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斗轴套磨外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5546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斗轴套磨外圆装置,属于斗轴套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机架、磨削装置、夹持装置、底盘、沉淀池、冷却液容腔、斗轴套,其特征是: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控制器、夹持块一、夹持块二、电机一、气缸,所述夹持块一设置在底盘上,所述气缸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夹持块二与气缸连接,所述电机一驱动夹持块一旋转,所述磨削装置包括丝杆一、支撑板、垫块、电机二、砂轮盘、支杆、电机三,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支座,所述电机二驱动丝杆一转动,并带动垫块移动,所述电机三设置在垫块上,所述砂轮盘与电机三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适合批量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斗轴套磨外圆装置
本技术公开一种斗轴套磨外圆装置,属于斗轴套加工

技术介绍
斗轴套是挖掘机中一种重要配件,在加工斗轴套的过程中,需要对斗轴套的外圆面进行磨削,在磨削过程中,如何提高斗轴套的装夹速度以及磨削速度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斗轴套磨外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斗轴套磨外圆装置,包括机架、磨削装置、夹持装置、底盘、沉淀池、冷却液容腔,其特征是:所述底盘设置在机架的下方,所述沉淀池与底盘和冷却液容腔之间分别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块一、夹持块二、电机一、气缸,所述夹持块一设置在底盘上,所述气缸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气缸上设置有活塞杆,所述夹持块二的上端与活塞杆的下端连接,所述夹持块一的上端侧边设置有若干卡口,所述夹持块二的下端侧边对应卡口的位置处设置有卡扣,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轮和皮带与夹持块一连接,且电机一驱动夹持块一旋转,所述磨削装置包括丝杆一、支撑板、垫块、电机二、砂轮盘、支杆、电机三,所述支撑板竖直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支座,多个所述支座两两一组并分为多组,所述支杆有两根,两根所述支杆分别穿过垫块的两侧,且支杆的两端架设在支座上,所述丝杆一的上端穿过支座与电机二连接,所述丝杆一的下端穿过垫块的内部与支座连接,所述电机三设置在垫块上,所述砂轮盘与电机三连接,所述机架的外侧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上设置有电机四,所述电机四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丝杆二,所述丝杆二穿过机架与支撑板连接,所述冷却液容腔设置在机架的上端,所述冷却液容腔上设置有出液管。作为优选:所述沉淀池为无盖的盒体,所述沉淀池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高度等于沉淀池的高度,所述隔板的上部设置有通孔,所述沉淀池的内部上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端高于沉淀池的底部。作为优选:所述夹持块一和夹持块二的外部均包覆有橡胶垫。作为优选:所述夹持块一和夹持块二均包括底板和套筒部,所述底板的直径小于斗轴套的外径,且底板的直径大于斗轴套的内径,所述套筒部的外径小于斗轴套的内径。作为优选:所述出液管有两根,两根所述出液管分别朝向斗轴套的两端。