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钢缠绕管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4502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塑料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塑钢缠绕管加工装置,包括切割单元和运输单元,所述切割单元包括用于切割塑钢缠绕管的第一切割刀和第二切割刀,所述第一切割刀位于塑钢缠绕管的内部并以塑钢缠绕管的圆心为中心而转动,所述第二切割刀位于塑钢缠绕管的外部并以塑钢缠绕管的圆心为中心而转动,第一切割刀和第二切割刀位于同一竖直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没有足够大的刀具能够仅靠直线型移动就能够切割塑钢缠绕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钢缠绕管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塑料加工的
,具体公开了塑钢缠绕管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塑钢缠绕管(SRWPE)是由钢塑复合的异型带材经螺旋缠绕焊接制成,其内壁光滑平整,该种管材具有耐腐蚀、质量轻、安装简便、通流量大、寿命长等优点,可替代高能耗材质(水泥、铸铁、陶瓷等)制作的管材,属环保型绿色产品。塑钢缠绕管具备以下优点:1、与纯塑管相比,增强的钢带极易使管材具有足够安全可靠的环钢度;2、内壁光滑,流动阻力比水泥管低20~30%,摩擦系数小,且沉淀物在管道中不易产生聚集;3、柔性或无泄漏(电熔焊、对焊)连接,密封性能及环保性能好两种密封连接方式均可以简单工具手工操作,无需机械,十分简便快捷;4、质量轻、接头少,无需大型设备,安装铺设方便重量轻,安装时不需要大型吊运设备。塑钢缠绕管包括PE塑胶材料部分和钢材部分,且PE塑胶部分将钢材部分包裹起来,所以切割时,无论从内向外还是从外向内切割,切割刀具都会先切PE塑胶部分,然后再切钢材部分,最后再切PE塑胶部分;在此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1、塑钢缠绕管的直径太大,目前没有足够大的刀具能够仅靠直线型移动将其切割;2、切割钢材时会产生火花、切割刀具会快速升温,如果切割刀具升温后再去切割PE塑胶部分,则会导致PE塑胶部分受热融化;3、塑钢缠绕管太大、不易固定,如果在切割过程中塑钢缠绕管发生移动则可能导致管道和切割装置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塑钢缠绕管加工装置,以解决目前没有足够大的刀具能够仅靠直线型移动就能够切割塑钢缠绕管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为:塑钢缠绕管加工装置,包括切割单元和运输单元,所述切割单元包括用于切割塑钢缠绕管的第一切割刀和第二切割刀,所述第一切割刀位于塑钢缠绕管的内部并以塑钢缠绕管的圆心为中心而转动,所述第二切割刀位于塑钢缠绕管的外部并以塑钢缠绕管的圆心为中心而转动,第一切割刀和第二切割刀位于同一竖直面。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中,第一切割刀和第二切割刀能够沿着塑钢缠绕管的管壁方向移动,所以两者能够将塑钢缠绕管完全切断。进一步,所述切割单元包括外切部和内切部,所述外切部包括环形的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上设有伸缩台,所述伸缩台上设有第一驱动机,所述第一切割刀与第一驱动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内切部包括可转动的内切柱,所述内切柱位于塑钢缠绕管的内部,内切柱上设有第二滑座,第二滑座上设有第二驱动机,所述第二切割刀与第二驱动机的输出端连接;伸缩台伸出到最大距离时,第一切割刀伸入到塑钢缠绕管的管壁中心处;第二滑座滑出到最大距离时,第二切割刀伸入到塑钢缠绕管的管壁中心处。本方案中,第一滑座及其上的第一切割刀能够在环形的轨道上做圆周运动,伸缩台能够带动第一切割刀向塑钢缠绕管的径向移动以便第一切割刀切入到管道中。第二滑座能够在内切柱的带动下转动,第二滑座再带动第二切割刀转动,同时第二滑座本身能够在内切柱上沿管道的径向移动,所以第二切割刀也能够切入到管道的管壁内。同时,由于第一切割刀和第二切割刀都只能切入到管道壁厚的中心处,所以两者都只能穿过一层PE塑胶部分和半层钢材部分,当两者因为切割钢材部分而发热后不会继续与另一层PE塑胶部分接触,避免两者将另一层PE塑胶部分熔化。进一步,所述轨道包括大径齿圈和小径齿圈,所述大径齿圈为内齿圈,所述小径齿圈为外齿圈,且轨道、大径齿圈和小径齿圈三者同心;所述小径齿圈固定设置在轨道上,所述大径齿圈转动设置在轨道上;所述第一滑座上设有行走电机,行走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行走齿轮,行走齿轮同时与大径齿圈和小径齿圈啮合。采用本方案,第一滑座能够在轨道上进行圆周运动,同时行走齿轮同时与小径齿圈和大径齿圈啮合时,大径齿圈和小径齿圈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使行走齿轮的运动轨迹保持为圆周运动;并且,行走齿轮在移动时还需要带动大径齿圈移动,所以大径齿圈能够起到限制行走齿轮移动的作用,当减少行走齿轮受到重力的影响、保证行走齿轮的移动速度为匀速。进一步,所述小径齿圈的两齿之间均设有液囊,液囊上设有出液管,所述小径齿圈上设有若干出液孔,出液孔的一端与出液管连通,出液孔的另一端设有压力阀。