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下50℃环境下太阳能集热装置免温差循环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6368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零下50℃环境下太阳能集热装置免温差循环系统,它包括集热器(1)、水箱(2)、油箱(3)以及埋于房体(4)中的暗管(5),所述房体(4)内设置有室内温度传感器,所述水箱(2)内设置有盘管(7),盘管(7)的两端口均伸出于水箱(2)外部,油箱(3)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出油口和进油口,进油口与盘管(7)的一端口之间连接有电磁阀I(8),出油口处连接有导热油循环泵(9),导热油循环泵(9)的出口经进油管(10)与集热器(1)的入口端连接,集热器(1)的出口端经回油管(11)与盘管(7)的另一端口法兰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节省能耗、防止管道冻结、使用成本低。

A Temperature-Free Differential Circulation System for Solar Energy Collector in the Environment of 50_C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mperature-free differential circulation system of solar collector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minus 50 (?) C, which comprises a collector (1), a water tank (2), an oil tank (3) and a dark tube (5) embedded in a room (4). The room (4) is provided with an indoor temperature sensor, the water tank (2) is provided with a coil (7), and both ends of the coil (7) are extended out of the water tank (2). ) Outside, the left and right side walls of the tank (3)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n oil outlet and an oil inlet. The oil inlet and one end of the coil (7) are connected with a solenoid valve I (8), the oil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a heat conducting oil circulating pump (9), the outlet of the heat conducting oil circulating pump (9)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end of the collector (1), and the outlet end of the collector (1) is connected with the oil return pipe (11). Flange connection of another port of coil (7).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energy saving, pipeline freezing prevention and low us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下50℃环境下太阳能集热装置免温差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室内供暖的
,特别是一种零下50℃环境下太阳能集热装置免温差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在北方地区由于气候的原因在冬季需要供暖,目前采用主要的供暖方式为水加热方式和电加热方式,其中水加热方式是指将水通过热水器加热后,通入到埋设于位于墙体内的暗管中,从而使房间温暖。电加热方式是指向位于地板下方的发热电缆中通入电流,发热电缆得电后发出热量,从而使房间升温,此外热水器需要燃气才能加热水,存在使用成本高的缺陷。通过水加热方式供暖存在以下缺陷:北方冬季寒冷,水流经管道时,容易冻结在管道内,造成管道堵塞,导致加热后的温水难以到达暗管中,达不到很好的升温效果。而电加热方式存在以下缺陷:室内温度已经达到18℃以上,而发热电缆仍然处于工作状态,这无疑是浪费了电能,增大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替代了原有的电加热方式,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节省能耗、防止管道冻结、使用成本低的零下50℃环境下太阳能集热装置免温差循环系统。