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糙度轮廓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752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量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粗糙度轮廓仪。粗糙度轮廓仪,包括底座、垂直于底座的立柱,立柱上滑动连接有测量装置,底座上滑动连接有工作平台,底座上设置有导向槽,工作平台上设置有与导向槽滑动连接的导向凸起。能够有效地提高滑动精度、降低调节时的摩擦力、装配方便、便于检修和维护、在保证高精度的同时能够有效地节省加工成本等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粗糙度轮廓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量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粗糙度轮廓仪。
技术介绍
现有的机床设备庞大,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在车间安装机床时,由于车间地面平整度不高,机床放置在地面不平的位置上时,容易出现机床水平度差,当利用这种机床加工工件时,容易造成工件轴线偏移,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目前来调整机床水平状态的方式是在机床的边角处设置调整垫铁,利用调整垫铁来调整机床边角处的高度,使机床保持水平状态。但目前的调整垫铁的工作平台与导向斜面之间为面接触,不仅摩擦力较大,而且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限位,容易在调整过程中出现偏斜,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提高滑动精度、降低调节时的摩擦力、装配方便、便于检修和维护、在保证高精度的同时能够有效地节省加工成本的机床用调整垫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粗糙度轮廓仪,包括底座、垂直于底座的立柱,立柱上滑动连接有测量装置,底座上滑动连接有工作平台,底座上设置有导向槽,工作平台上设置有与导向槽滑动连接的导向凸起。作为优选,所述的导向槽内间隔设置有转辊,转辊的轴线方向垂直于导向凸起的滑动方向,导向槽的底面上位于任意相邻两个转辊之间设置有支撑轨,支撑轨的断面呈弧形,支撑轨与相邻的转辊相切,转辊的轴线处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两端通过转动轴承与导向槽的侧壁相连,导向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容纳腔,转动轴承位于容纳腔内,转动轴承下端与容纳腔下底面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导向槽的两个侧壁上卡接有导向块,导向块断面呈直角梯形,导向块的上表面与导向斜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导向块下表面为限位斜面,导向块靠近导向凸起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弧,两个限位弧的最小距离与导向凸起的宽度相配合。在导向槽的内部设置有转辊,转辊与轴线处的转轴转动连接,转轴两端设置转动轴承,转轴与转动轴承转动连接,即转动轴承保持静止,转轴和转辊均可相对转动,降低了转动摩擦力。当转辊在转动时,相邻两个转辊之间设置的支撑轨能够对转辊支撑,避免转辊变形,而且转辊和支撑辊外切,仅仅是线接触,降低了转辊转动的摩擦力。转动轴承设置在容纳腔内,在转动轴承下端与容纳腔下底面之间的减震弹簧能够对转动轴承支撑,当机床将重力作用在工作平台上时,减震弹簧能够对转动轴承缓冲,进而对转辊缓冲,避免转辊和转动轴承受压变形。在转动轴承、转辊、减震弹簧安装时,先将转辊套接在转轴上,再将转动轴承安装在转轴的两端,然后减震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转动轴承外壁上,将连接了减震弹簧的转辊垂直导向槽固定在相邻两个支撑轨之间并使转辊与两侧的支撑轨外切。然后再将导向块的限位斜面朝下卡接在导向槽的侧壁上,导向块压紧转动轴承并压缩减震弹簧,使导向槽的断面呈类三角形。利用导向块来确定导向槽截面的最终形状,使导向槽具有对导向凸起上下限位的功能,与此同时,能够便于转辊、转动轴承和减震弹簧的安装,降低装配难度,便于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在导向凸起沿着导向斜面滑动时,能够降低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降低操作难度,提高调解精度。作为优选,所述的工作平台下端面设置有与导向斜面接触的支撑条,支撑条平行于导向斜面的延伸方向设置,支撑条包括与导向斜面接触的接触部和与工作平台固定的固定部,接触部断面呈半圆形,接触部的弧形面与导向斜面接触,工作平台下端面设置有与固定部相配合的固定槽,固定槽断面呈上大下小的三角形,固定部形状与固定槽相配合,固定部远离接触部的一侧中部设置有断面呈三角形的缺口槽。工作平台下端面设置有支撑条,工作平台通过支撑条与导向斜面接触,支撑条的接触部断面呈半圆形,即接触部与导向斜面接触时为线接触,而且接触的线的延伸方向即为工作平台的滑动方向,降低了工作平台与导向斜面之间的摩擦力。与此同时,支撑条能够使工作平台与导向斜面间隔,当机床将自身重力传递到工作平台上时,支撑条能够对工作平台支撑,避免导向斜面受到过大的压力。工作平台下端面设置有与固定部相配合的固定槽,固定槽断面呈上大下小的三角形,固定部形状与固定槽相配合,固定部远离接触部的一侧中部设置有断面呈三角形的缺口槽,即缺口槽将固定部分割成左右两个部分,固定部在安装时,能够利用压力将固定部的缺口槽两侧的部分集中在一起,然后插入到固定槽内,插入到固定槽内后,固定部通过自身回弹力恢复原状,恢复原状后的固定部两端与固定槽侧壁贴合,固定槽的断面形状能够对固定部限位,避免支撑条与工作平台脱离,而且当机床将自身重力传递到工作平台上时,工作平台受压传递到接触部,固定部同时受到相对作用力充满整个固定槽,增大连接强度。