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用进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5753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用进料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缘开凿有穿孔,两侧支架相对平行设置,两个轴承座通过螺钉分别连接支架上,转盘的外表面通过螺钉连接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上边沿具有向外弯折的上限位挡沿,限位板的下边沿具有向外弯折的下限位挡沿,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压板的下表面,活动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上限位挡沿与下限位挡沿的中部,位于上限位挡沿下方的活动杆上焊接有挡块,同时挡块的两侧壁均开凿有螺孔,挡块与下限位挡沿之间的活动杆上套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卡接结构实现了宽度不同转盘的替换,也可将转盘沿转柱调整至合适的位置,方便进料,保证了上料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机用进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3D打印
,具体是一种3D打印机用进料机构。
技术介绍
3D打印机又称三维打印机(3DP),是一种累积制造技术,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打印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现阶段三维打印机被用来制造产品。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机的原理是把数据和原料放进3D打印机中,机器会按照程序把产品一层层造出来。现有的3D打印机一般是通过打印头上的挤出机将料丝(打印原料)送丝、加热变软,同时打印头运行到合适位置,打印头吐出的料丝凝固成形,成为作品。一般来讲,料丝都片盘绕在进料机构的旋转盘上,旋转盘沿着一个轴旋转盘进行上料,不能将转盘调整至合适的位置,影响进料时的稳定性,从而导致成品打印质量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机用进料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机用进料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缘开凿有穿孔,两侧支架相对平行设置,两个轴承座通过螺钉分别连接支架上,且两个轴承座同轴设置,转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机用进料机构,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缘开凿有穿孔,两侧支架(1)相对平行设置,两个轴承座(2)通过螺钉分别连接支架(1)上,且两个轴承座(2)同轴设置,转柱(3)的两端均固定安装在轴承座(2)中,且转柱(3)上开凿有多个等间排布的穿孔(6),转盘(4)的外表面通过螺钉连接有限位板(10),且限位板(10)的上边沿具有向外弯折的上限位挡沿(14),限位板(10)的下边沿具有向外弯折的下限位挡沿(15),活动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压板(5)的下表面,活动杆(9)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上限位挡沿(14)与下限位挡沿(15)的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用进料机构,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缘开凿有穿孔,两侧支架(1)相对平行设置,两个轴承座(2)通过螺钉分别连接支架(1)上,且两个轴承座(2)同轴设置,转柱(3)的两端均固定安装在轴承座(2)中,且转柱(3)上开凿有多个等间排布的穿孔(6),转盘(4)的外表面通过螺钉连接有限位板(10),且限位板(10)的上边沿具有向外弯折的上限位挡沿(14),限位板(10)的下边沿具有向外弯折的下限位挡沿(15),活动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压板(5)的下表面,活动杆(9)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上限位挡沿(14)与下限位挡沿(15)的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用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挡沿(14)下方的活动杆(9)上焊接有挡块(8),挡块(8)相对活动杆(9)向外突出,且挡块(8)滑动接触限位板(10)的内底壁,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丽娟慕天恒李芳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拓普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