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分析用分液漏斗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5111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化学分析用分液漏斗架,包括底座和立柱,立柱固定在底座上表面中心处,底座上表面开设有圆环形的积液槽,立柱上端开设有多个限位孔,位于限位孔水平位置处的立柱上套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立柱套,立柱套上插设有能够与限位孔相配合的固定螺栓,立柱套外壁下端焊接有圆柱滚子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外圈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分液漏斗放置孔,位于支撑板下方的立柱上设置有烧杯放置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高度的任意调节,同时通过圆柱滚子轴承的作用可对支撑板进行转动,方便对待分液的分液漏斗进行操作,而且通过积液槽的作用能防止溅出的液体腐蚀操作平台,其结构简单,功能强大,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学分析用分液漏斗架
本技术涉及化学实验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化学分析用分液漏斗架。
技术介绍
分液漏斗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玻璃仪器,用来分离两种密度不同且不互溶的液体物质。分液漏斗在分离不同溶液时先强力晃动,然后需要静置一段时间方可进行分液操作,在静置的过程中需要将分液漏斗放置在漏斗架上。现有的分液漏斗架高度无法调节,而且放置分液漏斗的放置孔数目过少不能同时进行多个分液漏斗的静置作用,甚至在分液时需要将其取出进行分液操作,使用起来及其不方便。公开号为CN207076476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化学分析用分液漏斗架,包括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的漏斗孔,所述支撑板通过支杆连接固定于底板上,所述底板上设有放置试管的活动块;该技术虽然能同时进行多个分液漏斗操作,但是分液漏斗架体积过大,操作起来不方便,而且没有废液回收槽,操作过程中的有腐蚀的液体可能掉下腐蚀操作平台。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化学分析用分液漏斗架是一项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化学分析用分液漏斗架。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化学分析用分液漏斗架,包括底座和立柱,所述立柱固定在底座上表面中心处,所述底座上表面开设有圆环形的积液槽,所述立柱上端开设有多个限位孔,位于所述限位孔水平位置处的立柱上套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立柱套,所述立柱套上插设有能够与限位孔相配合的固定螺栓,所述立柱套外壁下端焊接有圆柱滚子轴承,所述圆柱滚子轴承外圈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分液漏斗放置孔,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立柱上设置有烧杯放置平台,所述烧杯放置平台上连接有能够夹住立柱的夹片,所述夹片的内侧设置有能够增大夹持力的齿纹条,所述夹片的两个自由端之间通过拧紧螺栓进行固定。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积液槽水平位置处的底座圆周面上开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上插有密封橡胶塞。进一步地,所述立柱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挡块。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上的限位孔为七个,每个限位孔之间的高度差为5cm。进一步地,所述夹片由具有弹性的钢材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调节立柱套上的固定螺栓与不同高度处的限位孔之间的配合实现支撑板不同高度的调节,同时可将多个待静置的分液漏斗放置在分液漏斗放置孔中进行操作,当需要分液时将烧杯放在烧杯放置平台上,通过圆柱滚子轴承的作用转动支撑板将分液漏斗对准烧杯进行分液,其操作简单。另外通过积液槽、排液口等作用也能有效防止液体溅在操作平台上,对操作平台造成腐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夹片与立柱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座,2-立柱,3-积液槽,4-限位孔,5-立柱套,6-固定螺栓,7-圆柱滚子轴承,8-支撑板,9-限位挡块,10-分液漏斗放置孔,11-烧杯放置平台,12-夹片,13-齿纹条,14-拧紧螺栓,15-排液口,16-密封橡胶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化学分析用分液漏斗架,包括底座1和立柱2,立柱2固定在底座1上表面中心处,底座1上表面开设有圆环形的积液槽3,位于积液槽3水平位置处的底座1圆周面上开设有排液口15,排液口15上插有密封橡胶塞16。立柱2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挡块9,立柱2上端开设有七个限位孔4,每个限位孔之间的高度差为5cm,位于限位孔4水平位置处的立柱2上套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立柱套5,立柱套5上插设有能够与限位孔4相配合的固定螺栓6,立柱套5外壁下端焊接有圆柱滚子轴承7,圆柱滚子轴承7外圈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支撑板8上开设有多个分液漏斗放置孔10。位于支撑板8下方的立柱2上设置有烧杯放置平台11,烧杯放置平台11上连接有能够夹住立柱2的夹片12,其中夹片12由具有弹性的钢材制成,夹片12的内侧设置有能够增大夹持力的齿纹条13,夹片12的两个自由端之间通过拧紧螺栓14进行固定。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技术在使用时,先根据待防止分液漏斗的高度,调节固定螺栓6与不同高度处的限位孔4,从而达到调节支撑板8的高度,然后将多个待静置的分液漏斗放入分液漏斗放置孔10中,当静置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分液漏斗内部溶液进行分液时,将烧杯放在烧杯放置平台11上,然后转动支撑板8使需进行分液的漏斗出液管对准烧杯,然后再打开分液漏斗上的活塞进行分液操作。总之,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功能多样,实用性强。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学分析用分液漏斗架,包括底座(1)和立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固定在底座(1)上表面中心处,所述底座(1)上表面开设有圆环形的积液槽(3),所述立柱(2)上端开设有多个限位孔(4),位于所述限位孔(4)水平位置处的立柱(2)上套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立柱套(5),所述立柱套(5)上插设有能够与限位孔(4)相配合的固定螺栓(6),所述立柱套(5)外壁下端焊接有圆柱滚子轴承(7),所述圆柱滚子轴承(7)外圈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上开设有多个分液漏斗放置孔(10),位于所述支撑板(8)下方的立柱(2)上设置有烧杯放置平台(11),所述烧杯放置平台(11)上连接有能够夹住立柱(2)的夹片(12),所述夹片(12)的内侧设置有能够增大夹持力的齿纹条(13),所述夹片(12)的两个自由端之间通过拧紧螺栓(14)进行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学分析用分液漏斗架,包括底座(1)和立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固定在底座(1)上表面中心处,所述底座(1)上表面开设有圆环形的积液槽(3),所述立柱(2)上端开设有多个限位孔(4),位于所述限位孔(4)水平位置处的立柱(2)上套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立柱套(5),所述立柱套(5)上插设有能够与限位孔(4)相配合的固定螺栓(6),所述立柱套(5)外壁下端焊接有圆柱滚子轴承(7),所述圆柱滚子轴承(7)外圈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上开设有多个分液漏斗放置孔(10),位于所述支撑板(8)下方的立柱(2)上设置有烧杯放置平台(11),所述烧杯放置平台(11)上连接有能够夹住立柱(2)的夹片(1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霁张磊刘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