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模具的顶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7030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模具的顶出装置,其结构包括模具底座、热合成防形变预紧装置、水道连接口、衔接插销柱、模具型芯,模具底座上表面与热合成防形变预紧装置下表面相贴合,水道连接口设有两个安装于热合成防形变预紧装置前端表面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冷缩气囊对温度进行监控,当温度逐渐降低时,会自行通电,使气泵启动对塑料工件进行推出,避免内部的塑件发生形变,且可在气泵启动工作时,对将密封圈进行锁紧,对锁紧力进行增加,避免塑料未能一次性顶出就回缩,导致塑件卡在型芯内部造成损坏。

A Ejection Device for Plastic Moul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jection device of a plastic mould, whose structure includes a mould base, a thermal synthesis deformation-proof pre-tightening device, a waterway connection port, a connecting pin column and a die cor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mould base is matched with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thermal synthesis deformation-proof pre-tightening device. The waterway connection port is provided with two installations in the thermal synthesis deformation-proof pre-tightening device. The front-end surface of the pre-tightening device has an integrated structure. The temperature can be monitored by a cold-shrinkable air bag. When the temperature gradually decreases, the air pump will electrify itself, so that the plastic workpiece can be pushed out by the start of the air pump, so as to avoid the deformation of the internal plastic parts, and the sealing ring can be locked when the air pump starts to work. The locking force is increased to prevent the plastic from retracting when it fails to eject at one time, which causes the plastic parts to be stuck in the core and cause dam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模具的顶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模具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塑料模具的顶出装置。
技术介绍
塑料成型是对一些乙烯等分子进行热解,后进行螺纹旋转输送到模具设有指定的型芯内进行冷却成型进行使用。但是,目前这种塑料模具的顶出装置存在如下缺点:1、该塑料模具的顶出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塑料工件在内部冷却成型时,处于遮蔽状态,在没有完全冷却没完成的时候合成分子未凝固,就将其进行顶出,导致内部的塑件发生形变。2、且由于塑料成型顶出时通过气泵作为动力源,当气压发生泄气时,推出动力不够,塑料未能一次性顶出就回缩,导致塑件卡在型芯内部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模具的顶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该塑料模具的顶出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塑料工件在内部冷却成型时,处于遮蔽状态,在没有完全冷却没完成的时候合成分子未凝固,就将其进行顶出,导致内部的塑件发生形变,且由于塑料成型顶出时通过气泵作为动力源,当气压发生泄气时,推出动力不够,塑料未能一次性顶出就回缩,导致塑件卡在型芯内部造成损坏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塑料模具的顶出装置,其结构包括模具底座、热合成防形变预紧装置、水道连接口、衔接插销柱、模具型芯,所述模具底座上表面与热合成防形变预紧装置下表面相贴合,所述水道连接口设有两个安装于热合成防形变预紧装置前端表面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衔接插销柱设有四个并且底部与衔接插销柱上表面相垂直,所述模具型芯下表面与热合成防形变预紧装置上表面相贴合,所述模具型芯下表面与模具底座上表面相平行并且两端通过热合成防形变预紧装置相连接,所述衔接插销柱通过热合成防形变预紧装置与模具底座相连接,所述热合成防形变预紧装置包括冷缩卸力通电装置、电力驱动装置、预紧密封防卡装置、推出下降缓冲装置、顶动脱模装置,所述冷缩卸力通电装置通过导线与电力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预紧密封防卡装置环绕安装于推出下降缓冲装置外侧,所述推出下降缓冲装置上表面与顶动脱模装置下表面相垂直并且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冷缩卸力通电装置嵌入安装于顶动脱模装置内侧表面,所述电力驱动装置安装于预紧密封防卡装置下方。