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发热面贴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4785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3:01
一种自发热面贴膜,包括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面膜布和精华液,所述第一腔体的上方紧贴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发热材料,所述第二腔体的上方设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内设有发热启动液。所述发热材料为铁粉、碳粉、水、氯化钠以及硫酸钠制成的混合物。所述发热启动液为过氧化氢和水的混合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发热面贴膜,结构简单,使用便捷,能够对面贴膜进行加热,具有非常便利的固液混合开启功能,大大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发热面贴膜
本技术涉及化妆品
,具体为一种自发热面贴膜。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面部保养也越来越重视,在面部保养这一领域中,面贴膜是一种使用量较高的消费品,在日常使用时,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由于面贴膜内含有大量精华液,贴在脸上,会对面部皮肤造成较大的刺激,造成使用人员产生不适感,现有技术中的自发热面膜,发热速度慢,时间不够持久,使得加热效果较差,同时,缺乏一定的保险装置,在日常储放时,会使得发热装置意外启动,造成不必要的损耗,因此,设计一种自发热面贴膜是很有必要的。申请号201480005408的专利发热贴及包含该发热贴的发热套件,包括:剥离层,用于阻断水分从外部穿透,上述剥离层能够剥离;水分穿透层,包括多个气孔,上述气孔用于控制上述发热贴的水分穿透度和温度;发热层,包含发热组合物,上述发热组合物借助经上述水分穿透层而被引入的水分引起发热反应;热穿透层,固定上述发热层,并使经上述发热反应所产生的热穿透;以及粘合层,使上述发热贴粘合于需要热传递的接触部位,来传递所产生的上述热,这种结构发热速度慢,时间不够持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发热面贴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发热面贴膜,包括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面膜布和精华液,所述第一腔体的上方紧贴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发热材料,所述第二腔体的上方设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内设有发热启动液,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均为密闭腔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设有撕拉线,撕开撕拉线则可取出面膜布。进一步地,所述发热材料为铁粉、碳粉、水、氯化钠以及硫酸钠制成的混合物。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启动液为过氧化氢和水的混合物。进一步地,本技术设有一戳破装置,所述戳破装置包括操作端以及戳破主体,所述戳破主体的底部呈尖锐状且置于所述第三腔体内。进一步地,所述戳破装置包括保险卡环,所述保险卡环置于所述第三腔体以及操作端之间,并贯穿所述戳破主体,从而避免戳破装置被意外操作。作为另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操作端包括一弹性桥状的按压部,所述按压部的下方设有保险销,所述保险销的顶部与所述按压部抵接,所述保险销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腔体抵接,所述按压部的一侧与所述戳破主体连接,且两者连接处设有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剂按照如下重量组份组成:铁粉1-100份、碳粉1-10份、水1-10份、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1-5份,其中氯化钠和硫酸钠合用时发热速度更快,优选比例为2:3。进一步地,发热启动液的按照如下重量组份组成:过氧化氢0.1-1份、水3-10份。优选地,所述发热剂包括如下重量组份:铁80份,盐7.5份,碳20份,水10份,铁粉的细度为400~500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自发热面贴膜,使用时,发热剂在发热启动液的作用下,能够对面膜进行自加热,不仅提高了加热时间长和发热速度,而且增加了加热效果;通过设置戳破装置,能够具有保险的功能,保险卡环,能够限制戳破装置的移动,起到了保险作用,在日常储放时,避免戳破锥意外戳破第三腔体和第二腔体,造成不必要的损耗;该自发热面贴膜,结构简单,使用便捷,能够对面贴膜进行加热以及具有一定的防戳破功能,具有非常便利的固液混合开启功能,大大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自发热面贴膜,包括第一腔体1,第一腔体1内设置有面膜布11和精华液12,将精华液和面膜单独存放,能够避免遭受污染,对面膜具有保护作用,第一腔体1的一侧设有撕拉线10,撕开撕拉线则可取出面膜布,使用方便。第一腔体1的上方紧贴设有第二腔体2,第二腔体2内设有发热材料21,发热材料为铁粉、碳粉、水、氯化钠以及硫酸钠制成的混合物,发热剂按照如下重量组份组成:铁粉1-100份、碳粉1-10份、水1-10份、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1-5份,第二腔体2的上方设有第三腔体3,第三腔体3内设有发热启动液31,发热启动液为过氧化氢和水的混合物,发热启动液的按照如下重量组份组成:过氧化氢0.1-1份、水3-10份。其中氯化钠和硫酸钠合用时发热速度更快,优选比例为2:3。第一腔体1、第二腔体2以及第三腔体3均为密闭腔体。另外,本技术设有一戳破装置,戳破装置包括操作端41以及戳破主体42,戳破主体42的底部呈尖锐状且置于第三腔体3内,戳破装置还包括保险卡环43,保险卡环43置于第三腔体3以及操作端41之间,并贯穿戳破主体42,从而避免戳破装置被意外操作,意外戳破第三腔体3和第二腔体2。工作原理:消费者使用时,先启动戳破装置2,拆除保险卡环43,向下按压操作端41,戳破主体42戳破第三腔体3,使得第二腔体2和第三腔体3联通,第三腔体3中的发热启动液由过氧化氢和水组成,第二腔体2中的发热剂由铁粉、碳粉、水、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组成,当发热启动液流入第二腔体2中时,使得过氧化氢和水与铁粉、碳粉、氯化钠和硫酸钠发生化学反应,发出大量的热,从而对第一腔1中的面膜和精华液进行加热,当加热到合适的温度时,通过撕拉线10,可将面膜取出进行贴敷。参照图2,一种自发热面贴膜的戳破装置,还可以如下设置,操作端41包括一弹性桥状的按压部411,按压部411的下方设有保险销412,保险销412的顶部与按压部411抵接,保险销412的底部与第一腔体1抵接,按压部411的一侧与戳破主体42(可以是橡胶钉等)连接,且两者连接处设有密封圈44。消费者使用时,先保险销412,向下压按压部411,戳破主体42戳破第三腔体3,使得第二腔体2和第三腔体3联通,从而使得面贴膜发热,同时设置密封圈44,可以进一步保证第三腔体3内的液体不外渗。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发热面贴膜,包括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面膜布和精华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上方紧贴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发热材料,所述第二腔体的上方设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内设有发热启动液,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均为密闭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发热面贴膜,包括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面膜布和精华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上方紧贴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发热材料,所述第二腔体的上方设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内设有发热启动液,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均为密闭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发热面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设有撕拉线,撕开撕拉线则可取出面膜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发热面贴膜,其特征在于,设有一戳破装置,所述戳破装置包括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火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欧正化妆品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胡火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