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8028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清洗装置,该清洗装置包括柜体、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该清洗装置还包括进风组件和出风组件,进风组件具有第一风道,第一风道连通进风口,进风组件包括位于第一风道内的风机和加热件,风机驱动外界空气进入第一风道内,经加热件加热后由进风口进入第一槽体内;出风组件具有第二风道,第二风道连通出风口和导流口,第一槽体内的空气由出风口进入第二风道内,经出风组件冷却后由导流口或出风口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进风组件向第一槽体中通入加热过的空气,对第一槽体内的餐具进行干燥和杀菌操作,且该热空气冷凝后的冷凝水由出风组件流入至第一槽体或第二槽体中,充分利用该清洗装置本身结构,无需设置其他排水结构。

Clean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lean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abinet body, a first groove body and a second groove body. The cleaning device also includes an air inlet component and an air outlet component. The air inlet component has a first air duct connected with an air inlet. The air inlet component includes a fan and a heater located in the first air duct. The fan drives the outside air into the first air duct, and after heating the heater, the air inlet enters the first air slot body. The second duct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let and the diversion port. The air in the first slot enters the second duct from the outlet, and flows out from the diversion port or the outlet after cooling by the outlet component. In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air inlet component feeds heated air into the first groove body, dries and sterilizes the tableware in the first groove body, and the condensate water after the hot air condensation flows from the air outlet component into the first groove body or the second groove body, making full use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cleaning device itself, without setting other grooves. Drainag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
,特别涉及一种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厨房电器中用于洗碗的清洗装置通常没有热风干燥功能,仅通过用热水洗涤过后的余温对餐具进行干燥,不仅效率低,且干燥不彻底,容易使洗涤后的餐具出现细菌滋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洗装置,旨在使得该清洗装置对第一槽体内餐具干燥和除菌效果更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清洗装置,包括:柜体;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嵌设于所述柜体,所述第一槽体的侧壁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嵌设于所述柜体,所述第二槽体的侧壁开设有导流口;进风组件,所述进风组件具有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进风口,所述进风组件包括位于第一风道内的风机和加热件,风机驱动外界空气进入第一风道内,经加热件加热后由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一槽体内;以及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具有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出风口和导流口,所述第一槽体内的空气由出风口进入第二风道内,经出风组件冷却后由导流口或出风口流出。可选地,所述导流口于纵向上的高度高于所述出风口于纵向上的高度。可选地,所述出风组件于所述导流口的纵向位置的下方开设有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一溢流口连通至下水道。可选地,所述出风组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出风口,所述主体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外侧抵接于所述第一槽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导流口,所述主体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外侧抵接于所述第二槽体的外侧壁;所述出风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槽体内的第一连接件和位于所述第二槽体内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部分抵接于所述第一槽体的内侧壁,部分穿过所述第一槽体的侧壁连接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二连接件部分抵接于所述第二槽体的内侧壁,部分穿过所述第二槽体的侧壁连接所述主体部。可选地,所述主体部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外壳以形成所述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开设于所述内壳,所述内壳于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处抵接于所述第一槽体的外侧壁,并于所述第二通孔的边缘处抵接于所述第二槽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一连接件部分经所述出风口连接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二连接件部分经所述导流口连接所述主体部。可选地,所述主体部包括导通件和连接于所述导通件两端的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第二通孔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抵接于所述第一槽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槽体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端子抵接于所述第二槽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槽体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可选地,所述第一槽体的侧壁部分朝外侧凸设形成限位台,所述限位台的台阶面开设有至少一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于第一通孔的外侧形成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台嵌设于所述限位槽,所述第一连接件部分穿过所述限位台的台阶面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子,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可选地,所述进风组件还包括防回流件,所述防回流件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内,并沿加热件至进风口方向单向导通所述第一风道。