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萨裂腹鱼鱼苗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7771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拉萨裂腹鱼鱼苗养殖系统,包括蓄水池和鱼苗养殖装置,所述蓄水池的进水口和排水口位于其相对两侧面,所述的出水口通过供水管与鱼苗养殖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的鱼苗养殖装置为双层结构,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内壳的上部设置有环绕内壁的环形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接供水管,且进水管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进水孔,所有进水孔为倾斜角度一致的倾斜孔且倾斜方向与所处环形进水管的切线方向一致;所述内壳的底部侧壁为排水网,外壳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外部排水管的排水口,内壳的底面中心设置有连接外部排污管的排污口。本系统占地面积小,水位可控,方便清理,可实现自动化工业控制。

A Fish-fry Culture System of Lhasa Cracked-bellied Fish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hasa split-bellied fish fry aquaculture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water storage pond and a fry aquaculture device. The water inlet and drainage outlet of the water storage pond are located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system, and the water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of the fry aquaculture device through a water supply pipe. The upper part of the inn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annular intake pipe surrounding the inner wall. The intake pipe connects the water supply pipe, and there are uniformly distributed multiple intake holes on the intake pipe. All intake holes are inclined holes with the same inclined angle and the inclined direc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tangent direction of the annular intake pipe; the bottom side of the inner shell is consistent with the tangent direction of the annular intake pipe. The wall is a drainage network,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drainage outlet connecting the external drainage pipe, and the bottom center of the inn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drainage outlet connecting the external drainage pipe. The system covers a small area, water level is controllable, easy to clean up, and can realize automatic industrial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萨裂腹鱼鱼苗养殖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是一种拉萨裂腹鱼鱼苗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拉萨裂腹鱼是鲤科裂腹鱼属的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的一种特有鱼类,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水系中游干流及其支流,是西藏重要的土著经济鱼类之一。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西藏渔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强度不断加大。人口聚集的雅鲁藏布江流域无疑也受到愈加强烈的人类活动干扰,对雅鲁藏布江水域生态,尤其是鱼类资源及其生存环境的影响日趋明显。其资源一旦受到破坏,将极难恢复,而且大多数鱼类都是当地的特有种,因此对雅鲁藏布江鱼类资源,尤其是裂腹鱼类资源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拉萨裂腹鱼开口阶段投喂次数多,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同时开口阶段投喂量大,日投喂量通常可达到10-15%,高频率超量投喂容易造成残饵和粪便在池底沉积,滋生水霉及有害病菌。CN207604376U公开了一种鱼苗繁殖用鱼苗的饵食喂养装置,用挡板将不同规格鱼苗分开,从而防止大鱼和小鱼摄食不均;但此装置只使用于较大规格的鱼苗,对于刚开始摄食的鱼苗无用,同时由于里面结构较为复杂,残饵和粪便很难清理;CN207604379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鱼苗养殖设备,自动化较高,可以省去人工投饵阶段;但残饵和粪便不易清理,同时没有增氧装置,容易造成鱼苗缺氧;CN206851767U公开了可人工控制的收集鱼卵装置,但没有涉及鱼苗培育环节;CN207604374U公开了一种用于鱼苗繁殖生长的投食装置,但没有涉及养殖装置;CN207604375U公开了一种鱼苗繁殖放苗开食装置,但也没有涉及鱼苗养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拉萨裂腹鱼的人工养殖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拉萨裂腹鱼鱼苗养殖系统。本系统占地面积小,水位可控,方便清理,可实现自动化工业控制。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拉萨裂腹鱼鱼苗养殖系统,包括蓄水池和鱼苗养殖装置,所述蓄水池的进水口和排水口位于其相对两侧面,所述的出水口通过供水管与鱼苗养殖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的鱼苗养殖装置为双层结构,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内壳的上部设置有环绕内壁的环形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接供水管,且进水管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进水孔,所有进水孔为倾斜角度一致的倾斜孔且倾斜方向与所处环形进水管的切线方向一致;所述内壳的底部侧壁为排水网,外壳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外部排水管的排水口,内壳的底面中心设置有连接外部排污管的排污口。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排污口上方罩有网状的过滤罩,防止鱼苗被卷入排污口。本专利技术所述内壳的底部为坡度3‰的倒圆锥形,方便污物沉集在中心的排污口。本专利技术所述蓄水池的位置高于所述鱼苗养殖装置,蓄水池的底面为进水口高于出水口的坡面。蓄水池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流向鱼苗养殖装置。优选地,所述的过滤罩为直径0.5m的半圆形,球面为20目的筛网。