneous puncture sampling can be successful once and the patient's CT can be reduced. The number of irradiation can simplify the operation and increase the success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辅助经皮穿刺取样的模型
本技术属于经皮穿刺取样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辅助经皮穿刺取样的模型。
技术介绍
经皮穿刺肺活检是在X线透视下定位,或在B超、CT指导下,用细针刺入病变局部,抽取部分细胞或组织,再将这些病变细胞或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来明确诊断。对于肺内周边型病变,用常用的检查方法不能确诊时,经皮穿刺肺活检有较大的帮助。另外对于那些晚期不能手术的肺癌患者,在选择放疗和化疗前,为获得病理类型诊断,经皮穿刺肺活检亦有较大的作用。肝、肾部位的病变也如此。经皮穿刺取样的操作需要避开血管,准确找到进针的位置及深度。传统的经皮穿刺进行取样的操作,需要在CT的指导下进行,一次的CT很难进行准确定位,通常需要多次照射CT,在操作过程中多次纠正进针位置,这样不仅操作繁琐,增加对患者的辐射量,而且对医生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因此,提供一种用于辅助经皮穿刺取样的模型,帮助快速、准确地进行定位,并简化取样操作,对于临床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经皮穿刺进行取样的操作定位难、操作繁琐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辅助经皮穿刺取样的模型。本技术提供的模型可快速、准确地辅助经皮穿刺进行定位,并明确进针位置和方向,一次即可取样成功,操作简单。为实现上述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辅助经皮穿刺取样的模型,所述模型包括与患者的胸部和肩部贴合包覆的主体部和用于指示针管的位置和方向并容纳针管的进针部,所述进针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上。本技术提供的模型中的主体部可贴合于患者的胸部及肩部;进针部固定设置在主体部上,进针部用于对经皮穿刺取样的针管进行定位,明确进针的位置和方向,从而使得经皮穿刺取样可以一次成功,减少患者CT照射的次数,简化操作,增加成功率。在目前的CTA扫描和3D打印技术条件下,可通过三维影像数据设计得到与患者胸部及肩部相贴合的主体部,并且明确患者的病变部位、病变所在的脏器及脏器内的血管,从而设计取样进针的位置及方向;将该模型穿戴于患者身上即可避开血管,精准取到病变部位的细胞组织,实现经皮穿刺取样。本技术提供的模型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获取患者的CTA影像数据;通过CTA数据,三维重建出患者的病变部位、病变部位所在的脏器及脏器内的血管,以及患者的肩部位置;根据患者的影像数据及重建出的三维图像,确定进针位置和进针方向;通过重建的三维图像设计出模型的主体部(以肩部为基准位置),在所述主体部上留出需要进针的位置;根据确定的进针位置和进针方向,在模型的主体部上设计出进针部;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3D打印,即可得到所述用于辅助经皮穿刺取样的模型,所述模型可以辅助精确取到病变部位的细胞组织以进行病理检测。所述病变部位所在的脏器可以是肺、肝或肾。优选地,所述模型由3D打印成型制得。优选地,所述主体部包括用于患者手臂穿出的袖口和用于覆盖患者肩部的肩托部。优选地,所述袖口和肩托部的数量均为2个。优选地,所述主体部为背心式结构。优选地,所述主体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左主体部和右主体部,所述左主体部和右主体部均包括一个袖口和一个肩托部。更为优选地,所述左主体部和右主体部通过卡扣结构、纽扣结构或拉链结构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主体部和/或进针部由尼龙材料制备而成。优选地,所述进针部为中空管状结构。优选地,所述中空管状结构的内径为1~2mm,外径是2~10mm。优选地,中空管状结构的长度为2~6cm。优选地,所述中空管状结构的一端与主体部的内侧齐平,另一端突出于主体部的外侧。优选地,所述模型是通过3D打印技术一体成型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模型可通过3D打印技术制得,其中的主体部可贴合于患者的胸部及肩部,并固定进针部;进针部用于对经皮穿刺取样的针管进行定位,明确进针的位置和方向,从而使得经皮穿刺取样可以一次成功,减少患者CT照射的次数,简化操作,增加成功率。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辅助经皮穿刺取样的模型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辅助经皮穿刺取样的模型另一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提供的用于辅助经皮穿刺取样的模型示意图;图4为进针部的示意图;其中:1为主体部,2为进针部,3为袖口,4为肩托部,5为左主体部,6为右主体部,7为纽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当原件被称为“设置于”、“安设于”另一元件,它既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原件。当一个元件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实施例1如图1~2和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辅助经皮穿刺取样的模型,该模型包括主体部1和进针部2,其中主体部1根据患者的CTA影像数据重建得到,包括用于患者手臂穿出的1个袖口3和用于覆盖患者肩部的1个肩托部4;另外,根据CTA影像数据可确定患者的肺部发生病变,并获得肺部的血管分布情况,在CT重建数据上设计进针部2的位置使其避开肺部的血管并可精确指示肺部病变部位,同时,设计进针部2为中空管状结构,内径为1mm,外径为2mm,长度为3cm,中空管状结构的一端与主体部的内侧齐平,另一端突出于主体部的外侧。将上述设计的模型进行3D打印即可得到用于辅助经皮穿刺取样的模型。该模型可穿戴于患者身上,患者的手臂从袖口穿过,肩托部固定于肩部,整个主体部与患者的胸部和肩部贴合,进针部可精确指示进针的位置和方向,针管穿过进针部到达预定深度即可精确取到病变部位的细胞组织以进行病理检测。实施例2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辅助经皮穿刺取样的模型,该模型为背心式结构,包括主体部1和进针部2,其中主体部1根据患者的CTA影像数据重建得到,包括左主体部5和右主体部6,左主体部5和右主体部6均包括用于患者手臂穿出的1个袖口3和用于覆盖患者肩部的1个肩托部4,左主体部5和右主体部6通过纽扣7可拆卸连接;另外,根据CTA影像数据可确定患者的肝部发生病变,并获得肝部的血管分布情况,在CT重建数据上设计进针部2的位置使其避开肝部的血管并可精确指示肝部病变部位,同时,设计进针部2为中空管状结构,内径为2mm,外径为10mm,长度为6cm,中空管状结构的一端与主体部的内侧齐平,另一端突出于主体部的外侧。将上述设计的模型进行3D打印即可得到用于辅助经皮穿刺取样的模型。该模型可穿戴于患者身上,患者的手臂从袖口穿过,肩托部固定于肩部,整个主体部与患者的胸部和肩部贴合,进针部可精确指示进针的位置和方向,针管穿过进针部到达预定深度即可精确取到病变部位的细胞组织以进行病理检测。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遍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辅助经皮穿刺取样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包括与患者的胸部和肩部贴合包覆的主体部(1)和用于指示针管的位置和方向并容纳针管的进针部(2),所述进针部(2)固定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辅助经皮穿刺取样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包括与患者的胸部和肩部贴合包覆的主体部(1)和用于指示针管的位置和方向并容纳针管的进针部(2),所述进针部(2)固定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包括用于患者手臂穿出的袖口(3)和用于覆盖患者肩部的肩托部(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左主体部(5)和右主体部(6),所述左主体部(5)和右主体部(6)均包括一个袖口(3)和一个肩托部(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主体部(5)和右主体部(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杨邓坤学袁玉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