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内圈滚道磨床上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5581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内圈滚道磨床上下料机构,主要包括送料臂等,送料臂出口连接上下料转盘圆周上的轴承内圈工位A,上下料转盘圆周上还排列有轴承内圈工位B、轴承内圈工位C和轴承内圈工位E,轴承内圈工位C连接机械手上的轴承内圈工位D,轴承内圈工位D旁设置砂轮,轴承内圈工位E连接卸料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下料转盘的结构设计,可以使上下料转盘适用于两种乃至多种规格的轴承磨削,提高了工装的通用性,减少了工装更换频次;充分利用了转盘结构,将上下料中的轴承内圈隔开,减少了上下料过程中产生的磕碰伤,提高了产品质量;缩短了待料时间,提高了滚道磨床的磨削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内圈滚道磨床上下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轴承制造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内圈滚道磨床上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生产方式下轴承内圈滚道的磨削都是手工上下料,存在着效率低下,危险系数高的问题,从而导致生产力低下,工人容易受伤致残,十分需要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轴承内圈滚道磨床上下料机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轴承内圈滚道磨床上下料机构,主要包括送料臂、轴承内圈工位A、上下料转盘、轴承内圈工位B、砂轮、轴承内圈工位C、轴承内圈工位D、机械手、轴承内圈工位E、卸料臂、电气控制系统,送料臂出口连接上下料转盘圆周上的轴承内圈工位A,上下料转盘圆周上还排列有轴承内圈工位B、轴承内圈工位C和轴承内圈工位E,通过机械手可将轴承内圈工位C的轴承内圈移至轴承内圈工位D,轴承内圈工位D旁设置砂轮与其呈磨削配合,轴承内圈工位E连接卸料臂。所述上下料转盘上间隔设置二组轴承内圈工位A、轴承内圈工位B、轴承内圈工位C和轴承内圈工位E,每组工位的大小不同以适应不同的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内圈工位A、轴承内圈工位B、轴承内圈工位C和轴承内圈工位E之间依次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内圈滚道磨床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送料臂(1)、轴承内圈工位A(2)、上下料转盘(3)、轴承内圈工位B(4)、砂轮(5)、轴承内圈工位C(6)、轴承内圈工位D(7)、机械手(8)、轴承内圈工位E(9)、卸料臂(10)、电气控制系统,送料臂(1)出口连接上下料转盘(3)圆周上的轴承内圈工位A(2),上下料转盘(3)圆周上还排列有轴承内圈工位B(4)、轴承内圈工位C(6)和轴承内圈工位E(9),通过机械手(8)可将轴承内圈工位C(6)上的轴承内圈移至轴承内圈工位D(7),轴承内圈工位D(7)旁设置砂轮(5)与其呈磨削配合,轴承内圈工位E(9)连接卸料臂(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内圈滚道磨床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送料臂(1)、轴承内圈工位A(2)、上下料转盘(3)、轴承内圈工位B(4)、砂轮(5)、轴承内圈工位C(6)、轴承内圈工位D(7)、机械手(8)、轴承内圈工位E(9)、卸料臂(10)、电气控制系统,送料臂(1)出口连接上下料转盘(3)圆周上的轴承内圈工位A(2),上下料转盘(3)圆周上还排列有轴承内圈工位B(4)、轴承内圈工位C(6)和轴承内圈工位E(9),通过机械手(8)可将轴承内圈工位C(6)上的轴承内圈移至轴承内圈工位D(7),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志刚沈杰
申请(专利权)人:钱潮轴承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