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乐美益专利>正文

一种空气炸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7982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热风组件和位于所述热风组件下方的内胆,所述壳体和所述内胆构成用于烹饪食物的热流循环腔室,所述内胆内设置有具有透气底部的炸篮;所述内胆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支撑所述炸篮的支撑件,且各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内胆底部之间设有间隙。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空气炸锅,该空气炸锅能够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使得炸篮底部的食物加热效率提高,且使得热流在支撑件和上述间隙内实现热量循环利用,提高了该空气炸锅热量的利用率,由此实现节能,保证炸篮上下侧温度一致,改善食物烹饪效果且保证食物口感良好。

An air frying pa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ir frying pan,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hot air component arranged in the shell and an inner gallbladder under the hot air component. The shell and the inner gallbladder constitute a heat flow circulating chamber for cooking food. The inner gallbladder is provided with a basket with a breathable bottom, and the inner gallbladder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wo. A support member for supporting the explosive basket is provided, and a gap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upport member and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gallbladder. The air frying pan adopting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heat energy, improve the heating efficiency of food at the bottom of the frying basket, realize the heat circulation in the supporting parts and the above gap,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heat of the air frying pan, thereby realizing energy saving and guaranteeing fry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the basket is the same, which improves the cooking effect and guarantees the good taste of the f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炸锅
本技术涉及厨房家电
,具体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厨房电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空气炸锅就是其中一种。空气炸锅的工作原理为,空气在炸锅的顶部进入并通过加热装置实现空气的快速加热,加热后的热风通过风扇进入至炸锅内并形成用于烹饪食物的急速循环的热流,而食物位于热流循环腔室内进行烹饪,从而使烹饪效果达到油炸食物的效果和口感,也就是加热的时候将高温的热流吹在炸篮内食物表面形成酥脆的表层,快速锁住食物内部的水分,从而达到普通油炸食品又香又脆的口感。空气炸锅内包括有内胆和炸篮,现有技术中,一般在内胆的底部设置支撑板,此后将炸篮置于支撑板上,热流循环加热炸篮内的食物,从而完成食物的烹饪。炸篮在盛放食物后,食物在炸篮底部堆积,热流循环时由于炸篮底部与内胆之间紧靠,从而使得热流在炸篮底部的循环效果不佳,导致炸篮底部的食物需要进行长时间加热,同时,上述结构使得炸篮的上下两侧温度不一致,进而影响空气炸锅的食物烹饪效果,且影响食物口感;同时,热流在炸篮底部循环效果不佳,导致热流未被充分利用就排出,进而使得该空气炸锅的热能利用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炸锅,该空气炸锅能够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使得炸篮底部的热流循环效果良好,保证炸篮上下侧温度一致,改善食物烹饪效果且保证食物口感良好。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热风组件和位于所述热风组件下方的内胆,所述壳体和所述内胆构成用于烹饪食物的热流循环腔室,所述内胆内设置有具有透气底部的炸篮;所述内胆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支撑所述炸篮的支撑件,且各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内胆底部之间设有间隙。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内胆底部之间所形成的间隙值为3-6m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件为支撑板,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所述内胆底部形成所述间隙,各所述支撑板的板面相对设置,且各所述支撑板设置在同一高度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板的端部设置有安装板,各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安装板而与所述内胆的侧壁相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胆的底部设置有弧形凸起。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弧形凸起设置于所述内胆的中心,且各所述支撑件以所述弧形凸起中心所在的直线呈中心对称分布。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件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弧形凸起相适应的弧形边。