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家裕专利>正文

一种电池电极片高稳定型保温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5131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温房,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电极片高稳定型保温房。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均匀受热、快速、稳定的干燥电池电极片的电池电极片高稳定型保温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电池电极片高稳定型保温房,包括有热风发生器等;热风发生器左侧和右侧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均连接有管道,管道伸入保温房本体,保温房本体内放置有搁物架,搁物架包括有横梁、竖杆和搁物板,保温房本体内放置有竖杆,竖杆与横梁垂直搭接,竖杆与横梁构成多层搁物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均匀受热、快速、稳定的干燥电池电极片和结构简单的效果,通过设置保温层,可以更好的实现保温房内部温度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电极片高稳定型保温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温房,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电极片高稳定型保温房。
技术介绍
软包装电池,其用的外壳为铝塑膜,是质地比较柔软的包装材料,其内部包覆有电极片和电解液等,构成完整的软包装电池;电极片在使用之前,生产过程一般是大面积的卷装结构,取用时放卷,剪裁使用,由于电极片包覆于内部,在包装前其含水量的控制非常关键,一旦含水量超薄,包装好的电池就会出现胀气、鼓包的现象,导致电池报废,极大的提高了报废率和生产成本。中国专利CN205209114U针对目前电极片在包装前采用吹风机吹干的工序,工人单个操作,效率低的问题,公开了一种电池电极片保温房,其通过采用保温房的去水模式,使得可以同时大量的进行电极片水分的干燥;此外,采用热风发生器对保温房内部持续输入温度可控的循环热风,从而保证除水效率高,规格统一、同步,干燥的彻底,不会导致电极片包覆后的胀气、鼓泡现象,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和产品次品率,但由于搁物板上仅开有数个透气孔,难以使电极片放置平稳,均匀加热。综上,目前需要研发一种均匀受热、快速、稳定的干燥电池电极片的电池电极片高稳定型保温房,来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极片难以放置平稳,难以均匀加热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电极片难以放置平稳,难以均匀加热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均匀受热、快速、稳定的干燥电池电极片的电池电极片高稳定型保温房。(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电池电极片高稳定型保温房,包括有热风发生器、管道、保温房本体和搁物架;保温房本体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热风发生器,热风发生器左侧和右侧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均连接有管道,管道伸入保温房本体,保温房本体内放置有搁物架,搁物架包括有横梁、竖杆和搁物板,保温房本体内放置有竖杆,竖杆与横梁垂直搭接,竖杆与横梁构成多层搁物层,搁物层上放置有搁物板,搁物板上开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二通孔的直径,第一通孔贯穿搁物板,第二通孔不贯穿搁物板。优选地,第一通孔顶部的搁物板上通过粘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杆,支杆的形状为空心圆柱体,支杆的高度为1cm。优选地,保温房本体外壁通过粘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保温层,保温层的厚度为10cm,保温层的材质为泡沫板。优选地,横梁和竖杆的材质均为Q235钢,横梁的长度短于竖杆的长度。优选地,搁物板的立体形状为长方体,搁物板呈水平放置,搁物板的长度为80cm,搁物板的宽度为40cm,搁物板的高度为5cm。优选地,搁物板的拔模斜度为5°。热风发生器为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不再阐述。工作原理:当需要干燥电池电极片时,将搁物板放置在搁物架的搁物层上,将电池电极片放置在第一通孔顶部的搁物板上,然后启动热风发生器,热风发生器对保温房本体内部持续输入温度可控的循环热风,从而保证电池电极片除水效率高,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将需要干燥的电池电极片放稳,也便于电池电极片的受热均匀。因为第一通孔顶部的搁物板上通过粘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杆,支杆的形状为空心圆柱体,支杆的高度为1cm,所以当需要干燥电池电极片时,将其放置在支杆上,可以有效减少电池电极片与搁物板的接触面积,加快了电池电极片的干燥速度。因为保温房本体外壁通过粘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保温层,保温层的厚度为10cm,保温层的材质为泡沫板,所以可以更好的实现保温房内部温度的稳定性。因为搁物板的拔模斜度为5°,所以可以有效的将搁物板放稳,也便于搁物板取出,便于电极片的取出。