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纤维/天丝仿羊绒双层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4920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料,具体来说是一种木纤维/天丝仿羊绒双层面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纬二重双面面料,经纱采用100%长绒棉高支经纱,里纬采用长绒棉和木纤维50S高支混纺纱,表纬采用长绒棉和天丝50S/2混纺股线,所述面料采用1/3+3/1双面斜纹组织,表组织为1/3右斜纹、里组织为3/1右斜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面料将纤维混纺与双层面料设计相结合,使织物的表里组织具有不同的功能性特点,使用高支经纱,纱线表里组织显纬不显经,凸出纬纱的特点,纱线选用高质长绒棉并采用紧密纺纺纱方式,确保高支经纱的强力;棉结合木纤维与天丝,加以液氨整理,使得纤维具有一定的吸湿透气性,保证皮肤表层12‑15%的含水率,使人体皮肤一直处于最滋润状态,并且不产生静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纤维/天丝仿羊绒双层面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料,具体来说是一种木纤维/天丝仿羊绒双层面料。
技术介绍
传统的羊绒织物,因其毛型感的独特外观效应,轻盈与保暖兼具的性能,曾经风靡一时,但近年来,异常气候频现,甚至出现“春如四季”的多变性气候现象,而羊绒织物较差导湿性,穿着闷热感与不良透气性,显然已经不能够适应如今多变的环境要求。同时,羊绒织物的穿着刺痒感与易虫蛀性,以及其高昂的价格也制约着其进一步的市场推广,设计出一款能够取代羊绒织物的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木纤维/天丝仿羊绒双层面料。本专利技术的面料将纤维混纺与双层面料设计相结合,使织物的表里组织具有不同的功能性特点,充分满足消费者的穿着体验,使用高支经纱,纱线表里组织显纬不显经,凸出纬纱的特点,纱线选用高质长绒棉并采用紧密纺纺纱方式,确保高支经纱的强力,且面料表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木纤维/天丝仿羊绒双层面料,其特征在于,该木纤维/天丝仿羊绒双层面料具有以下特征:一种木纤维/天丝仿羊绒双层面料,所述面料是一种纬二重双面面料,经纱采用100%长绒棉高支经纱,里纬采用长绒棉和木纤维50S高支混纺纱,里纬采用紧密纺纺纱方式;表纬采用长绒棉和天丝50S/2混纺股线。所述面料采用1/3+3/1双面斜纹组织,表组织为1/3右斜纹、里组织为3/1右斜纹,面料表面显纬不显经,正反面均以纬浮长为主。所述面料的后整理工艺采用液氨整理工艺,液氨整理工艺:车速18~20m/min,轧车压力0.10~0.12MPa,织物张力0.25~0.3kg/cm3,烘筒蒸汽压力0.13-0.15MPa。所述木纤维为纤维素纤维,采用cellasoftL纤维素酶对织物进行柔软处理,酶洗处理的工艺条件:纤维素酶cellusoftL1.4%~1.5%,pH=4.5~5.5,液量400升,温度:45~55℃,酶处理时间:90分钟;酶洗灭活工艺条件:Na2CO31g/L,pH=9~10处理两道,液量400升。所述面料采用碳素磨毛工艺,严格控制工艺参数,起毛工艺参数为磨毛辊转速60~66r/min,布速18~20m/min,零点转速320~350r/min,顺时辊转速330~340r/min,逆时辊转速340~360r/min。所述面料经向紧度74%,纬向正面紧度53.2%,纬向反面紧度37.6%。所述面料的经纱采用灰色,表纬采用灰绿色,里纬采用浅灰色,灰色与灰绿色配合使得表组织呈现富有层次的绿色基调。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面料将纤维混纺与双层面料设计相结合,使织物的表里组织具有不同的功能性特点,织物显纬不显经,里纬加入木纤维,且采用紧密纺的纺纱方式,里层织物光洁,抗起毛起球性好,舒适感高;表组织加入天丝纤维,天丝具有毛织物的豪华美感、涤纶的强度以及真丝的独特触感,尤其适合磨毛织物的设计。(2)织物正面采用天丝,并加以碳素磨毛,严格控制磨毛工艺参数,织物整体绒毛细腻,具有立体感,仿羊绒效果逼真。(3)在色彩设计方面,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当下的复古潮流,以浅灰、灰、灰绿色巧妙营造出的自然元素,与自然共生共鸣,倡导绿色生活方式。(4)棉结合木纤维与天丝,同时结合液氨整理与纤维素酶整理,使得纤维具有一定的吸湿透气性,保证皮肤表层12-15%的含水率,使人体皮肤一直处于最滋润状态,并且不产生静电,具有超强的透气性与双向散热保暖性能,秋冬保暖不闷、春季清新凉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木纤维/天丝仿羊绒双层面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图2为本专利技术木纤维/天丝仿羊绒双层面料的后整理工序。