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及触觉反馈方法、装置和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7664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触觉反馈方法、装置和设备,属于显示技术领域,用于减小显示装置的厚度。该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其中形成有内部空间;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中设置有多个相互绝缘的触控电极;金属框,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金属框内侧,且所述金属框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至少一个振动件,所述至少一个振动件贴覆于所述金属框背离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一侧的外表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装置及触觉反馈方法、装置和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触觉反馈方法、装置和设备。
技术介绍
触觉反馈(Haptic)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触摸反馈以及触感的再现,以及通过不同的振动来实现触感的不同反馈。在显示装置中,触觉反馈能够使得用户更好感知到自身的操作是否有效,例如用户触控操作有效时,给予触觉反馈,否则不反馈,这样,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或者对于特殊人群能够辅助用户更好的使用终端,例如在用户驾驶车辆时,车载终端的反馈能使得用户及时得知操作有效,进而减少用户注意力的分散,提高驾驶安全,或者,在老人使用显示装置时,触觉反馈也能帮助老人更好感知到操作的有效性。但是,目前的触觉反馈技术大多是采用偏心马达或线性马达等机械方案设置在振动片上,通过振动片传递振动,但是偏心马达或线性马达等机械方案的厚度本身较大,使得显示装置厚度相应的增加,而对于显示装置的厚度,一般是要求尽可能的更薄,因此,如何在实现触觉反馈的前提下,减小显示装置的厚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触觉反馈方法、装置和设备,用于减小显示装置的厚度。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其中形成有内部空间;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中设置有多个相互绝缘的触控电极;金属框,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金属框内侧,且所述金属框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至少一个振动件,所述至少一个振动件贴覆于所述金属框背离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一侧的外表面上。可选的,所述振动件包括致动件以及至少两个电极,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振动驱动IC;其中,所述振动驱动IC通过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与所述振动件相连。可选的,所述致动件采用压电陶瓷材料。可选的,所述振动件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振动件贴覆于所述金属框外表面的中心。可选的,所述振动件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振动件呈阵列分布于所述金属框外表面上。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模组;其中,所述金属框为所述背光模组的下铁框。可选的,所述振动件的形状为圆形或者多边形。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触觉反馈方法,应用于如上述方面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触控面板发送的操作位置坐标;根据所述操作位置坐标对应位置与所述振动件在所述触控面板上的投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操作位置坐标对应的振动参数,其中,所述振动参数用于表征触觉反馈的振动强度,且所述振动参数所表征的振动强度与操作位置和所述振动件之间的距离负相关;将所述振动参数输出给振动驱动集成电路IC,以使得所述振动驱动IC基于所述振动参数驱动振动件产生相应强度的振动。可选的,在所述确定与所述操作位置坐标对应的振动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操作位置坐标是否位于当前显示界面上显示的操作图标对应的坐标范围内;若确定结果为是,则确定所述操作位置坐标对应位置为需要进行触觉反馈的位置。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触觉反馈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坐标获取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有操作体对所述触控面板进行触控操作时,通过触控面板获取所述操作体的操作位置坐标;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操作位置坐标对应的振动参数,其中,所述振动参数用于表征触觉反馈的振动强度;输出单元,用于将所述振动参数输出给振动驱动集成电路IC,以使得所述振动驱动IC基于所述振动参数驱动所述振动件产生相应强度的振动。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触觉反馈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上述方面所述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及触觉反馈方法、装置和设备,该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其中形成有内部空间;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中设置有多个相互绝缘的触控电极;金属框,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金属框内侧,且所述金属框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至少一个振动件,所述至少一个振动件贴覆于所述金属框背离所述触控面板一侧的外表面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将触控显示面板的外框,即金属框设计为采用金属材料的外框,进而可以直接将振动件直接贴覆于金属框上,这样,就可以通过金属框来传递振动,也就是说,无需再另行设置振动片,进而再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显示装置的厚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觉反馈方法,根据操作位置与振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促使振动件产生不同强度的振动,振动强度与操作位置和振动件之间的距离负相关,也就是说,离振动件越远的位置振动件的振动强度越大,从而使得用户所感知到的触觉反馈强度较为均衡,提升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触觉反馈方案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侧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振动件分布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觉反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界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上圈层划分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觉反馈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觉反馈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应当理解,下面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注意的是,附图中各层厚度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并且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图1为现有技术中触觉反馈方案的示意图。其中,如图1所示,现有的触觉反馈方案一般是在背光模组101背面设置金属振动片102和振动件103,从而在需要进行触觉反馈时,通过振动件103产生振动,并通过金属振动片102传递振动,从而使得用户能够感知振动。振动件103一般是可以采用偏心马达或线性马达等机械方案,但是偏心马达或线性马达等机械方案的厚度本身较大,再加上振动片的厚度,使得显示装置厚度更为增大,而目前,对于显示装置的厚度,一般是要求尽可能的更薄,因此,如何在实现触觉反馈的前提下,减小显示装置的厚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此外,现有的触觉反馈方案中,振动件一般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中心位置,即该显示面板的所有位置的振动均由一个振动件来提供,但是显示面板上各位置到振动件的距离不一,使得在振动件附近的振感就比较强,而远离振动件的区域的振感就较弱,从而使得整个显示屏存在振动不均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触觉反馈方法、装置和设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附图中各部件的厚度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设计中存在的显示装置整体厚度较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请参见图2和图3所示,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侧面示意图。其中,该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其中形成有内部空间;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中设置有多个相互绝缘的触控电极;金属框,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金属框内侧,且所述金属框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至少一个振动件,所述至少一个振动件贴覆于所述金属框背离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一侧的外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其中形成有内部空间;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中设置有多个相互绝缘的触控电极;金属框,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金属框内侧,且所述金属框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至少一个振动件,所述至少一个振动件贴覆于所述金属框背离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一侧的外表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件包括致动件以及至少两个电极,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振动驱动IC;其中,所述振动驱动IC通过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与所述振动件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件采用压电陶瓷材料。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件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振动件贴覆于所述金属框外表面的中心。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件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振动件呈阵列分布于所述金属框外表面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模组;其中,所述金属框为所述背光模组的下铁框。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件的形状为圆形或者多边形。8.一种触觉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触控显示面板发送的操作位置坐标;根据所述操作位置坐标对应位置与所述振动件在所述触控显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俊博章玲玲刘冬周九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