设计为无棱角的半圆形不会伤到鱼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排水网为20目筛网,高度为20cm。20目筛网防止排水时鱼苗被卷入,20cm高度能很好地控制装置内的水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蓄水池内按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一级过滤装置和二级过滤装置。优选地,所述一级过滤装置为孔径0.5cm的过滤网,二级过滤装置为过滤棉。过滤网用于过滤砂石,过滤棉用于过滤微小的悬浮物。优选地,所述二级过滤装置与出水口之间的底面排布有纳米增氧管。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控制器,所述蓄水池的内壁距底面1m和2m处分别设置有水位感应器,蓄水池的进水口处设置有抽水泵,所述供水管上设置有流量计和电磁阀,所述排水管和排污管通过三通电磁阀串联,所述鱼苗养殖装置的顶部设置有自动投饵器,所述的水位感应器和流量计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抽水泵、自动投饵器、电磁阀和三通电磁阀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鱼苗养殖系统将鱼苗养殖装置设置为双层结构,内壳底部侧面设置为排水网连通外壳,外壳设置排水口,使内壳的水位与外壳水位同高,可通过排水口方便调节水位。2、设置带倾斜孔的环形进水管,流水从倾斜孔进入鱼苗养殖装置,水流入的方向均一致,使鱼苗养殖装置中水朝一个方向旋转起来,产生旋流,使残饵和粪便聚居在排污口处,实现残饵和粪便的自动收集。在拉萨裂腹鱼鱼苗刚开始开口摄食阶段(13℃下,出膜12-30天),鱼苗游动能力弱,人工很难清理残儿和粪便,通过水流旋转,使残儿和粪便自动收集在集污口,防止了有害病菌在残饵和粪便滋生,感染鱼苗;提高鱼苗成活率。3、在排污口设置半圆形的20目的筛网的过滤罩,防止鱼苗被卷入,设计为无棱角的半圆形不会伤到鱼苗。4、蓄水池内的水流方向为水平流向,不会因为从上向下的水流冲击力过大,伤害到养殖装置中的鱼苗,蓄水池内按水流方向依次设置孔径0.5cm的过滤网,和过滤棉,过滤网用于过滤砂石,过滤棉用于过滤微小的悬浮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鱼苗养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鱼苗养殖装置的剖面图;图3为进水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控制系统的结构图。附图标记:1、蓄水池,11、一级过滤装置,12、二级过滤装置,13、纳米增氧管,14、水位感应器,2、鱼苗养殖装置,21、外壳,22、内壳,23、进水管,231、进水孔,24、排水网,25、过滤罩,3、电磁阀,4、三通电磁阀,5、排水管,6、排污管,7、自动投饵器,8、控制器,9、流量计,10、抽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拉萨裂腹鱼鱼苗养殖系统,包括蓄水池1和鱼苗养殖装置2,所述蓄水池1的进水口和排水口位于其相对两侧面,所述的出水口通过供水管与鱼苗养殖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的鱼苗养殖装置2为双层结构,包括外壳21和内壳22,所述内壳22的上部设置有环绕内壁的环形进水管23,所述进水管23连接供水管,且进水管23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进水孔231,所有进水孔231为倾斜角度一致的倾斜孔且倾斜方向与所处环形进水管23的切线方向一致;所述内壳22的底部侧壁为排水网24,外壳21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外部排水管5的排水口,内壳22的底面中心设置有连接外部排污管6的排污口。蓄水池1内的水流方向为进水口向出水口,水流经供水管流向鱼苗养殖装置2的进水管23,进水管23上设置有倾斜孔,流水从倾斜孔进入鱼苗养殖装置2,且水流入的方向均一致,使鱼苗养殖装置2中的水朝一个方向旋转起来,产生旋流,在旋流的作用下,残饵和粪便聚居在底面中心的排污口处,从排污管6排出。将鱼苗养殖装置2设置为双层结构,内壳22底部侧面设置为排水网24连通外壳21,外壳21设置排水口,使内壳22的水位与外壳21水位保持一致,可通过排水口的排水管5方便调节水位。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蓄水池1的位置高于所述鱼苗养殖装置2,蓄水池1的底面为进水口高于出水口的坡面。蓄水池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流向鱼苗养殖装置。所述内壳22的底部为坡度3‰的倒圆锥形,方便污物沉集在中心的排污口。实施例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蓄水池1的位置高于所述鱼苗养殖装置2,蓄水池1的底面为进水口高于出水口的坡面。蓄水池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流向鱼苗养殖装置。所述内壳22的底部为坡度3‰的倒圆锥形,方便污物沉集在中心的排污口。如图2所示,所述的排污口上方罩有网状的过滤罩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萨裂腹鱼鱼苗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和鱼苗养殖装置,所述蓄水池的进水口和排水口位于其相对两侧面,所述的排水口通过供水管与鱼苗养殖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的鱼苗养殖装置为双层结构,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内壳的上部设置有环绕内壁的环形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接供水管,且进水管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进水孔,所有进水孔为倾斜角度一致的倾斜孔且倾斜方向与所处环形进水管的切线方向一致;所述内壳的底部侧壁为排水网,外壳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外部排水管的排水口,内壳的底面中心设置有连接外部排污管的排污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萨裂腹鱼鱼苗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和鱼苗养殖装置,所述蓄水池的进水口和排水口位于其相对两侧面,所述的排水口通过供水管与鱼苗养殖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的鱼苗养殖装置为双层结构,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内壳的上部设置有环绕内壁的环形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接供水管,且进水管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进水孔,所有进水孔为倾斜角度一致的倾斜孔且倾斜方向与所处环形进水管的切线方向一致;所述内壳的底部侧壁为排水网,外壳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外部排水管的排水口,内壳的底面中心设置有连接外部排污管的排污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萨裂腹鱼鱼苗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污口上方罩有网状的过滤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萨裂腹鱼鱼苗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罩为直径0.5m的半圆形,球面为20目的筛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萨裂腹鱼鱼苗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底部为坡度3‰的倒圆锥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萨裂腹鱼鱼苗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的位置高于所述鱼苗养殖装置,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本和王万良刘海平周建设王金林王且鲁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