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冷缩卸力通电装置包括冷缩卸力装置、弹力辅助通电装置,所述冷缩卸力装置下表面与弹力辅助通电装置上表面相贴合。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冷缩卸力装置包括导热板、固定贴合板、固定插销、内置外壳、固定座、冷缩气囊,所述固定贴合板设有两个安装于导热板左右两端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插销嵌入安装于固定贴合板表面,所述导热板通过固定贴合板与固定插销相连接,所述内置外壳嵌入安装于固定座内侧表面,所述内置外壳安装于导热板下方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冷缩气囊嵌入安装于固定座内侧,所述冷缩气囊通过固定座与内置外壳相连接,所述冷缩气囊下表面与弹力辅助通电装置上表面相贴合。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弹力辅助通电装置包括电极板、压缩弹簧、动态触点、静态触点、引脚线,所述电极板上表面与冷缩气囊下表面相贴合,所述压缩弹簧顶端与电极板下表面垂直焊接,所述动态触点设有两个安装于电极板左右两端,所述静态触点安装于动态触点上方,所述引脚线首端与电极板内侧相连接,所述动态触点通过电极板与引脚线相连接,所述动态触点通过电极板与压缩弹簧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电力驱动装置包括气泵底座、气泵、电源线、充气管道、密封贴合块,所述气泵底座上表面与气泵下表面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气泵表面设有电源线,所述充气管道首端外侧与气泵内侧相嵌套,所述密封贴合块内侧与充气管道末端相嵌套并且位于同一中心线。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预紧密封防卡装置包括连接外壳、衔接块、电磁杆、衔铁、导向轴、锁紧块、导轨、密封圈,所述衔接块设有两个安装于连接外壳内侧,所述衔接块右端与电磁杆左侧表面相连接,所述导向轴嵌入安装于衔铁表面,所述导向轴嵌入安装于导轨表面并且通过滑动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衔铁右侧设有锁紧块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导向轴穿插过衔铁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导向轴通过衔铁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锁紧块设有两个安装于密封圈上下两端,所述密封圈嵌入安装于连接外壳内侧并且位于同一中心线,所述导向轴通过衔铁与锁紧块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推出下降缓冲装置包括底板、推动杆、限位滑动块、密封限位滑槽、弹簧底座、缓冲弹簧,所述底板上方设有推动杆,所述限位滑动块设有两个安装于推动杆左右两端,所述限位滑动块嵌入安装于密封限位滑槽内侧并且通过滑动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弹簧底座嵌入安装于底板上表面,所述缓冲弹簧嵌入安装于弹簧底座内侧,所述推动杆通过限位滑动块与密封限位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底板通过弹簧底座与缓冲弹簧垂直焊接,所述推动杆外侧与密封限位滑槽内侧相嵌套,所述推动杆顶端与顶动脱模装置下表面相垂直并且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顶动脱模装置包括顶动推动板、顶动杆、内置贴合块、精度滚珠,所述顶动推动板下表面与推动杆顶端相垂直并且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顶动杆设有两个并且底端与顶动推动板上表面相垂直并且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顶动推动板上表面与内置贴合块下表面相平行并且两端通过顶动杆相连接,所述精度滚珠右侧表面与顶动杆外侧相贴合并且通过固定滚动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精度滚珠设有四个并且嵌入安装于内置贴合块内侧,所述内置贴合块通过精度滚珠与顶动杆相连接,所述顶动推动板通过顶动杆与精度滚珠相连接。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塑料模具的顶出装置,通过模具底座将装置与机械固定哈进行使用,将塑料进行注射到模具型芯表面上进气冷却成型,通过上方的温度越来越低会使导热板温度越来越低,便会使安装在内置外壳内部与固定座相连接的冷缩气囊回缩,使电极板失去下压受到压缩弹簧的反作用力带动两端的动态触点移动,使其与动态触点与静态触点触碰,便可使通过引脚线相连接的气泵启动将外界气体抽入充气管道在输送到底板上方的推动杆下方,使其推动杆与限位滑动块配合顺着密封限位滑槽向上移动,带动顶动推动板推出,便可让顶动杆顺着精度滚珠移动将塑件进行顶出,避免内部的塑件发生形变,顶动推动板回位时通过缓冲弹簧进行缓冲,在气泵启动的同时,使连接外壳内部通过衔接块相连接的电磁杆启动产生磁场,吸附右侧的衔铁,使其表面的导向轴顺着导轨滑动便可带动与衔铁一体化的锁紧块移动将密封圈进行夹紧,避免塑件卡在型芯内部造成损坏。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塑料模具的顶出装置,可通过冷缩气囊对温度进行监控,当温度逐渐降低时,会自行通电,使气泵启动对塑料工件进行推出,避免内部的塑件发生形变,且可在气泵启动工作时,对将密封圈进行锁紧,对锁紧力进行增加,避免塑料未能一次性顶出就回缩,导致塑件卡在型芯内部造成损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塑料模具的顶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热合成防形变预紧装置的结构平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热合成防形变预紧装置的详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冷缩卸力通电装置的结构平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冷缩卸力通电装置的详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预紧密封防卡装置的详细结构示意图。