可选地,所述进风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所述第一风道,所述防回流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并在重力作用下封堵所述第一风道,或在气流的作用下沿加热件至进风口方向单向导通所述第一风道。可选地,所述壳体于第一风道内形成有止挡框,所述止挡框沿周向密封于所述壳体,并形成有过气口,所述防回流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止挡框背向所述加热件的一侧,并在重力作用下封堵所述过气口,或在气流作用下朝向背离所述加热件的方向转动以开启所述过气口。可选地,所述防回流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侧壁和连接于所述两侧壁之间的挡板,所述挡板围合两侧壁形成容气槽,所述挡板或两侧壁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止挡框,所述挡板和两侧壁于边缘处活动抵接所述止挡框。可选地,所述进风组件还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二溢流口,所述第二溢流口位于所述加热件的下游,且所述第二溢流口于纵向上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槽体内的最高水位。本技术技术方案中,该清洗装置设有进风组件,外界空气由风机抽入进风组件的第一风道内,经过加热件的加热形成温度较高的热空气,该热空气由进风口进入第一槽体内,从而对第一槽体内的餐具进行加热处理,不仅能对餐具进行烘干还能进一步对餐具进行杀菌、消毒,使餐具的洁净程度得到提高。第一槽体内由该热空气置换出的空气由出风口进入出风组件的第二风道内,并由导流口导出。与此同时,由进风组件导向至第一槽体内的热空气还随气流的运动由出风口进入第二风道内,并在第二风道内进行冷却形成冷凝水,冷凝水由导流口导出至第二槽体,或回流至第一槽体中,从而能利用第二槽体或第一槽体本身的排水系统排出至下水道中。进一步地,当冷凝水由导流口导出至第二槽体中时,用户能将选择性的将第二槽体中的排水结构进行封堵,以将该冷凝水存储进行回收利用,避免造成资源浪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清洗装置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清洗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出风组件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清洗装置又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清洗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出风组件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图7为图1中进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中进风组件中防回流件一状态下的示意图;图9为图8中进风组件中防回流件另一状态下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清洗装置54防回流件10第一槽体55除菌件11第一侧壁56第二溢流口111进风口70出风组件13第二侧壁71主体部131出风口711外壳131`出风口713内壳132限位台714第一连接端子30第二槽体715密封垫31第三侧壁716第二连接端子33第四侧壁717第一通孔331导流口718第二通孔331`导流口73第一连接件50进风组件73`第一连接件51壳体75第二连接件511止挡框75`第二连接件5111过气口77第一溢流口52风机77`第一溢流口53加热件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嵌设于所述柜体,所述第一槽体的侧壁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嵌设于所述柜体,所述第二槽体的侧壁开设有导流口;进风组件,所述进风组件具有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进风口,所述进风组件包括位于第一风道内的风机和加热件,风机驱动外界空气进入第一风道内,经加热件加热后由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一槽体内;以及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具有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出风口和导流口,所述第一槽体内的空气由出风口进入第二风道内,经出风组件冷却后由导流口且/或出风口流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嵌设于所述柜体,所述第一槽体的侧壁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嵌设于所述柜体,所述第二槽体的侧壁开设有导流口;进风组件,所述进风组件具有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进风口,所述进风组件包括位于第一风道内的风机和加热件,风机驱动外界空气进入第一风道内,经加热件加热后由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一槽体内;以及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具有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出风口和导流口,所述第一槽体内的空气由出风口进入第二风道内,经出风组件冷却后由导流口且/或出风口流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口于纵向上的高度高于所述出风口于纵向上的高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于所述导流口的纵向位置的下方开设有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一溢流口连通至下水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出风口,所述主体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外侧抵接于所述第一槽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导流口,所述主体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外侧抵接于所述第二槽体的外侧壁;所述出风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槽体内的第一连接件和位于所述第二槽体内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部分抵接于所述第一槽体的内侧壁,部分穿过所述第一槽体的侧壁连接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二连接件部分抵接于所述第二槽体的内侧壁,部分穿过所述第二槽体的侧壁连接所述主体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外壳以形成所述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开设于所述内壳,所述内壳于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处抵接于所述第一槽体的外侧壁,并于所述第二通孔的边缘处抵接于所述第二槽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一连接件部分经所述出风口连接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二连接件部分经所述导流口连接所述主体部。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佳丽蔡思琦彭满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