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智能机器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4553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车载智能控制设备技术领域的车载智能机器人结构,所述的车载智能机器人结构的机器人壳体(1)内设置PCB线路板(5),机器人底座(2)上表面安装的连杆机构B(7)下部设置啮合齿轮(8),啮合齿轮(8)与电机B(6)的电机B齿轮(9)啮合,机器人壳体(1)下部与连杆机构B(7)上部活动连接,机器人壳体(1)内还设置电机A(10),电机A(10)通过连杆机构A(11)与机器人壳体(1)内部连接,电机A(10)与连杆机构B(7)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载智能机器人结构,能够方便实现智能化控制,使得机器人壳体可以根据需要可靠实现左右上下转动、语言交互、拍照录像功能、在线视频、停车监控等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智能机器人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载智能控制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载智能机器人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智能化发展,车联网技术、人车交互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多。车载机器人主要有虚拟机器人和实体机器人两种。目前汽车市面上出现的主要是虚拟机器人,在仪表或DVD大屏中以虚拟界面出现,与驾驶员交互主要体现在语音交互上;市面上实体机器人自带液晶屏,不能转动,无法实现与驾驶员的拟人化交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实现智能化控制,使得机器人壳体可以根据需要可靠实现左右上下转动、语言交互、拍照录像功能、在线视频、停车监控等功能,提高车辆整体性能,提高竞争力的车载智能机器人结构。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车载智能机器人结构,所述的车载智能机器人结构包括机器人壳体、机器人底座,所述的机器人壳体上设置显示屏、摄像头,机器人壳体内设置PCB线路板,所述的机器人底座内设置电机B,机器人底座上表面活动安装连杆机构B,连杆机构B下部设置啮合齿轮,啮合齿轮与电机B的电机B齿轮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智能机器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载智能机器人结构包括机器人壳体(1)、机器人底座(2),所述的机器人壳体(1)上设置显示屏(3)、摄像头(4),机器人壳体(1)内设置PCB线路板(5),所述的机器人底座(1)内设置电机B(6),机器人底座(2)上表面活动安装连杆机构B(7),连杆机构B(7)下部设置啮合齿轮(8),啮合齿轮(8)与电机B(6)的电机B齿轮(9)啮合,机器人壳体(1)下部与连杆机构B(7)上部活动连接,所述的机器人壳体(1)内还设置电机A(10),电机A(10)通过连杆机构A(11)与机器人壳体(1)内部连接,电机A(10)与连杆机构B(7)连接,所述的电机B(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智能机器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载智能机器人结构包括机器人壳体(1)、机器人底座(2),所述的机器人壳体(1)上设置显示屏(3)、摄像头(4),机器人壳体(1)内设置PCB线路板(5),所述的机器人底座(1)内设置电机B(6),机器人底座(2)上表面活动安装连杆机构B(7),连杆机构B(7)下部设置啮合齿轮(8),啮合齿轮(8)与电机B(6)的电机B齿轮(9)啮合,机器人壳体(1)下部与连杆机构B(7)上部活动连接,所述的机器人壳体(1)内还设置电机A(10),电机A(10)通过连杆机构A(11)与机器人壳体(1)内部连接,电机A(10)与连杆机构B(7)连接,所述的电机B(6)和电机A(10)分别与控制部件(1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智能机器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B(6)设置为垂直布置的结构,连杆机构B(7)设置为与电机B(6)平行布置的结构,电机A(10)设置为电机B(6)垂直布置的结构,显示屏(3)卡装在机器人壳体(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智能机器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器人底座(2)侧面设置凸出的安装块(13),安装块(13)上设置连接螺钉(14),仪表上装骨架(15)上设置安装开口,安装开口侧面设置与连接螺钉(14)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的连接螺纹孔。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智能机器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载智能机器人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雷雷盛春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