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木纤维/天丝仿羊绒双层面料的组织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木纤维/天丝仿羊绒双层面料的上机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木纤维/天丝仿羊绒双层面料的配色模纹图。附图标记说明:1,2,3,4分别代表经纱;I,II,III,IV分别代表纬纱;A-灰绿色;B-浅灰色;C-灰色;黑色方块“■”和灰色方块代表经组织点。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木纤维/天丝仿羊绒双层面料,所述面料是一种纬二重双面面料,经纱采用100%长绒棉高支经纱,里纬采用长绒棉/木纤维50S高支混纺纱,表纬采用长绒棉/天丝50S/2混纺股线,混纺纱的混纺比为50%长绒棉与50%木纤维,粗纱定量4.01g/10m,细纱定量0.645g/100m,捻度1319T/m,车速15000r/min,罗拉直径25×25×25mm,罗拉隔距18×39mm。所述面料采用1/3+3/1双面斜纹组织,表组织为1/3右斜纹、里组织为3/1右斜纹,面料表面显纬不显经,正反面均以纬浮长为主。所述面料的经纱采用灰色,表纬采用灰绿色,里纬采用浅灰色,灰色与灰绿色配合使得表组织呈现富有层次的绿色基调。所述面料经向紧度74%,纬向正面紧度53.2%,纬向反面紧度37.6%,经纱设计密度为120根/英寸,纬纱设计密度为140根/英寸。所述面料的生产工艺流程:经纱经整经、经轴染色、浆纱、穿结经处理与经过松筒、筒子染色的纬纱进行织造,其后进行后整理、验布、折布和修织洗纬纱处理。所述面料的后整理工序:烧毛→退浆→预先拉幅→液氨整理→染缸水洗→生物酶法柔软→水洗拉幅→碳素磨毛→拉幅定型→预缩。所述面料的后整理工艺先采用液氨整理工艺,液氨整理工艺参数:车速20m/min,轧车压力0.12MPa,织物张力0.3kg/cm3,烘筒蒸汽压力0.15Mpa,织物整体抗皱性能提高,悬垂感好。所述面料选用cellasoftL纤维素酶对织物进行柔软处理,酶洗处理的工艺条件:纤维素酶cellusoftL1.45%;醋酸调节pH值至5,液量400升;温度:50℃;酶处理时间:90分钟;酶洗灭活工艺条件:Na2CO31g/L,pH=9处理两道,液量400升,经过液氨结合酶处理的面料手感柔软,织物弹性提高。所述面料采用碳素磨毛工艺,使用碳纤维磨料丝制作的磨毛辊进行织物磨毛处理,严格控制工艺参数,起毛工艺参数为磨毛辊转速60r/min,布速18m/min,零点转速320r/min,顺时辊转速330r/min,逆时辊转速340r/min,织物整体绒毛细腻,具有立体感,仿羊绒效果逼真。所述面料的一些参数见表1:表1实施例1木纤维/天丝仿羊绒双层面料的规格参数: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化,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纤维/天丝仿羊绒双层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是一种纬二重双面面料,经纱采用100%长绒棉高支经纱,里纬采用长绒棉和木纤维50S高支混纺纱,里纬采用紧密纺纺纱方式;表纬采用长绒棉和天丝50S/2混纺股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纤维/天丝仿羊绒双层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是一种纬二重双面面料,经纱采用100%长绒棉高支经纱,里纬采用长绒棉和木纤维50S高支混纺纱,里纬采用紧密纺纺纱方式;表纬采用长绒棉和天丝50S/2混纺股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纤维/天丝仿羊绒双层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采用1/3+3/1双面斜纹组织,表组织为1/3右斜纹、里组织为3/1右斜纹,面料表面显纬不显经,正反面均以纬浮长为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纤维/天丝仿羊绒双层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的后整理工艺采用液氨整理工艺,液氨整理工艺:车速18~20m/min,轧车压力0.10~0.12MPa,织物张力0.25~0.3kg/cm3,烘筒蒸汽压力0.13-0.15MP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纤维/天丝仿羊绒双层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木纤维为纤维素纤维,采用cellasoftL纤维素酶对织物进行柔软处理,酶洗处理的工艺条件:纤维素酶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菁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泰伯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