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炸篮沿其篮底中心设置有多个呈放射状分布的透气槽,所述炸篮的侧壁设置有多个通气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热风组件包括用于加热空气的加热装置和将加热后的热流输送至所述内胆的风扇。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胆底侧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透气孔相连通的散热孔,所述热流循环腔室的顶侧设有油烟排出通道,所述壳体的顶侧设有与所述油烟排出通道相连通的油烟口。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壳体上侧进入的外部空气通过加热并形成热流,热流输送至内胆中对炸篮上的食物进行加热,直至完成食物的烹饪;当热流不断进入内胆时,一部分热流碰到支撑件后从炸篮底部进入炸篮,另一部分热流进入至支撑件和内胆底部的间隙内并对炸篮底部的食物进行加热,而上述间隙使得热流在内胆底部流动提供空间,从而能够更好地对炸篮底部的食物进行加热,且使得炸篮的上下两侧的温度保持一致,进而使得炸篮内的食物烹饪效果良好,提高食物的口感;进一步地,上述结构使得炸篮底部的食物加热效率提高,且使得热流在支撑件和上述间隙内实现热量循环利用,提高了该空气炸锅热量的利用率,由此实现节能。2、各支撑件与内胆底部之间所形成的间隙值为3-6mm,需要指出的是,当上述间隙值过大时,热量在内胆内的行进距离变长,且加大了内胆的容量,由此需要输送更多的热流,由此造成热量浪费,而当上述间隙值过小时,则使得热流在内胆底部循环加热效果不佳,导致炸篮上下侧温度不同,影响食物烹饪效果,采用上述间隙值为优选实施方案。3、内胆的底部设置有弧形凸起,热流在进入内胆后冲击弧形凸起,从而使得热流能够更好地返回至炸篮中,从而提高热流进入内胆底部后能够及时回弹,加速热流的流动,提高热流的循环效率,进而使得炸篮内的食物加热效果良好。4、炸篮沿其篮底中心设置有多个呈放射状分布的透气槽,炸篮的侧壁设置有多个通气孔,透气槽能够将炸篮内食物的油脂析出流至内胆,且为热流提供循环通道,通气孔则使得炸篮结构的通气性能良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空气炸篮的剖面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炸篮与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热风组件,3-内胆,4-炸篮,5-支撑板;21-加热装置,22-风扇,31-弧形凸起,41-透气槽,42-通气孔,43-把手,51-安装板,52-弧形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炸锅,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热风组件2和位于所述热风组件2下方的内胆3,所述壳体1和所述内胆3构成用于烹饪食物的热流循环腔室,需要指出的是,热风组件2即将外部空气加热并将形成的热流输送至内胆3内,在本实施例中,热风组件2内包括有风扇22,由此实现热流进入至内胆3后形成循环的热流,所述内胆3内设置有具有透气底部的炸篮4,而热流在内胆3内对炸篮4内的食物进行循环加热,进而完成食物的烹饪;所述内胆3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支撑所述炸篮4的支撑件,且各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内胆3底部之间设有间隙,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的数量为三个,由此使得炸篮4的支撑更加稳定。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由壳体1上侧进入的外部空气通过加热并形成热流,热流输送至内胆3中对炸篮4上的食物进行加热,直至完成食物的烹饪;当热流不断进入内胆3时,一部分热流碰到支撑件后从炸篮4底部进入炸篮4,另一部分热流进入至支撑件和内胆3底部的间隙内并对炸篮4底部的食物进行加热,而上述间隙使得热流在内胆3底部流动提供空间,从而能够更好地对炸篮4底部的食物进行加热,且使得炸篮4的上下两侧的温度保持一致,进而使得炸篮4内的食物烹饪效果良好,提高食物的口感;进一步地,上述结构使得炸篮4底部的食物加热效率提高,且使得热流在支撑件和上述间隙内实现热量循环利用,提高了该空气炸锅热量的利用率,由此实现节能。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内胆3底部之间所形成的间隙值为3-6mm,需要指出的是,当上述间隙值过大时,热量在内胆3内的行进距离变长,且加大了内胆3的容量,由此需要输送更多的热流,由此造成热量浪费,而当上述间隙值过小时,则使得热流在内胆3底部循环加热效果不佳,导致炸篮4上下侧温度不同,影响食物烹饪效果,采用上述间隙值为优选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支撑件为支撑板5,采用支撑板5的结构对于炸篮4的支撑效果好且减少材料使用,各所述支撑板5的底部与所述内胆3底部形成所述间隙,各所述支撑板5的板面相对设置,而支撑板5的板面相对设置形成空气的流动腔,从而提升热流循环效果,热流在冲击至板面后一部分气流能够反弹后进入至炸篮4,而另一部分气流沿着板面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热风组件和位于所述热风组件下方的内胆,所述壳体和所述内胆构成用于烹饪食物的热流循环腔室,所述内胆内设置有具有透气底部的炸篮;所述内胆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支撑所述炸篮的支撑件,且各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内胆底部之间设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热风组件和位于所述热风组件下方的内胆,所述壳体和所述内胆构成用于烹饪食物的热流循环腔室,所述内胆内设置有具有透气底部的炸篮;所述内胆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支撑所述炸篮的支撑件,且各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内胆底部之间设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内胆底部之间所形成的间隙值为3-6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支撑板,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所述内胆底部形成所述间隙,各所述支撑板的板面相对设置,且各所述支撑板设置在同一高度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端部设置有安装板,各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安装板而与所述内胆的侧壁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美益
申请(专利权)人:乐美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