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742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风扇,包括驱动电机、进风基座、第一风叶构件和管筒,其中:所述管筒内具有气流通道,且所述气流通道的进风口位于所述管筒的第一端、出风口位于所述管筒的第二端;所述进风基座安装在所述管筒的第一端,且所述进风基座上具有安装腔以及多个进气通道;所述驱动电机装设在所述安装腔中,所述第一风叶构件以与所述管筒同轴的方式装设在所述管筒的气流通道内并在所述驱动电机驱动下旋转;所述第一风叶构件包括带状扇叶,且所述带状扇叶以所述第一风叶构件的转轴为中心呈螺旋形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管筒和第一风叶构件,有利于增加风力接触面,提高送风效率和减小风力启动负载,散热效果好且可消除噪音,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风扇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风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送风效率高的便携式风扇。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专利技术了电风扇,由电动机驱动风叶使空气流动,在夏天的时候可以轻松方便的享受人造风的清凉;后期为进一步提高实用性,在电风扇中增加电池实现无源化,方便随身携带。目前,市面上可随身携带的无源化风扇种类多种多样,一般都是利用储能电池为驱动电机供电,再由驱动电机驱动普通扇叶构件旋转送风;通常为了提高消费者随身携带的方便性,都需要将普通扇叶构件以及其他部件进行体积缩减;但体积较小的普通扇叶构件的送风效率低,以致现有通过普通扇叶构件送风的便携式风扇无法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实用性较为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针对上述现有的便携式风扇送风效率低、散热效果不好以及实用性较为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便携式风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便携式风扇,包括驱动电机、进风基座、第一风叶构件和管筒,其中:所述管筒内具有气流通道,且所述气流通道的进风口位于所述管筒的第一端、出风口位于所述管筒的第二端;所述进风基座安装在所述管筒的第一端,且所述进风基座上具有安装腔以及多个分别与所述气流通道的进风口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驱动电机装设在所述安装腔中,所述第一风叶构件以与所述管筒同轴的方式装设在所述管筒的气流通道内并在所述驱动电机驱动下旋转;所述第一风叶构件包括带状扇叶,且所述带状扇叶以所述第一风叶构件的转轴为中心呈螺旋形分布。优选地,所述第一风叶构件的轴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风叶构件的径向尺寸;所述风扇还包括导风支架,且所述导风支架装设在所述管筒的出风口。优选地,所述第一风叶构件包括两条带状扇叶,每一所述带状扇叶沿所述第一风叶构件的转轴旋转的角度不小于90°,且在所述第一风叶构件的任一径向截面上,所述两条带状扇叶相隔180°。优选地,所述风扇还包括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管筒内的第二风叶构件,且所述第二风叶构件与所述第一风叶构件直接连接或通过一个轴承支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风叶构件上具有多个在同一扫风面内的扇叶。优选地,所述风扇包括两个第一风叶构件,且每一所述第一风叶构件直接连接、或者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风叶构件间接连接。优选地,所述导风支架、管筒和进风基座的外形都呈圆柱形并同轴连接,且所述管筒的直径小于所述导风支架和进风基座的直径。优选地,所述进风基座上的进气通道环绕所述安装腔设置,且每一所述进气通道的开口位于所述进风基座的侧面;所述管筒呈透明设置,且所述进风基座的顶部具有用于固定所述管筒的卡槽。优选地,所述便携式风扇还包括电机安装座、储能电池和控制模块,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固定在所述电机安装座上,所述储能电池和控制模块装设在所述安装腔中,且所述控制模块的边缘处具有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按钮;所述控制模块的外周套设有呈环形设置的开关套,所述开关套具有与所述按钮相对应的开关部;所述便携式风扇还具有基座封盖,所述基座封盖与所述开关套贴合连接并将所述控制模块、储能电源和驱动电机密封在所述安装腔中。优选地,所述基座封盖具有两根朝向所述安装腔凸起的定位柱,且所述定位柱的自由端连接贴合到所述进风基座底部;所述控制模块和电机安装座分别具有与每一所述定位柱对应的定位槽,且两根所述定位柱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储能电池的宽度。优选地,所述导风支架的底部具有用于与第一风叶构件活动连接的轴承,且所述导风板支架内具有圆筒形安装腔;所述导风支架的顶部的开口处设有导风板构件,所述导风板构件包括多个导风板,所述多个导风板拼接成一个半球并由所述导风板之间的间隙构成多个导风口;所述导风板构件以活动方式安装在所述导风支架的圆筒形安装腔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便携式风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具有带状扇叶的第一风叶构件,有利于增加风力接触面,提高送风效率且减小风力启动负载,稳定性高,且能够在占用较小空间体积的情况下输出更大的风量,散热效果好;并且,通过设置管筒并将第一风叶构件装设在管筒的气流通道中,可将产生的噪音反射或吸收,提高降噪效果,实用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风扇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风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风扇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风扇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风扇的结构示意图,该便携式风扇可应用于风扇
