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质边坡新型生态防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岩质边坡新型生态防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尤其是一种涉及公路、铁路等开山修筑过程中形成自然条件下安全系数大于1,能够保持自身稳定的岩质边坡新型生态防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向中西部山区丘陵地区的推进,经常遇到开山修路从而形成大量的岩质边坡,裸露的岩石受大气、降雨及阳光等影响容易风化,从而会导致块石滚落和山体滑坡,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而且岩质边坡视觉单一易使司机产生视觉疲劳和不良情绪,同时裸露的岩质边坡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对生态造成较大破坏。传统的岩质边坡生态防护方法主要有锚杆混凝土框格梁法、鱼鳞坑客土法、客土喷播法、植生袋法、三维网格法、攀爬植物绿化等,这些传统的护坡形式存在施工工序复杂,成本高,部分防护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而且需要大量使用水泥、钢筋及土工合成材料,水泥、钢筋及土工合成材料的生产属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其生产过程会导致能源的耗费以及环境的污染,不符合国家节能降耗和生态公路建设的发展要求,为此,在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我们需寻找低碳环保的材料来替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质边坡新型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合土框格梁(4)、竹筋格网(7)、基质土(8)和植生土(9);所述的三合土框格梁(4)突出的设置于岩质边坡(1)上,并将岩质边坡(1)表面分隔为多个框体,所述的基质土(5)铺设于框体内作为最底层,所述的竹筋格网(7)平铺于整个岩质边坡上并嵌入至三合土框格梁(4)内,且竹筋格网处于基质土(5)内以固定基质土(5),所述的植生土(9)铺设于基质土(8)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质边坡新型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合土框格梁(4)、竹筋格网(7)、基质土(8)和植生土(9);所述的三合土框格梁(4)突出的设置于岩质边坡(1)上,并将岩质边坡(1)表面分隔为多个框体,所述的基质土(5)铺设于框体内作为最底层,所述的竹筋格网(7)平铺于整个岩质边坡上并嵌入至三合土框格梁(4)内,且竹筋格网处于基质土(5)内以固定基质土(5),所述的植生土(9)铺设于基质土(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新型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竹筋锚杆(2),所述的竹筋锚杆(2)一端设置于三合土框格梁(4)内,另一端固设于岩质边坡(1)的坡体的钻孔内,所述的钻孔内还填注有三合土灌浆体(3)以固定竹筋锚杆(2),所述的三合土灌浆体(3)和三合土框格梁(4)中的三合土由黏性土、熟石灰及天然细砂组成,质量比为1:3: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新型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长条状的竹片(5),所述的竹片设置于三合土框格梁(4)内,且在与竹筋锚杆(2)交接处通过竹藤捆绑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新型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覆垫层(10)和竹筋U型锚钉(12),所述的上覆垫层(10)覆盖于植生土(9)上,所述的竹筋U型锚钉(12)从上覆垫层(10)上插入至基质土(8)上中以固定上覆垫层(10),所述的上覆垫层是由长条状的竹片(5)将水稻杆或麦秆平铺捆扎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新型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管(6),所述的排水管(6)设置于三合土框格梁(4)内,并使三合土框格梁(4)分隔出的每个框体均至少连通相邻的一个框体或框体外部空间,排水管(6)是由竹节被打通的直径为5cm~6cm的竹筒加工制作而成,长度为12cm~15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新型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沟,所述的排水沟设置于岩质边坡(1)底部并沿边坡底部边缘延伸。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新型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竹筋锚杆(2)是将龄期不低于3年的毛竹加工成宽度为30mm~40mm,厚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河,尹鸿达,胡勇,李检保,曾霄,王观次,佘岳军,许可,易文伟,潘文,
申请(专利权)人:岳阳市公路桥梁基建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