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上风电嵌岩区风机基础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机基础及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嵌岩区风机基础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海上风能的开发逐渐扩大,在岩石地质中进行嵌岩施工已逐步成为海上风能开发中的核心问题,嵌岩区的风机基础造价严重制约着海上风电场的成本,因此海上风电嵌岩区的风机基础比选就显得尤为关键。目前海上风电嵌岩风机基础形式主要有高桩承台基础和单桩基础。其中,高桩承台基础一般包含6-8根斜桩,斜桩固定后,在桩底进行芯柱嵌岩施工,上部进行混凝土承台浇筑。该风机基础所使用的嵌岩桩的数量多,导致海上清孔、钻孔、底部芯柱嵌岩施工工作量大,再加上上部还需进行钢套箱安装和混凝土承台浇筑,工序多,施工效率低,另外由于桩是倾斜的,不仅钻孔效率低,一般还需搭设稳桩平台,施工周期相当长,对海上天气窗口期要求高。而单桩基础桩径一般较大,随着水深和风机的增大,最大桩径可达8m。由于单桩直径大,且埋深较深,对钻机钻孔的直径要求大,导致工程造价高,而且单桩基础嵌岩一般需二次成孔,即一次钻孔,二次扩孔,施工效率很低,施工工期长,天气窗口期要求高。此外,单桩基础也需搭设专门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上风电嵌岩区风机基础,包括钢桩(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管架(2)、转换结构(1)、搭接芯柱(7)、嵌沿芯柱(8);所述导管架(2)为多根,多根导管架通过水平撑或斜撑(4)固定连接;所述钢桩(6)插置于导管架(2)内,其上端通过连接板(3)与导管架(2)的上端相焊接;所述钢桩(6)的长度大于导管架(2)的长度;所述钢桩(6)的下端设置有搭接芯柱(7);所述搭接芯柱(7)的下端设置有嵌沿芯柱(8);所述转换结构(1)设置于导管架与钢桩的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风电嵌岩区风机基础,包括钢桩(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管架(2)、转换结构(1)、搭接芯柱(7)、嵌沿芯柱(8);所述导管架(2)为多根,多根导管架通过水平撑或斜撑(4)固定连接;所述钢桩(6)插置于导管架(2)内,其上端通过连接板(3)与导管架(2)的上端相焊接;所述钢桩(6)的长度大于导管架(2)的长度;所述钢桩(6)的下端设置有搭接芯柱(7);所述搭接芯柱(7)的下端设置有嵌沿芯柱(8);所述转换结构(1)设置于导管架与钢桩的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嵌岩区风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结构(1)包括主立柱(12)、支撑腿(13)、过渡锥管(10);所述支撑腿(13)为多根,多根支撑腿沿主立柱(12)的外壁呈辐射状排列;所述支撑腿(13)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过渡锥管(10);所述过渡锥管(10)的下端设置有锥尖结构,过渡锥管(10)通过锥尖结构插置于钢桩(6)的顶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风电嵌岩区风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桩(6)通过转换结构(1)与风机塔筒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上风电嵌岩区风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芯柱(7)、嵌沿芯柱(8)均以钢筋笼为骨架,内外浇筑混凝土而成型;所述搭接芯柱(7)设置于钢桩(6)的内部下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上风电嵌岩区风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架(2)的下端设置有防沉板(5),用于防止安装过程中导管架因自重作用下沉降过大。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全,周全智,李红有,迟洪明,吴永祥,全建军,沈石水,
申请(专利权)人:龙源北京风电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