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隧道微型自动防火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火门
,具体为一种电缆隧道微型自动防火门。
技术介绍
电缆隧道是指用于容纳大量敷设在电缆支架上的电缆的走廊或隧道式构筑物,为了施工、检修、巡视的方便,隧道内一般留有人行的检修道,并相隔几十米设置一个防火门以在火灾发生时,用于阻止火焰穿透和蔓延,降低财物损失,电缆隧道空间狭长,通常高约1.8m,宽约1.5m,一些电缆更换较少的地方,也有宽和高不足1m的电缆隧道,这些地方由于空间较小,人为检查十分危险和不便,因此会利用机器人来代替人工进行巡视,现有的机器人用防火门多数简单,功能单一,仅具有隔火的作用,而无法起到进一步灭火的效果,实用性较差,此外,大部分防火门由于仅安装单个传感器,在报警时极易出现误判的现象,进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失,造成了灭火成本的增加。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电缆隧道微型自动防火门来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隧道微型自动防火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隧道微型自动防火门,包括防火门本体、门框、门扇、固定板、SN04-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隧道微型自动防火门,包括防火门本体(1)、门框(2)、门扇(3)、固定板(4)、SN04‑P接近传感器(5)、凹槽(6)、MQ‑2烟雾传感器(7)、ZJM‑6火焰传感器(8)、照明灯(9)、玻璃盖(10)、收纳腔(11)、滑槽(12)、蓄电池(13)、ARM微处理器(14)、无线收发模块(15)、R280电动机(16)、转动轴(17)、主动齿轮(18)、从动齿轮(19)、螺杆(20)、滑轮(21)、灭火剂(22)、螺纹槽(23)、第一螺纹(24)和第二螺纹(25),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门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所述门框(2),所述门框(2)顶端中部的两侧设置有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隧道微型自动防火门,包括防火门本体(1)、门框(2)、门扇(3)、固定板(4)、SN04-P接近传感器(5)、凹槽(6)、MQ-2烟雾传感器(7)、ZJM-6火焰传感器(8)、照明灯(9)、玻璃盖(10)、收纳腔(11)、滑槽(12)、蓄电池(13)、ARM微处理器(14)、无线收发模块(15)、R280电动机(16)、转动轴(17)、主动齿轮(18)、从动齿轮(19)、螺杆(20)、滑轮(21)、灭火剂(22)、螺纹槽(23)、第一螺纹(24)和第二螺纹(25),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门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所述门框(2),所述门框(2)顶端中部的两侧设置有所述凹槽(6),所述凹槽(6)的内部填充有所述灭火剂(22),所述凹槽(6)的外侧安装有所述玻璃盖(10),所述凹槽(6)的一端安装有所述MQ-2烟雾传感器(7),所述凹槽(6)的另一端安装有所述ZJM-6火焰传感器(8),所述门框(2)中部的两侧安装有所述照明灯(9),所述门框(2)中部的底端安装有所述SN04-P接近传感器(5),所述门框(2)两侧的上下两端安装有所述固定板(4),所述门框(2)内部的两侧设置有所述收纳腔(11),所述收纳腔(11)的顶端设置有所述滑槽(12),所述收纳腔(11)的内侧安装有所述门扇(3),所述门扇(3)顶端的两侧安装有所述滑轮(21),所述门扇(3)的底端设置有所述螺纹槽(23),所述门框(2)内部底端的中部安装有所述蓄电池(13),所述蓄电池(13)的一侧安装有所述ARM微处理器(14),所述蓄电池(13)的另一侧安装有所述无线收发模块(15),所述门框(2)内部的左下角安装有所述R280电动机(16),所述R280电动机(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转动轴(17),所述转动轴(17)的一端安装有所述主动齿轮(18),所述主...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