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脊尾白虾科苏红1号分子鉴定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7310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动物种质保护和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脊尾白虾“科苏红1号”分子鉴定的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关联分析方法,开发了脊尾白虾“科苏红1号”新品种的2个特异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Ec53862‑167‑A/T和Ec53862‑181‑A/T,这两个标记均为A/T突变。这两个标记在“科苏红1号”个体中的基因型均为AA,而在普通脊尾白虾中均为TT或AT基因型。根据开发的这两个SNP标记,建立了通过SNP分型方法进行脊尾白虾“科苏红1号”新品种分子鉴定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脊尾白虾“科苏红1号”的分子鉴定和品种保护提供了技术手段,也为脊尾白虾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脊尾白虾科苏红1号分子鉴定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动物种质保护和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脊尾白虾“科苏红1号”新品种的分子鉴定方法。
技术介绍
脊尾白虾又名小白虾,绒虾,迎春虾,系温热带海区底栖虾类。脊尾白虾具有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和环境适应性广等优点,近几年来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养殖虾类品种。伴随着脊尾白虾养殖业的兴起,对于优质苗种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目前脊尾白虾主要的养殖种质均来自于野生捕捞,经过多年的养殖后种质退化严重,制约了脊尾白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脊尾白虾养殖产业急需性状优良的优良品种。人工选育是培育优良品种的有效途径,通过连续多代系统选育,能够显著提高目标性状,培育出性状优异的新品种。脊尾白虾“科苏红1号”是人工选育的脊尾白虾新品种,该品种2018年通过农业部审定,品种登记号为GS-01-004-2017。脊尾白虾“科苏红1号”新品种的特点是表皮和肌肉均为红色,且富含类胡萝卜素和虾青素,具有高营养、高附加值的优点,因此该品种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为保护品种权和广大养殖户、消费者的利益,需要建立起准确的品种鉴定方法,从而保障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脊尾白虾科苏红1号分子鉴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采用引物Ec53862F:CGACGACACATCAAAAATCGACA和Ec53862R:GTCTGTTTCACACTCAAGTCGAC扩增脊尾白虾基因组DNA序列并进行测序,获得SEQIDEc5386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根据测序结果对SEQIDEc53862序列167bp和181bp位置的SNP标记Ec53862‑167‑A/T和Ec53862‑181‑A/T进行分型,若两个标记的分型结果为AA纯合,则该脊尾白虾为“科苏红1号”新品种,若为AT杂合或者TT纯合,则为非“科苏红1号”的普通脊尾白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脊尾白虾科苏红1号分子鉴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采用引物Ec53862F:CGACGACACATCAAAAATCGACA和Ec53862R:GTCTGTTTCACACTCAAGTCGAC扩增脊尾白虾基因组DNA序列并进行测序,获得SEQIDEc5386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根据测序结果对SEQIDEc53862序列167bp和181bp位置的SNP标记Ec53862-167-A/T和Ec53862-181-A/T进行分型,若两个标记的分型结果为AA纯合,则该脊尾白虾为“科苏红1号”新品种,若为AT杂合或者TT纯合,则为非“科苏红1号”的普通脊尾白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鉴定脊尾白虾“科苏红1号”新品种的2个SNP标记Ec53862-167-A/T和Ec53862-181-A/T,该标记在脊尾白虾“科苏红1号”新品种中均为AA纯合,在普通脊尾白虾群体中为AT杂合或者TT纯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EQIDEc53862具有序列表中SEQIDNO.1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SEQIDEc53862的核苷酸序列如下:ATTAAGTGAAAAGGTTGCTTTTATATACCCATAGACTTGACGACGACACAT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富花于洋金月张成松相建海张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