作为优选:所述卡扣可嵌入到卡口中,所述卡口与卡扣采用按压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夹持块一和夹持块二均包括底板和套筒部,底板的直径介于斗轴套的外径和内径之间,套筒部的外径小于斗轴套的内径,斗轴套可以直接套设在套筒部上,底板不会影响斗轴套外圆的磨削,橡胶垫可以起到保护斗轴套的作用,避免在旋转过程中与底板发生磨损,卡口与卡扣通过按压连接,夹持块一和夹持块二可以将斗轴套固定住,电机一可以带动斗轴套旋转,电机二带动丝杆一转动的同时,垫块在丝杆一的带动下进行纵向移动,电机三带动砂轮盘转动,砂轮盘在斗轴套上移动,将斗轴套的外圆进行磨削,支杆穿过垫块并架设在支座上,可以使垫块保持稳定,采用丝杆一带动垫块纵向移动,方便调节,电机四和丝杆二可以带动支撑板进行移动,方便调节位置,冷却液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冷却液流到底盘中,从引流管中进入到沉淀池,隔板将沉淀池内部隔成多个单独的隔层,冷却液在沉淀池内沉淀,经过隔板上的通孔进入到另一个隔层,沉淀物沉淀到上一个隔层内,经过沉淀的冷却液从挡板的下端流出,冷却液中混有的润滑油会漂浮在冷却液的上层,沉淀池与冷却液容腔之间连接的引流管上设有泵体,可以将冷却液重新利用,结构简单,方便磨削,适合斗轴套的批量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斗轴套磨外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一种斗轴套磨外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附图标记:1、卡扣;2、冷却液容腔;3、沉淀池;4、隔板;5、挡板;6、电机一;7、夹持块一;8、卡口;9、底盘;10、垫块;11、丝杆一;12、支座;13、支撑板;14、丝杆二;15、托板;16、电机四;17、机架;18、电机二;19、支杆;20、电机三;21、砂轮盘;22、气缸;23、活塞杆;24、夹持块二。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对本技术一种斗轴套磨外圆装置做进一步说明。一种斗轴套磨外圆装置,包括机架17、磨削装置、夹持装置、底盘9、沉淀池3、冷却液容腔2,其特征是:所述底盘9设置在机架17的下方,所述沉淀池3与底盘9和冷却液容腔2之间分别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块一7、夹持块二24、电机一6、气缸22,所述夹持块一7设置在底盘9上,所述气缸22设置在机架17上,所述气缸22上设置有活塞杆23,所述夹持块二24的上端与活塞杆23的下端连接,所述夹持块一7的上端侧边设置有若干卡口8,所述夹持块二24的下端侧边对应卡口8的位置处设置有卡扣1,所述电机一6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轮和皮带与夹持块一7连接,且电机一6驱动夹持块一7旋转,所述磨削装置包括丝杆一11、支撑板13、垫块10、电机二18、砂轮盘21、支杆19、电机三20,所述支撑板13竖直设置在机架17上,所述支撑板13上设置有多个支座12,多个所述支座12两两一组并分为多组,所述支杆19有两根,两根所述支杆19分别穿过垫块10的两侧,且支杆19的两端架设在支座12上,所述丝杆一11的上端穿过支座12与电机二18连接,所述丝杆一11的下端穿过垫块10的内部与支座12连接,所述电机三20设置在垫块10上,所述砂轮盘21与电机三20连接,所述机架17的外侧设置有托板15,所述托板15上设置有电机四16,所述电机四16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丝杆二14,所述丝杆二14穿过机架17与支撑板13连接,所述冷却液容腔2设置在机架17的上端,所述冷却液容腔2上设置有出液管;所述沉淀池3为无盖的盒体,所述沉淀池3的内部设置有隔板4,所述隔板4的高度等于沉淀池3的高度,所述隔板4的上部设置有通孔,所述沉淀池3的内部上端设置有挡板5,所述挡板5的下端高于沉淀池3的底部;所述夹持块一7和夹持块二24的外部均包覆有橡胶垫;所述夹持块一7和夹持块二24均包括底板和套筒部,所述底板的直径小于斗轴套的外径,且底板的直径大于斗轴套的内径,所述套筒部的外径小于斗轴套的内径;所述出液管有两根,两根所述出液管分别朝向斗轴套的两端;所述卡扣1可嵌入到卡口8中,所述卡口8与卡扣1采用按压连接。