,特别是在需要具较好散热效果的携带式风扇中。结合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风扇包括驱动电机3、进风基座1、第一风叶构件21和管筒4,其中:管筒4内具有气流通道41,且气流通道41的进风口位于管筒4的第一端、出风口位于管筒4的第二端;进风基座1安装在管筒4的第一端,且进风基座1上具有安装腔111以及多个分别与气流通道41的进风口连通的进气通道112;驱动电机3装设在安装腔111中,第一风叶构件21以与管筒4同轴的方式装设在管筒4的气流通道内,并且在驱动电机3的驱动下旋转;第一风叶构件21包括带状扇叶211,且带状扇叶211以第一风叶构件21的转轴为中心呈螺旋形分布。上述便携式风扇通过设置具有带状扇叶211的第一风叶构件21,有利于增加风力接触面,提高送风效率且减小风力启动负载,可有效降低对启动风速的要求,提高稳定性,使得上述第一风叶构件21能够在占用较小空间体积的情况下,输出更大的风量,提高散热效果;此外,还通过设置管筒4并将第一风叶构件21装设在管筒4的气流通道41中,有利于将产生的噪音反射或吸收,提高降噪效果,并且管筒4可以将经第一风叶构件21排出的气体的动能转换为压力能,使第一风叶构件21中的气压低于管筒4外侧的气压(即管筒4的进风口处的气压),使气体不断循环流动,提高送风效率,实用性高。具体地,第一风叶构件21的轴向尺寸大于第一风叶构件21的径向尺寸,可提高第一风叶构件21扇叶的强度,使结构更加合理可靠。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便携式风扇还包括导风支架6,且导风支架6装设在管筒4的出风口处。从而通过由进风基座1、风叶构件2和导风支架6构成风扇的主体部分,使结构更加紧凑,集成度更高且体积小,方便随身携带;此外,上述管筒4还可保护第一风叶构件21,延长第一风叶构件21的使用寿命,也可避免人手触碰到第一风叶构件21,提高安全系数。特别地,第一风叶构件21包括两条带状扇叶211,每一带状扇叶211沿第一风叶构件21的转轴旋转的角度不小于90°,且在第一风叶构件21的任一径向截面上,两条带状扇叶211相隔180°,即每一带状扇叶211均匀螺旋分布在第一风叶构件21的转轴上,使第一风叶构件21受力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送风效率,且稳定性和可靠性更高。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风叶构件21可包括三条带状扇叶211,但这将会大大增加电机功率的损耗。结合图4、5所示,上述便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进风基座、第一风叶构件和管筒,其中:所述管筒内具有气流通道,且所述气流通道的进风口位于所述管筒的第一端、出风口位于所述管筒的第二端;所述进风基座安装在所述管筒的第一端,且所述进风基座上具有安装腔以及多个分别与所述气流通道的进风口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驱动电机装设在所述安装腔中,所述第一风叶构件以与所述管筒同轴的方式装设在所述管筒的气流通道内并在所述驱动电机驱动下旋转;所述第一风叶构件包括带状扇叶,且所述带状扇叶以所述第一风叶构件的转轴为中心呈螺旋形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进风基座、第一风叶构件和管筒,其中:所述管筒内具有气流通道,且所述气流通道的进风口位于所述管筒的第一端、出风口位于所述管筒的第二端;所述进风基座安装在所述管筒的第一端,且所述进风基座上具有安装腔以及多个分别与所述气流通道的进风口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驱动电机装设在所述安装腔中,所述第一风叶构件以与所述管筒同轴的方式装设在所述管筒的气流通道内并在所述驱动电机驱动下旋转;所述第一风叶构件包括带状扇叶,且所述带状扇叶以所述第一风叶构件的转轴为中心呈螺旋形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叶构件的轴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风叶构件的径向尺寸;所述风扇还包括导风支架,且所述导风支架装设在所述管筒的出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叶构件包括两条带状扇叶,每一所述带状扇叶沿所述第一风叶构件的转轴旋转的角度不小于90°,且在所述第一风叶构件的任一径向截面上,所述两条带状扇叶相隔180°。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便携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还包括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管筒内的第二风叶构件,且所述第二风叶构件与所述第一风叶构件直接连接或通过一个轴承支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风叶构件上具有多个在同一扫风面内的扇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两个第一风叶构件,且每一所述第一风叶构件直接连接、或者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风叶构件间接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支架、管筒和进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艾诺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