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松型短纤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491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蓬松型短纤维,包括芯纤维,芯纤维的截面为三叶形,芯纤维包括三个叶片,三个叶片的一端连接成一体,另一端为圆弧形的叶缘,相邻两个叶片之间设第一内纤维和第二内纤维,第一内纤维和第二内纤维的截面为扇形,第一内纤维和第二内纤维的扇形截面的顶点和两个相邻叶片的交界点重合,第一内纤维和第二内纤维沿其长度方向设通孔,通孔的圆心位于第一内纤维和第二内纤维的扇形截面的中心处,芯纤维、第一内纤维和第二内纤维外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外纤维,芯纤维的叶缘和外纤维的内壁的弧度相同,第一内纤维和第二内纤维的扇形截面的圆弧边和外纤维的内壁的弧度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强度高,弹性好,蓬松效果好且不易断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蓬松型短纤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纤维,尤其是一种蓬松型短纤维。
技术介绍
短纤维是通过各种化学纤维纺织加工成的纤维束并切断成相当于各种天然纤维长度的纤维产品,其广泛应用于织布、制绳、制纤维、针织、刺绣和当填充物等。对于填充物而言,短纤维最主要的功能是蓬松且具有弹性,能够使得被填充物体在保证整个物体重量的情况下,使得整个物体被填充完全,在使用时,物体被压扁后,能够回复原来的形状,一般现有技术的短纤维强度低,弹性差,蓬松效果不明显,容易断裂,且变形后还原比较困难,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蓬松型短纤维,强度高,弹性好,蓬松效果好且不易断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蓬松型短纤维,包括位于中心部位的芯纤维,所述芯纤维的截面为三叶形,芯纤维包括呈发散状间隔均匀设置的三个叶片,三个叶片的一端连接成一体,三个叶片的另一端为圆弧形的叶缘,相邻两个叶片之间设有第一内纤维和第二内纤维,所述第一内纤维和第二内纤维的截面为扇形,所述叶片、第一内纤维和第二内纤维贴合设置,所述第一内纤维和第二内纤维的扇形截面的顶点和两个相邻叶片的交界点重合,第一内纤维和第二内纤维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圆心位于第一内纤维和第二内纤维的扇形截面的中心处,所述芯纤维、第一内纤维和第二内纤维外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外纤维,所述芯纤维的叶缘和外纤维的内壁的弧度相同,所述第一内纤维和第二内纤维的扇形截面的圆弧边和外纤维的内壁的弧度相同。所述芯纤维由涤纶制成。所述第一内纤维由棉纤维丝制成。所述第二内纤维由聚酰胺纤维丝制成。所述外纤维由腈纶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位于中心部位的芯纤维采用涤纶制成且截面为三叶形,提高了短纤维的蓬松度,同时弹性好,叶片的外端为圆弧形的叶缘,圆弧形叶缘的设置减少了叶片外端处的应力集中,增加叶片的结构强度,也使得短纤维手感柔和;由棉纤维丝制成的第一内纤维和由聚酰胺纤维丝制成的第二内纤维填充在相邻两个叶片之间,增加了短纤维的强度,使得短纤维不易被拉断,同时舒适度更好;通过在芯纤维、第一内纤维和第二内纤维外间隔包覆由腈纶制成的外纤维,进一步增强了短纤维的强度,增大了抗拉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芯纤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第一内纤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芯纤维1、叶片2、叶缘3、第一内纤维4、第二内纤维5、通孔6、外纤维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如图1~图4所示,蓬松型短纤维,包括位于中心部位的芯纤维1,所述芯纤维1由涤纶制成,涤纶的学名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简称聚酯纤维,它的弹性比任何纤维都强,强度和耐磨性较好,由它纺织的面料不但牢度比其它纤维高出3~4倍,而且不易变形,有“免烫”的美称,涤纶的耐热性也是较强的,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在正常温度下,都不会与弱酸、弱碱、氧化剂发生作用,芯纤维1的截面为三叶形,芯纤维1包括呈发散状间隔均匀设置的三个叶片2,三个叶片2的一端连接成一体,三个叶片2的另一端为圆弧形的叶缘3,处于中心位置的芯纤维1能增强本专利技术的短纤维的蓬松度,同时弹性和恢复能力好,在使用后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从而保证了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圆弧形的叶缘3的设置减少了叶片2外端处的应力集中,增加了叶片2的结构强度,也使得短纤维手感柔和。