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零下50℃环境下太阳能集热装置免温差循环系统,它包括PLC控制器、集热器、水箱、油箱以及埋于房体中的暗管,所述房体内设置有室内温度传感器,所述水箱内设置有盘管,盘管的两端口均伸出于水箱外部,盘管的外表面上且沿其长度方向焊接有多根散热齿,油箱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出油口和进油口,进油口与盘管的一端口之间连接有电磁阀I,出油口处连接有导热油循环泵,导热油循环泵的出口经进油管与集热器的入口端连接,集热器的出口端经回油管与盘管的另一端口法兰连接;所述水箱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和回水口,回水口处连接有电磁阀II,电磁阀II与暗管的一端连接,出水口处顺次连接有电磁阀III和循环增压水泵,循环增压水泵的出口与暗管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水管;所述集热器的真空管上贴有集热器温度传感器,水箱的内侧壁上水箱温度传感器,油箱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油箱温度传感器,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集热器温度传感器、水箱温度传感器、油箱温度传感器的输出接口均与PLC控制器的输入接口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导热油循环泵和循环增压水泵的输入接口均与PLC控制器的输出接口经信号线连接,所述电磁阀I、电磁阀II和电磁阀III的输入接口均与PLC控制器的输出接口经信号线连接。该系统还包括辅助加热系统,所述辅助加热系统包括辅助加热循环泵、加热装置和截止阀,截止阀的一端与水箱连通,另一端与加热装置连接,加热装置的另一端与辅助加热循环泵的入口端连接,辅助加热循环泵的出口端与水箱连通,所述辅助加热循环泵的输入接口与PLC控制器的输出接口经信号线连接。该系统还包括补水箱,补水箱的底部连接有电磁阀IV,电磁阀IV连通补水箱和水箱。所述水箱的侧壁上且位于其下端部开设有排污口。所述进油管与集热器内部的真空管的一端连接,回油管与集热器内部的真空管的另一端连接。相邻两根散热齿之间的间距相等。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节省能耗、防止管道冻结、使用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集热器,2-水箱,3-油箱,4-房体,5-暗管,7-盘管,8-电磁阀I,9-导热油循环泵,10-进油管,11-回油管,12-电磁阀II,13-电磁阀III,14-循环增压水泵,15-水管,16-辅助加热循环泵,17-加热装置,18-截止阀,19-补水箱,20-电磁阀IV,21-散热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一种零下50℃环境下太阳能集热装置免温差循环系统,它包括PLC控制器、集热器1、水箱2、油箱3以及埋于房体4中的暗管5,所述房体4内设置有室内温度传感器,所述水箱2内设置有盘管7,盘管7的两端口均伸出于水箱2外部,盘管7的外表面上且沿其长度方向焊接有多根散热齿21,相邻两根散热齿21之间的间距相等,当盘管7被导热油加热后,散热齿21能够增大与水箱2内水的接触面积,从而实现在短时间内将水箱2内的水加热,具有换热效率高的特点,所述油箱3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出油口和进油口,进油口与盘管7的一端口之间连接有电磁阀I8,出油口处连接有导热油循环泵9,导热油循环泵9的出口经进油管10与集热器1的入口端连接,集热器1的出口端经回油管11与盘管7的另一端口法兰连接;所述水箱2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和回水口,回水口处连接有电磁阀II12,电磁阀II12与暗管5的一端连接,出水口处顺次连接有电磁阀III13和循环增压水泵14,循环增压水泵14的出口与暗管5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水管15;所述集热器1的真空管上贴有集热器温度传感器,水箱2的内侧壁上水箱温度传感器,油箱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油箱温度传感器,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集热器温度传感器、水箱温度传感器、油箱温度传感器的输出接口均与PLC控制器的输入接口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导热油循环泵9和循环增压水泵14的输入接口均与PLC控制器的输出接口经信号线连接,所述电磁阀I8、电磁阀II12和电磁阀III13的输入接口均与PLC控制器的输出接口经信号线连接。该系统还包括辅助加热系统,所述辅助加热系统包括辅助加热循环泵16、加热装置17和截止阀18,截止阀18的一端与水箱2连通,另一端与加热装置17连接,加热装置17的另一端与辅助加热循环泵16的入口端连接,辅助加热循环泵16的出口端与水箱2连通,所述辅助加热循环泵16的输入接口与PLC控制器的输出接口经信号线连接。该系统还包括补水箱19,补水箱19的底部连接有电磁阀IV20,电磁阀IV20连通补水箱19和水箱2,当观察到水箱2内缺水时,只需经PLC控制器控制电磁阀IV20启动,补水箱19内的水经电磁阀IV20流入水箱2中。所述水箱2的侧壁上且位于其下端部开设有排污口。所述进油管10与集热器1内部的真空管的一端连接,回油管11与集热器1内部的真空管的另一端连接。