(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达到了均匀受热、快速、稳定的干燥电池电极片和结构简单的效果,通过设置保温层,可以更好的实现保温房内部温度的稳定性,搁物板的拔模斜度为5°,可以有效的将搁物板放稳,也便于搁物板取出,便于电极片的取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搁物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搁物板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搁物板的第一种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搁物板的第二种左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搁物板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热风发生器,2-管道,3-保温房本体,4-搁物架,5-横梁,6-竖杆,7-搁物板,8-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10-支杆,11-保温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电池电极片高稳定型保温房,如图1-7所示,包括有热风发生器1、管道2、保温房本体3和搁物架4;保温房本体3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热风发生器1,热风发生器1左侧和右侧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均连接有管道2,管道2伸入保温房本体3,保温房本体3内放置有搁物架4,搁物架4包括有横梁5、竖杆6和搁物板7,保温房本体3内放置有竖杆6,竖杆6与横梁5垂直搭接,竖杆6与横梁5构成多层搁物层,搁物层上放置有搁物板7,搁物板7上开有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第一通孔8的直径小于第二通孔9的直径,第一通孔8贯穿搁物板7,第二通孔9不贯穿搁物板7。第一通孔8顶部的搁物板7上通过粘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杆10,支杆10的形状为空心圆柱体,支杆10的高度为1cm。保温房本体3外壁通过粘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保温层11,保温层11的厚度为10cm,保温层11的材质为泡沫板。横梁5和竖杆6的材质均为Q235钢,横梁5的长度短于竖杆6的长度。搁物板7的立体形状为长方体,搁物板7呈水平放置,搁物板7的长度为80cm,搁物板7的宽度为40cm,搁物板7的高度为5cm。搁物板7的拔模斜度为5°。热风发生器1为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不再阐述。工作原理:当需要干燥电池电极片时,将搁物板7放置在搁物架4的搁物层上,将电池电极片放置在第一通孔8顶部的搁物板7上,然后启动热风发生器1,热风发生器1对保温房本体3内部持续输入温度可控的循环热风,从而保证电池电极片除水效率高,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将需要干燥的电池电极片放稳,也便于电池电极片的受热均匀。因为第一通孔8顶部的搁物板7上通过粘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杆10,支杆10的形状为空心圆柱体,支杆10的高度为1cm,所以当需要干燥电池电极片时,将其放置在支杆10上,可以有效减少电池电极片与搁物板7的接触面积,加快了电池电极片的干燥速度。因为保温房本体3外壁通过粘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保温层11,保温层11的厚度为10cm,保温层11的材质为泡沫板,所以可以更好的实现保温房内部温度的稳定性。因为搁物板7的拔模斜度为5°,所以可以有效的将搁物板7放稳,也便于搁物板7取出,便于电极片的取出。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电极片高稳定型保温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热风发生器(1)、管道(2)、保温房本体(3)和搁物架(4);保温房本体(3)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热风发生器(1),热风发生器(1)左侧和右侧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均连接有管道(2),管道(2)伸入保温房本体(3),保温房本体(3)内放置有搁物架(4),搁物架(4)包括有横梁(5)、竖杆(6)和搁物板(7),保温房本体(3)内放置有竖杆(6),竖杆(6)与横梁(5)垂直搭接,竖杆(6)与横梁(5)构成多层搁物层,搁物层上放置有搁物板(7),搁物板(7)上开有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第一通孔(8)的直径小于第二通孔(9)的直径,第一通孔(8)贯穿搁物板(7),第二通孔(9)不贯穿搁物板(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电极片高稳定型保温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热风发生器(1)、管道(2)、保温房本体(3)和搁物架(4);保温房本体(3)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热风发生器(1),热风发生器(1)左侧和右侧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均连接有管道(2),管道(2)伸入保温房本体(3),保温房本体(3)内放置有搁物架(4),搁物架(4)包括有横梁(5)、竖杆(6)和搁物板(7),保温房本体(3)内放置有竖杆(6),竖杆(6)与横梁(5)垂直搭接,竖杆(6)与横梁(5)构成多层搁物层,搁物层上放置有搁物板(7),搁物板(7)上开有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第一通孔(8)的直径小于第二通孔(9)的直径,第一通孔(8)贯穿搁物板(7),第二通孔(9)不贯穿搁物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电极片高稳定型保温房,其特征在于,第一通孔(8)顶部的搁物板(7)上通过粘接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家裕
申请(专利权)人:杨家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