采用本方案,当行走齿轮在小径齿圈上移动时,行走齿轮能够挤压液囊,液囊中的冷却液能够从出液孔的压力阀中喷出,从而喷到管道上,对管道进行降温处理。进一步,所述运输单元包括两组输送机,两组输送机之间留有间距,且间距位于第一切割刀的下方;所述输送机包括外径相同的固定杆和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有螺旋叶片。采用本方案,由于塑钢缠绕管的外壁本身就具有螺旋结构,所以该螺旋结构能够与螺旋叶片进行配合,当螺旋叶片转动时,塑钢缠绕管就能够在螺旋叶片的带动下能够沿着转动杆的轴向移动,实现运输的目的。同时两个输送机之间的间距用来供第一切割刀和第二切割刀穿过,避免输送机对其造成干涉,进一步,还包括压紧单元,所述压紧单元包括两个可上下移动的压板,压板位于第一刀具的两侧。采用本方案,切割时压板能够将塑钢缠绕管压紧,避免其晃动。进一步,所述第一滑座与第二滑座的移动方向相同。采用本方案,第一切割刀和第二切割刀的运动轨迹都为圆周运动、运动方向也相同,所以两者不会相遇,避免两者发生干涉。进一步,所述第一切割刀和第二切割刀之间的夹角为180度。采用本方案,第一切割刀和第二切割刀的距离最远,当第一切割刀切完后,第二切割刀需要转动180度后才能够切割到第一切割刀切割后的位置,在此过程中,塑钢缠绕管的钢材部分有一定的时间来自然冷却,避免其因温度过高而融化PE塑胶部分。进一步,所述液囊内盛装有水溶性切削液。水溶性切削液的冷却和润滑效果好,能够有效地冷却第一切割刀具和塑钢缠绕管。进一步,所述液囊采用弹性材料制成。采用本方案,液囊能够自动回复原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大径齿圈和小径齿圈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架1、输送底座2、输送电机3、固定杆4、转动杆5、环形板6、大径齿圈7、小径齿圈8、第一滑座9、第一切割刀10、内切座11、低转速电机12、内切柱13、第二气缸14、第二驱动机15、第二切割刀16、架体17、压板18、伸缩杆19、液囊20。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2所示:塑钢缠绕管加工装置,包括机架1、切割单元、运输单元和压紧单元。运输单元包括两组输送机,输送机包括输送底座2、输送电机3、固定杆4和转动杆5,输送底座2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输送电机3和固定杆4均固定设置在输送底座2上,转动杆5与输送电机3的输出端同轴固接,转动杆5上设有螺旋叶片,转动杆5与固定杆4平行。两组输送机对称布置,且之间留有间距。切割单元包括外切部和内切部。外切部包括环形的轨道和第一滑座9,轨道由两个相对称的齿圈组构成,齿圈组包括同心布置的大径齿圈7和小径齿圈8以及环形板6,大径齿圈7转动设置在环形板6上且大径齿圈7能够以环形板6的圆心为中心进行自转,小径齿圈8固定设置在环形板6上,大径齿圈7为内齿圈,小径齿圈8为外齿圈。小径齿圈8的两齿之间均固定设有盛装水溶性切削液的液囊20,液囊20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液囊20上连通有出液管,小径齿圈8上设有若干出液孔,出液孔的一端与出液管连通,出液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塑钢缠绕管加工装置,包括切割单元和运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单元包括用于切割塑钢缠绕管的第一切割刀和第二切割刀,所述第一切割刀位于塑钢缠绕管的内部并以塑钢缠绕管的圆心为中心而转动,所述第二切割刀位于塑钢缠绕管的外部并以塑钢缠绕管的圆心为中心而转动,第一切割刀和第二切割刀位于同一竖直面。

【技术特征摘要】
1.塑钢缠绕管加工装置,包括切割单元和运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单元包括用于切割塑钢缠绕管的第一切割刀和第二切割刀,所述第一切割刀位于塑钢缠绕管的内部并以塑钢缠绕管的圆心为中心而转动,所述第二切割刀位于塑钢缠绕管的外部并以塑钢缠绕管的圆心为中心而转动,第一切割刀和第二切割刀位于同一竖直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钢缠绕管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单元包括外切部和内切部,所述外切部包括环形的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上设有伸缩台,所述伸缩台上设有第一驱动机,所述第一切割刀与第一驱动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内切部包括可转动的内切柱,所述内切柱位于塑钢缠绕管的内部,内切柱上设有第二滑座,第二滑座上设有第二驱动机,所述第二切割刀与第二驱动机的输出端连接;伸缩台伸出到最大距离时,第一切割刀伸入到塑钢缠绕管的管壁中心处;第二滑座滑出到最大距离时,第二切割刀伸入到塑钢缠绕管的管壁壁厚的中心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钢缠绕管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包括大径齿圈和小径齿圈,所述大径齿圈为内齿圈,所述小径齿圈为外齿圈,且轨道、大径齿圈和小径齿圈三者同心;所述小径齿圈固定设置在轨道上,所述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昌兴塑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