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弹层及防弹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63935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弹层及防弹服,涉及防护装备的技术领域,防弹层包括缓冲层和软体层;缓冲层与软体层叠加设置,形成了梯度结构;当弹丸或弹片射入防弹层时,梯度结构的设置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对弹丸或弹片起到缓冲的作用。使用者穿着这种防弹层时,令软体层贴住身体,这样能够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因此,这种设置方式,能够在具备良好防弹效果的情况下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Bulletproof layer and sui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ullet-proof layer and a bullet-proof suit,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rotective equipment. The bullet-proof layer includes a buffer layer and a software layer; the buffer layer is superimposed with the software layer to form a gradient structure; when the bullet or shrapnel is fired into the bullet-proof layer, the gradient structure can play a buffer role more effectively to the bullet or shrapnel. When the user wears the bullet-proof layer, the software layer is close to the body, which can increase the user's comfort. Therefore, this setting method can improve the comfort of users with good bullet-proof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弹层及防弹服
本技术涉及防护装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弹层及防弹服。
技术介绍
防弹服是用于使人体躯干免受弹丸或弹片伤害的一种单兵防护军服,对人体的胸部及腹部有良好的防护作用。使用者穿着防弹服后,能够显著地减少战地死亡率和负伤率。目前,由于碳纳米材料强度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使用碳纳米材料来制作防弹服的方法。但是,这种设置方式需采用多层碳纳米材料叠加制作防弹服,以保证防弹效果,而多层碳纳米材料叠加制作的防弹服硬度非常大,影响了使用者穿着的舒适性。所以,这种防弹服无法同时具备良好的防弹性能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弹层,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弹服无法同时具备良好的防弹性能和舒适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防弹层,包括缓冲层和软体层;缓冲层与软体层叠加设置;缓冲层包括碳纳米管膜层,软体层材质为炭气凝胶。进一步的,碳纳米管膜层包括多个碳纳米管膜单元层;多个碳纳米管膜单元层依次叠加设置,且固定连接。进一步的,碳纳米管膜单元层内填充有石墨烯。进一步的,每个碳纳米管膜单元层为横向碳纳米管膜单元层、纵向碳纳米管膜单元层及斜向碳纳米管膜单元层中的一种。进一步的,碳纳米管膜层中至少包括横向碳纳米管膜单元层、纵向碳纳米管膜单元层及斜向碳纳米管膜单元层中的任意两种。进一步的,缓冲层与软体层之间有缝隙。进一步的,缓冲层还包括紧密层;紧密层与碳纳米管膜层叠加设置;紧密层材质为芳纶或聚乙烯。进一步的,缓冲层还包括连接层;碳纳米管膜层与连接层叠加设置;连接层材质为炭气凝胶。进一步的,缓冲层还包括紧密层和连接层;紧密层、碳纳米管膜层和连接层叠加设置;紧密层材质为芳纶或聚乙烯,连接层材质为炭气凝胶。进一步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防弹服,防弹服包括衣套和防弹层;防弹层设置在衣套内部,且软体层设置在靠近人体的一侧。本技术提供的防弹层,碳纳米材料强度高,有利于阻挡弹丸或弹片;炭气凝胶韧性高且吸能性强,将其与碳纳米膜管层叠加设置,形成了梯度结构;当弹丸或弹片射入防弹层时,梯度结构的设置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对弹丸或弹片的冲击能量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又减少了碳纳米管膜层的使用量,节约了成本。使用者穿着这种防弹层时,将软体层贴住身体,由于炭气凝胶具有较好的柔软度,能够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因此,这种设置方式,能够在具备良好防弹效果的情况下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弹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碳纳米管膜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缓冲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缓冲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再一实施例提供的缓冲层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弹服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防弹层;2-缓冲层;3-软体层;4-碳纳米管膜层;5-碳纳米管膜单元层;6-紧密层;7-连接层;8-衣套;501-横向碳纳米管膜单元层;502-纵向碳纳米管膜单元层;503-斜向碳纳米管膜单元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纵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弹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弹层1,包括缓冲层2和软体层3。缓冲层2与软体层3叠加设置;缓冲层2包括碳纳米管膜层4,软体层3材质为炭气凝胶。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弹层1,碳纳米材料强度高,有利于阻挡弹丸或弹片;炭气凝胶韧性高且吸能性强,将其与碳纳米膜管层叠加设置,形成了梯度结构;当弹丸或弹片射入防弹层1时,梯度结构的设置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对弹丸或弹片的冲击能量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又减少了碳纳米管膜层4的使用量,节约了成本。使用者穿着这种防弹层1时,将软体层3贴住身体,由于炭气凝胶具有较好的柔软度,能够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因此,这种设置方式,能够在具备良好防弹效果的情况下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碳纳米管膜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碳纳米管膜层4包括多个碳纳米管膜单元层5;多个碳纳米管膜单元层5依次叠加设置,且固定连接。其中,多个碳纳米管膜单元层5固定连接,目的是令碳纳米管膜层4结构更加紧凑,进一步增强缓冲层2的防弹性能。本实施例中,多个碳纳米管膜单元层5依次叠加的设置方式,目的是防止弹丸或弹片击穿碳纳米管膜层4,提高防弹层1的防弹性能。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碳纳米管膜单元层5内填充有石墨烯。石墨烯强度高,同时还具有很好的韧性。本实施例中,操作者将石墨烯填充入碳纳米管膜单元层5中,目的是增加碳纳米管膜单元层5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缓冲层2的防弹性能。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每个碳纳米管膜单元层5为横向碳纳米管膜单元层501、纵向碳纳米管膜单元层502及斜向碳纳米管膜单元层503中的一种。进一步的,碳纳米管膜层4中至少包括横向碳纳米管膜单元层501、纵向碳纳米管膜单元层502及斜向碳纳米管膜单元层503中的任意两种。其中,横向碳纳米管膜单元层501中的纤维取向呈横向,纵向碳纳米管膜单元层502中的纤维取向呈纵向,斜向碳纳米管膜单元层503中的纤维取向呈斜向。较佳的,碳纳米管膜层4中包括横向碳纳米管膜单元层501、纵向碳纳米管膜单元层502及斜向碳纳米管膜单元层503;当弹丸或弹片射入碳纳米管膜层4时,这种设置方式能够更好地防止子弹穿过碳纳米管膜中的纤维,进一步增加纤维断裂的概率,从而更加有效地对弹丸或弹片的冲击能量起到缓冲的作用,以提高缓冲层2的防弹性能。本实施例中,碳纳米管膜层4中至少包括横向碳纳米管膜单元层501、纵向碳纳米管膜单元层502及斜向碳纳米管膜单元层503中的任意两种碳纳米管膜单元层5,且多个碳纳米管膜单元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弹层,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层和软体层;所述缓冲层与所述软体层叠加设置;所述缓冲层包括碳纳米管膜层,所述软体层材质为炭气凝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弹层,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层和软体层;所述缓冲层与所述软体层叠加设置;所述缓冲层包括碳纳米管膜层,所述软体层材质为炭气凝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弹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膜层包括多个碳纳米管膜单元层;多个所述碳纳米管膜单元层依次叠加设置,且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弹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膜单元层内填充有石墨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弹层,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碳纳米管膜单元层为横向碳纳米管膜单元层、纵向碳纳米管膜单元层及斜向碳纳米管膜单元层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弹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膜层中至少包括横向碳纳米管膜单元层、纵向碳纳米管膜单元层及斜向碳纳米管膜单元层中的任意两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英斯瑞德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