相邻两个叶片2之间设有第一内纤维4和第二内纤维5,所述第一内纤维4和第二内纤维5的截面为扇形,该扇形的异形截面的第一内纤维4和第二内纤维5具有抱合性好的特点,所以形成的短纤维非常牢固,该设计能够提高短纤维的抗拉强度,所述叶片2、第一内纤维4和第二内纤维5贴合设置,所述第一内纤维4和第二内纤维5的扇形截面的顶点和两个相邻叶片2的交界点重合,所述第一内纤维4由棉纤维丝制成,所述第二内纤维5由聚酰胺纤维丝制成,聚酰胺纤维丝具有较好的抗拉强度,制成的短纤维非常坚固耐用,而棉纤维丝的舒适度较好,两者配合填充在相邻两个叶片2之间,增加了短纤维的强度,使得短纤维不易被拉断,同时舒适度更好。第一内纤维4和第二内纤维5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通孔6,所述通孔6的圆心位于第一内纤维4和第二内纤维5的扇形截面的中心处,通孔6的位置选择在扇形截面的中心处,对第一内纤维4和第二内纤维5的整体强度影响最小,当该短纤维在被使用时,对短纤维进行压缩,各通孔6闭合,其内的空气流出,可使得短纤维具有透气功能,保证了填充物的透气性和空气流通,而且在空气进入通孔6后,能带动填充物回复到原来的形状。所述芯纤维1、第一内纤维4和第二内纤维5外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外纤维7,所述芯纤维1的叶缘3和外纤维7的内壁的弧度相同,所述第一内纤维4和第二内纤维5的扇形截面的圆弧边和外纤维7的内壁的弧度相同,相同的弧度设计能够保证芯纤维1与叶缘3、第一内纤维4和第二内纤维5之间贴合更加紧密,所述外纤维7由腈纶制成,腈纶的外观呈白色、卷曲、蓬松状,手感柔软,能增加短纤维整体的蓬松性能,且结构强度高,不易被拉断,进一步增强了短纤维的强度,增大了抗拉性。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蓬松型短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中心部位的芯纤维(1),所述芯纤维(1)的截面为三叶形,芯纤维(1)包括呈发散状间隔均匀设置的三个叶片(2),三个叶片(2)的一端连接成一体,三个叶片(2)的另一端为圆弧形的叶缘(3),相邻两个叶片(2)之间设有第一内纤维(4)和第二内纤维(5),所述第一内纤维(4)和第二内纤维(5)的截面为扇形,所述叶片(2)、第一内纤维(4)和第二内纤维(5)贴合设置,所述第一内纤维(4)和第二内纤维(5)的扇形截面的顶点和两个相邻叶片(2)的交界点重合,第一内纤维(4)和第二内纤维(5)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通孔(6),所述通孔(6)的圆心位于第一内纤维(4)和第二内纤维(5)的扇形截面的中心处,所述芯纤维(1)、第一内纤维(4)和第二内纤维(5)外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外纤维(7),所述芯纤维(1)的叶缘(3)和外纤维(7)的内壁的弧度相同,所述第一内纤维(4)和第二内纤维(5)的扇形截面的圆弧边和外纤维(7)的内壁的弧度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蓬松型短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中心部位的芯纤维(1),所述芯纤维(1)的截面为三叶形,芯纤维(1)包括呈发散状间隔均匀设置的三个叶片(2),三个叶片(2)的一端连接成一体,三个叶片(2)的另一端为圆弧形的叶缘(3),相邻两个叶片(2)之间设有第一内纤维(4)和第二内纤维(5),所述第一内纤维(4)和第二内纤维(5)的截面为扇形,所述叶片(2)、第一内纤维(4)和第二内纤维(5)贴合设置,所述第一内纤维(4)和第二内纤维(5)的扇形截面的顶点和两个相邻叶片(2)的交界点重合,第一内纤维(4)和第二内纤维(5)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通孔(6),所述通孔(6)的圆心位于第一内纤维(4)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明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锦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