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计量尿量的间歇性导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4800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计量尿量的间歇性导尿管,包括导尿软管、底座和固定座,导尿软管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积尿杯,积尿杯的外侧设置有刻度尺,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和单机片,单机片与电池电性连接,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端设置有压力感应器,压力感应器与单机片电性连接,压力感应器的顶端设置有压力板,积尿杯位于压力板的顶端,积尿杯与压力板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导尿效果好,可以直接观察患者的尿量,能及时的提醒陪护人员或护士清理积尿杯,从而能避免积尿杯里的尿液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计量尿量的间歇性导尿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可计量尿量的间歇性导尿管。
技术介绍
间歇性导尿术(Intermittentcatheterization,IC)系指定期经尿道或腹壁窦道插入导尿管以帮助不能自主排尿的患者排空膀胱或储尿囊的治疗方法。IC最早于1844年由Stromeyer提出,他推荐可采用定期冲洗的方法将感染的尿液从膀胱中导出。1917年Thompson-Walker等认为脊髓损伤后应尽早进行导尿,以后定时地每天导尿3次。1947年Guttmann提出了用于脊髓损伤患者的无菌性间歇性导尿术(asepticintermittentcatheterization,AIC),他认为间歇性导尿可以使病人相对处于不带导管状态,以便膀胱周期性扩张刺激膀胱功能恢复。多项研究表明,长期留置导尿管会引发泌尿系统感染、慢性膀胱挛缩,影响肾功能,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更不利于患者回归社会。现有的间歇性导尿管不能很好的观察尿液流出情况和病人的尿液量,且对于行动不便、无法自行插管的病人在使用现有的间歇性导尿管时需要医护人员的帮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计量尿量的间歇性导尿管,包括导尿软管(1)、底座(8)和固定座(18),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尿软管(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的一端设置有积尿杯(4),所述积尿杯(4)的外侧设置有刻度尺(5),所述底座(8)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0)和单机片(11),所述单机片(11)与所述电池(10)电性连接,所述底座(8)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顶端设置有压力感应器(7),所述压力感应器(7)与所述单机片(11)电性连接,所述压力感应器(7)的顶端设置有压力板(6),所述积尿杯(4)位于所述压力板(6)的顶端,所述积尿杯(4)与所述压力板(6)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计量尿量的间歇性导尿管,包括导尿软管(1)、底座(8)和固定座(18),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尿软管(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的一端设置有积尿杯(4),所述积尿杯(4)的外侧设置有刻度尺(5),所述底座(8)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0)和单机片(11),所述单机片(11)与所述电池(10)电性连接,所述底座(8)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顶端设置有压力感应器(7),所述压力感应器(7)与所述单机片(11)电性连接,所述压力感应器(7)的顶端设置有压力板(6),所述积尿杯(4)位于所述压力板(6)的顶端,所述积尿杯(4)与所述压力板(6)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计量尿量的间歇性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8)的顶端设置有第三连接板(17),所述第三连接板(1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铰链(16),所述第二铰链(1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15),所述第二连接板(15)通过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瑞刘红英沈海明邹小翠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