夹持块一7和夹持块二24均包括底板和套筒部,底板的直径介于斗轴套的外径和内径之间,套筒部的外径小于斗轴套的内径,斗轴套可以直接套设在套筒部上,底板不会影响斗轴套外圆的磨削,橡胶垫可以起到保护斗轴套的作用,避免在旋转过程中与底板发生磨损,卡口8与卡扣1通过按压连接,夹持块一7和夹持块二24可以将斗轴套固定住,电机一6可以带动斗轴套旋转,电机二18带动丝杆一11转动的同时,垫块10在丝杆一11的带动下进行纵向移动,电机三20带动砂轮盘21转动,砂轮盘21在斗轴套上移动,将斗轴套的外圆进行磨削,支杆19穿过垫块10并架设在支座12上,可以使垫块10保持稳定,采用丝杆一11带动垫块10纵向移动,方便调节,电机四16和丝杆二14可以带动支撑板13进行移动,方便调节位置,冷却液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冷却液流到底盘9中,从引流管中进入到沉淀池3,隔板4将沉淀池3内部隔成多个单独的隔层,冷却液在沉淀池3内沉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斗轴套磨外圆装置,包括机架(17)、磨削装置、夹持装置、底盘(9)、沉淀池(3)、冷却液容腔(2),其特征是:所述底盘(9)设置在机架(17)的下方,所述沉淀池(3)与底盘(9)和冷却液容腔(2)之间分别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块一(7)、夹持块二(24)、电机一(6)、气缸(22),所述夹持块一(7)设置在底盘(9)上,所述气缸(22)设置在机架(17)上,所述气缸(22)上设置有活塞杆(23),所述夹持块二(24)的上端与活塞杆(23)的下端连接,所述夹持块一(7)的上端侧边设置有若干卡口(8),所述夹持块二(24)的下端侧边对应卡口(8)的位置处设置有卡扣(1),所述电机一(6)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轮和皮带与夹持块一(7)连接,且电机一(6)驱动夹持块一(7)旋转,所述磨削装置包括丝杆一(11)、支撑板(13)、垫块(10)、电机二(18)、砂轮盘(21)、支杆(19)、电机三(20),所述支撑板(13)竖直设置在机架(17)上,所述支撑板(13)上设置有多个支座(12),多个所述支座(12)两两一组并分为多组,所述支杆(19)有两根,两根所述支杆(19)分别穿过垫块(10)的两侧,且支杆(19)的两端架设在支座(12)上,所述丝杆一(11)的上端穿过支座(12)与电机二(18)连接,所述丝杆一(11)的下端穿过垫块(10)的内部与支座(12)连接,所述电机三(20)设置在垫块(10)上,所述砂轮盘(21)与电机三(20)连接,所述机架(17)的外侧设置有托板(15),所述托板(15)上设置有电机四(16),所述电机四(16)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丝杆二(14),所述丝杆二(14)穿过机架(17)与支撑板(13)连接,所述冷却液容腔(2)设置在机架(17)的上端,所述冷却液容腔(2)上设置有出液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斗轴套磨外圆装置,包括机架(17)、磨削装置、夹持装置、底盘(9)、沉淀池(3)、冷却液容腔(2),其特征是:所述底盘(9)设置在机架(17)的下方,所述沉淀池(3)与底盘(9)和冷却液容腔(2)之间分别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块一(7)、夹持块二(24)、电机一(6)、气缸(22),所述夹持块一(7)设置在底盘(9)上,所述气缸(22)设置在机架(17)上,所述气缸(22)上设置有活塞杆(23),所述夹持块二(24)的上端与活塞杆(23)的下端连接,所述夹持块一(7)的上端侧边设置有若干卡口(8),所述夹持块二(24)的下端侧边对应卡口(8)的位置处设置有卡扣(1),所述电机一(6)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轮和皮带与夹持块一(7)连接,且电机一(6)驱动夹持块一(7)旋转,所述磨削装置包括丝杆一(11)、支撑板(13)、垫块(10)、电机二(18)、砂轮盘(21)、支杆(19)、电机三(20),所述支撑板(13)竖直设置在机架(17)上,所述支撑板(13)上设置有多个支座(12),多个所述支座(12)两两一组并分为多组,所述支杆(19)有两根,两根所述支杆(19)分别穿过垫块(10)的两侧,且支杆(19)的两端架设在支座(12)上,所述丝杆一(11)的上端穿过支座(12)与电机二(18)连接,所述丝杆一(11)的下端穿过垫块(10)的内部与支座(12)连接,所述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金典机械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