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电能表的用户负荷辨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运营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电能表的用户负荷辨识方法。
技术介绍
不同于电话详单能够提供用户详细的消费流水,电费账单仅能提供月抄表度数,使得用户难以发现用电行为中是否有不必要的耗电。如果能够构建用户用电负荷的详单,则能够帮助用户发现不合理的用电行为和效率较低的电器设备。比如某个电器耗电量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则需要考虑该电器是否已老化,效率降低,需要更换新的电器。电器长时间待机消耗的电能一直不受用户重视,而通过详单可以有效的展示电器待机所消耗的电能,有助于提高用户对电器待机的重视程度,达到督促用户减少待机电器的行为。负荷详单还能够帮助负荷耗电缺乏认识的用户建立负荷的耗电特点,从而能够合理规划负荷使用,节省电费的同时,节省电能。中国专利CN105305437B,公开日2017年12月29日,一种电力负荷三重可信度匹配辨识方法,其能够可靠地辨识出电力用户的各类用电设备的功率消耗占比和设备启停时间等信息,用于辅助电力用户和电力公司的用电规划和管理。包含如下步骤:S1:采集用电负荷数据,建立用电负荷的不同粒度电力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智能电能表的用户负荷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智能电能表以周期t采集用户历史用电电流信息,建立用户的用电电流曲线;B)提取用电电流曲线在设定时长ΔT内电流上升量大于设定阈值ΔI的上升曲线片段,构成第一片段集合;C)依次选取第一片段集合内的元素,被选取的上升曲线片段在ΔT时间内电流上升量记为Δi,在其后时长T内的曲线中,尝试寻找电流下降量与Δi相等的用电电流下降片段,所述用电电流下降片段的持续时间为Δ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电能表的用户负荷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智能电能表以周期t采集用户历史用电电流信息,建立用户的用电电流曲线;B)提取用电电流曲线在设定时长ΔT内电流上升量大于设定阈值ΔI的上升曲线片段,构成第一片段集合;C)依次选取第一片段集合内的元素,被选取的上升曲线片段在ΔT时间内电流上升量记为Δi,在其后时长T内的曲线中,尝试寻找电流下降量与Δi相等的用电电流下降片段,所述用电电流下降片段的持续时间为ΔTe,ΔTe<ΔT;D)若找到电流下降量与Δi相等的用电电流下降片段,则建立新的用户负荷记录,被选取的上升曲线片段的电流上升开始时间,与对应的用电电流下降片段电流下降结束时间的时间区间为该用户负荷记录的持续时间,Δi与所述工作时间区间的时间长度和入户等效直流电压的积作为该用户负荷记录的电量消耗,以负荷记录的Δi与入户等效直流电压的积作为用户负荷记录的功率和标记名,并返回步骤C继续执行,若未找到电流下降量与Δi相等的用电电流下降片段,则直接范围步骤C继续执行,直到遍历第一片段集合;E)获得用户负荷记录表,通过可视终端将用户负荷记录表按标记名分组后展示给用户,由用户根据用户负荷记录的持续时间以及功率,合并同一个电器的负荷记录,获得第一负荷辨识表;F)将步骤A获得的用电电流曲线按时间长度ΔP划分为片段,提取片段的特征,将具有同一特征的片段数量超过设定阈值N的片段划为同组展示给用户,由用户根据片段起止时间以及实际用电情况进行标记和关联,获得第二负荷辨识表;G)智能电能表以周期t采集用户实时用电电流,在一天结束时,建立用户本天的用电电流曲线,使用第一负荷辨识表以及第二负荷辨识表匹配用户本天的用电电流曲线,未被第一负荷辨识表匹配的用电量均列入未识别用电量,获得用户本天负荷辨识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电能表的用户负荷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F中提取片段的特征前,对片段进行筛选,所述筛选的方法为:获得用电曲线片段起始点与结束点电流差值的绝对值ΔI,获得用电曲线片段上任意点的切线斜率的最大值ΔKImax,若ΔI以及ΔKImax均分别超过设定阈值,则将该用电曲线片段保留,将其余用电曲线片段筛除。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电能表的用户负荷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提取片段特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艳红,胡斌,杨继革,严俊,江婷,卢昕耀,王晓东,雷芳,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衢州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