当支撑条需要更换和清理时,只需将支撑条的接触部朝向远离工作平台的一侧拆卸时,固定槽能够对固定部限位,使限位部更加全面的与固定槽接触并相互之间产生压力,进一步增大了固定部与固定槽的连接强度。作为优选,所述的接触部中部沿着接触部的延伸方向设置有拉孔,拉孔处穿设有定位钢丝,定位钢丝由拉孔穿入再由弧形面穿出并缠绕若干圈。接触部中部沿着接触部的延伸方向设置拉孔,拉孔是通过拉孔工艺制作成型,拉孔处穿设定位钢丝,定位钢丝由拉孔穿入,穿出后再由弧形面缠绕若干圈,使拉孔内和弧形面外均缠绕定位钢丝。此时,当接触部与导向斜面接触时,定位钢丝能够位于线接触的接触线的侧面,对接触部限位,避免接触部倾斜,造成固定部在固定槽内受压变形导致断裂。作为优选,接触部与导向斜面的接触点两侧的定位钢丝的圈数相同。保证接触部与导向斜面线接触的接触线两侧的定位钢丝的圈数相同,即接触部在线接触的接触线两侧的部分受到的定位钢丝的支撑限位限位的外力均匀。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粗糙度轮廓仪具备下述优点:在工作平台上下滑动调节的过程中,导向槽能够对工作平台的滑动限位和导向,避免工作平台向两侧倾斜,造成机床滑移,而且利用导向凸起和导向槽接触,避免工作平台与导向斜面接触,减小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力,便于工作平台的移动。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导向槽处的剖视图;附图3是附图2的断面剖视图;附图4是支撑条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示说明:1-底座,2-立柱,3-测量装置,4-工作平台,13-导向槽,14-导向块,15-转辊,16-转轴,17-转动轴承,18-减震弹簧,19-支撑轨,20-导向凸起,21-支撑条,22-限位弧,23-固定槽,24-接触部,25-固定部,26-缺口槽,27-拉孔,28-定位钢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2、3、4所示,一种粗糙度轮廓仪,包括底座1、垂直于底座的立柱2,立柱上滑动连接有测量装置3,底座上滑动连接有工作平台4,底座上设置有导向槽13,工作平台上设置有与导向槽滑动连接的导向凸起20。导向槽内间隔设置有转辊15,转辊的轴线方向垂直于导向凸起的滑动方向,导向槽的底面上位于任意相邻两个转辊之间设置有支撑轨19,支撑轨的断面呈弧形,支撑轨与相邻的转辊相切,转辊的轴线处转动连接有转轴16,转轴的两端通过转动轴承17与导向槽的侧壁相连,导向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容纳腔,转动轴承位于容纳腔内,转动轴承下端与容纳腔下底面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18,导向槽的两个侧壁上卡接有导向块14,导向块断面呈直角梯形,导向块的上表面与导向斜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导向块下表面为限位斜面,导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粗糙度轮廓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垂直于底座的立柱,立柱上滑动连接有测量装置,底座上滑动连接有工作平台,底座上设置有导向槽,工作平台上设置有与导向槽滑动连接的导向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粗糙度轮廓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垂直于底座的立柱,立柱上滑动连接有测量装置,底座上滑动连接有工作平台,底座上设置有导向槽,工作平台上设置有与导向槽滑动连接的导向凸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糙度轮廓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槽内间隔设置有转辊,转辊的轴线方向垂直于导向凸起的滑动方向,导向槽的底面上位于任意相邻两个转辊之间设置有支撑轨,支撑轨的断面呈弧形,支撑轨与相邻的转辊相切,转辊的轴线处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两端通过转动轴承与导向槽的侧壁相连,导向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容纳腔,转动轴承位于容纳腔内,转动轴承下端与容纳腔下底面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导向槽的两个侧壁上卡接有导向块,导向块断面呈直角梯形,导向块的上表面与导向斜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导向块下表面为限位斜面,导向块靠近导向凸起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弧,两个限位弧的最小距离与导向凸起的宽度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糙度轮廓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平台下端面设置有与导向斜面接触的支撑条,支撑条平行于导向斜面的延伸方向设置,支撑条包括与导向斜面接触的接触部和与工作平台固定的固定部,接触部断面呈半圆形,接触部的弧形面与导向斜面接触,工作平台下端面设置有与固定部相配合的固定槽,固定槽断面呈上大下小的三角形,固定部形状与固定槽相配合,固定部远离接触部的一侧中部设置有断面呈三角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向磊冯娇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时代计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