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模具的顶出装置,其结构包括模具底座(1)、热合成防形变预紧装置(2)、水道连接口(3)、衔接插销柱(4)、模具型芯(5),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底座(1)上表面与热合成防形变预紧装置(2)下表面相贴合,所述水道连接口(3)设有两个安装于热合成防形变预紧装置(2)前端表面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衔接插销柱(4)设有四个并且底部与衔接插销柱(4)上表面相垂直,所述模具型芯(5)下表面与热合成防形变预紧装置(2)上表面相贴合,所述模具型芯(5)下表面与模具底座(1)上表面相平行并且两端通过热合成防形变预紧装置(2)相连接,所述衔接插销柱(4)通过热合成防形变预紧装置(2)与模具底座(1)相连接;所述热合成防形变预紧装置(2)包括冷缩卸力通电装置(21)、电力驱动装置(22)、预紧密封防卡装置(23)、推出下降缓冲装置(24)、顶动脱模装置(25),所述冷缩卸力通电装置(21)通过导线与电力驱动装置(22)电连接,所述预紧密封防卡装置(23)环绕安装于推出下降缓冲装置(24)外侧,所述推出下降缓冲装置(24)上表面与顶动脱模装置(25)下表面相垂直并且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冷缩卸力通电装置(21)嵌入安装于顶动脱模装置(25)内侧表面,所述电力驱动装置(22)安装于预紧密封防卡装置(23)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模具的顶出装置,其结构包括模具底座(1)、热合成防形变预紧装置(2)、水道连接口(3)、衔接插销柱(4)、模具型芯(5),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底座(1)上表面与热合成防形变预紧装置(2)下表面相贴合,所述水道连接口(3)设有两个安装于热合成防形变预紧装置(2)前端表面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衔接插销柱(4)设有四个并且底部与衔接插销柱(4)上表面相垂直,所述模具型芯(5)下表面与热合成防形变预紧装置(2)上表面相贴合,所述模具型芯(5)下表面与模具底座(1)上表面相平行并且两端通过热合成防形变预紧装置(2)相连接,所述衔接插销柱(4)通过热合成防形变预紧装置(2)与模具底座(1)相连接;所述热合成防形变预紧装置(2)包括冷缩卸力通电装置(21)、电力驱动装置(22)、预紧密封防卡装置(23)、推出下降缓冲装置(24)、顶动脱模装置(25),所述冷缩卸力通电装置(21)通过导线与电力驱动装置(22)电连接,所述预紧密封防卡装置(23)环绕安装于推出下降缓冲装置(24)外侧,所述推出下降缓冲装置(24)上表面与顶动脱模装置(25)下表面相垂直并且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冷缩卸力通电装置(21)嵌入安装于顶动脱模装置(25)内侧表面,所述电力驱动装置(22)安装于预紧密封防卡装置(23)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模具的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缩卸力通电装置(21)包括冷缩卸力装置(211)、弹力辅助通电装置(212),所述冷缩卸力装置(211)下表面与弹力辅助通电装置(212)上表面相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模具的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缩卸力装置(211)包括导热板(2111)、固定贴合板(2112)、固定插销(2113)、内置外壳(2114)、固定座(2115)、冷缩气囊(2116),所述固定贴合板(2112)设有两个安装于导热板(2111)左右两端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插销(2113)嵌入安装于固定贴合板(2112)表面,所述导热板(2111)通过固定贴合板(2112)与固定插销(2113)相连接,所述内置外壳(2114)嵌入安装于固定座(2115)内侧表面,所述内置外壳(2114)安装于导热板(2111)下方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冷缩气囊(2116)嵌入安装于固定座(2115)内侧,所述冷缩气囊(2116)通过固定座(2115)与内置外壳(2114)相连接,所述冷缩气囊(2116)下表面与弹力辅助通电装置(212)上表面相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塑料模具的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辅助通电装置(212)包括电极板(2121)、压缩弹簧(2122)、动态触点(2123)、静态触点(2124)、引脚线(2125),所述电极板(2121)上表面与冷缩气囊(2116)下表面相贴合,所述压缩弹簧(2122)顶端与电极板(2121)下表面垂直焊接,所述动态触点(2123)设有两个安装于电极板(2121)左右两端,所述静态触点(2124)安装于动态触点(2123)上方,所述引脚线(2125)首端与电极板(2121)内侧相连接,所述动态触点(2123)通过电极板(2121)与引脚线(2125)相连接,所述动态触点(2123)通过电极板(2121)与压缩弹簧(2122)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模具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助奎谢彬彬高金萍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泉港区新联鑫通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