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将集热器1、水箱2和水管15均安装于户外,在白天日照期,集热器1把太阳光收集起来并转换成热能,热能加热集热器1内的真空管,当集热器温度传感器上温度大于油箱3内导热油温度时,且温差大于20℃时,PLC控制器控制导热油循环泵9和电磁阀I8,导热油循环泵9将油箱3内的导热油抽出,导热油依次经导热油循环泵9、进油管10、集热器1内真空管、回油管11、盘管7的一端口、盘管7、盘管7的另一端口最后回流到油箱3中,其中在导热油流经真空管时,导热油与真空管发生热交换,从而使导热油温度升高,导热油进入盘管7后加热盘管7,进一步加热水箱2内的水,从而使水温度升高;由于导热油为在-50℃低温环境下不会冻结,无须多余的温差循环系统,极大简化了该系统的结构。当室内温度传感器监测到房体4内温度低于18℃时,室内温度传感器发出电信号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循环增压水泵14、电磁阀II12和电磁阀III13打开,循环增压水泵14将水箱2的热水抽出,热水依次经电磁阀III13、循环增压水泵14、暗管5、电磁阀II12最后返回到水箱2中,其中在热水进入暗管5时,热水加热暗管5,热管使墙体受热,进一步使房体4内温度升高,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零下50℃环境下太阳能集热装置免温差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PLC控制器、集热器(1)、水箱(2)、油箱(3)以及埋于房体(4)中的暗管(5),所述房体(4)内设置有室内温度传感器,所述水箱(2)内设置有盘管(7),盘管(7)的两端口均伸出于水箱(2)外部,盘管(7)的外表面上且沿其长度方向焊接有多根散热齿(21),油箱(3)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出油口和进油口,进油口与盘管(7)的一端口之间连接有电磁阀I(8),出油口处连接有导热油循环泵(9),导热油循环泵(9)的出口经进油管(10)与集热器(1)的入口端连接,集热器(1)的出口端经回油管(11)与盘管(7)的另一端口法兰连接;所述水箱(2)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和回水口,回水口处连接有电磁阀II(12),电磁阀II(12)与暗管(5)的一端连接,出水口处顺次连接有电磁阀III(13)和循环增压水泵(14),循环增压水泵(14)的出口与暗管(5)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水管(15);所述集热器(1)的真空管上贴有集热器温度传感器,水箱(2)的内侧壁上水箱温度传感器,油箱(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油箱温度传感器,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集热器温度传感器、水箱温度传感器、油箱温度传感器的输出接口均与PLC控制器的输入接口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导热油循环泵(9)和循环增压水泵(14)的输入接口均与PLC控制器的输出接口经信号线连接,所述电磁阀I(8)、电磁阀II(12)和电磁阀III(13)的输入接口均与PLC控制器的输出接口经信号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下50℃环境下太阳能集热装置免温差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PLC控制器、集热器(1)、水箱(2)、油箱(3)以及埋于房体(4)中的暗管(5),所述房体(4)内设置有室内温度传感器,所述水箱(2)内设置有盘管(7),盘管(7)的两端口均伸出于水箱(2)外部,盘管(7)的外表面上且沿其长度方向焊接有多根散热齿(21),油箱(3)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出油口和进油口,进油口与盘管(7)的一端口之间连接有电磁阀I(8),出油口处连接有导热油循环泵(9),导热油循环泵(9)的出口经进油管(10)与集热器(1)的入口端连接,集热器(1)的出口端经回油管(11)与盘管(7)的另一端口法兰连接;所述水箱(2)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和回水口,回水口处连接有电磁阀II(12),电磁阀II(12)与暗管(5)的一端连接,出水口处顺次连接有电磁阀III(13)和循环增压水泵(14),循环增压水泵(14)的出口与暗管(5)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水管(15);所述集热器(1)的真空管上贴有集热器温度传感器,水箱(2)的内侧壁上水箱温度传感器,油箱(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油箱温度传感器,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集热器温度传感器、水箱温度传感器、油箱温度传感器的输出接口均与PLC控制器的输入接口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导热油循环泵(9)和循环增压水泵(14)的输入接口均与PLC控制器的输出接口经信号线连接,所述电磁阀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逸锋
申请(专利权)人:柳梧新区库阳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