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饵抛投甩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4147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渔具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鱼饵抛投甩管,其设有抛投管体,特征在于抛投管体的底部设有管状把手,管状把手的右端部的上端面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与抛投管体的下端开口配合连接,管状把手的内部设有鱼饵承载盒,鱼饵承载盒内部设有至少三个隔断板,所述的隔断板将鱼饵承载盒内部分成鱼饵腔,每个隔断板的正下方的鱼饵承载盒外壁上设有圆弧形卡槽,管状把手的内壁上设有卡接凹槽,卡接凹槽内设有弹簧,所述的弹簧的一端与卡接凹槽的槽底相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卡接球相连接,鱼饵承载盒的侧面设有驱动块,管状把手上设有右端封闭的条形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抛投效果好、节约垂钓者人力、降低垂钓者劳动强度等优点。

A bait throwing tub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ishing gear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 particular to a bait throwing tube,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throwing tube body, characterized by a tubular handle at the bottom of the throwing tube body, an outlet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right end of the tubular handle, a matching connection between the outlet and the lower end opening of the throwing tube body, a bait carrying box at the inner part of the tubular handle and an internal bait carrying box at the inner part of the bait carrying box. 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partition plates. The partition plate divides the inside of the bait carrying box into bait chambers. The outer wall of the bait carrying box under each partition plate is provided with circular arc chucks. The inner wall of the tubular handle is provided with chucks, and the chucks are provided with springs. One end of the sp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chucks,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p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chucks ball. The side of the bait carrying box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block, and the tube handle is provided with a closed strip hole at the right e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good throwing effect, saving the manpower of the fisherman and reducing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fisherm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饵抛投甩管
本技术涉及渔具机械制造
,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抛投效果好、节约垂钓者人力、降低垂钓者劳动强度的鱼饵抛投甩管。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钓鱼活动已经成为很多人喜爱的户外运动,尤其在节假日钓鱼成了人们一项优选的休闲活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变成了钓鱼爱好者。目前,有这样一个问题在困扰着广大的钓鱼爱好者,那就是鱼饵的抛投问题,人们目前为了增大垂钓的成功率,一般都是先将饵料通过甩管抛投至湖内特定的位置,将鱼吸引至该位置,然后再通过鱼竿将鱼钩甩至该位置进行垂钓,由于将鱼吸引过来后,增大了垂钓的成功率,进而增大了垂钓人员的兴趣,但是现有的甩管就是一根底部封闭的碳素管,将鱼饵放在碳素管的内部,然后手持碳素管的底部进行甩动,进而将碳素管内的鱼饵甩出至特定位置,该甩管在使用时,需要人工一个一个将鱼饵放进,一个抛投完成后再装另一个进行抛投,这样浪费了垂钓时间,增大了垂钓强度,影响垂钓者垂钓心情,而且在碳素管的上端设为直型出口,这样在抛出的过程中,有可能导致鱼饵向上抛出,不会沿着抛物线的形式抛进湖内,影响抛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抛投效果好、节约垂钓者人力、降低垂钓者劳动强度的鱼饵抛投甩管。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饵抛投甩管,设有抛投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抛投管体的上端设有弧形抛管,所述的弧形抛管的一端与抛投管体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的抛投管体的下端底部设有两端开口的管状把手,所述的管状把手的右端部的上端面设有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与抛投管体的下端开口配合连接,所述的管状把手的内部设有上端开口的鱼饵承载盒,所述的鱼饵承载盒的外径与管状把手的内壁相配合使鱼饵承载盒在管状把手内移动,所述的鱼饵承载盒内部设有至少三个隔断板,所述的隔断板将鱼饵承载盒内部分成至少四个与出料口的口径相配合的鱼饵腔,每个鱼饵腔内设有鱼饵,所述的每个隔断板的正下方的鱼饵承载盒外壁上设有圆弧形卡槽,所述的右端的圆弧形卡槽下方的管状把手的内壁上设有卡接凹槽,所述的卡接凹槽内设有弹簧,所述的弹簧的一端与卡接凹槽的槽底相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卡接球相连接,所述的卡接球的上端经弹簧作用露出卡接凹槽部分,露出卡接凹槽部分的卡接球卡接在鱼饵承载盒上的圆弧形卡槽内,正好使每个鱼饵腔与出料口相连通,所述的鱼饵承载盒的侧面设有驱动块,所述的与驱动块同一位置的管状把手上设有右端封闭的条形孔,所述的驱动块的一端与鱼饵承载盒相连接,另一端由管状把手的条形孔伸出,通过推动驱动块移动鱼饵承载盒,卡接球每卡接一次,鱼饵承载盒移动一个鱼饵的距离,使鱼饵承载盒内的每个鱼饵依次输送至管状把手的出料口处。本技术所述的管状把手与抛投管体之间经连接组件相连接,所述的连接组件由压入弹簧和固定管体组成,所述的固定管体的内径大于出料口的口径,所述的固定管体的上端设有定位导向盖,所述的固定管体的下端与出料口边缘的管状把手相连接,所述的固定管体上端的定位导向盖上设有供抛投管体移动的导向孔,所述的导向孔内设有抛投管体,抛投管体的下端由导向孔内伸进固定管体内,伸进固定管体内的抛投管体的外壁上设有环形挡板,所述的环形挡板的下方设有套接在抛投管体外壁的压入弹簧,所述的压入弹簧的下端与出料口边缘的管状把手相连接,所述的压入弹簧的上端与环形挡板相连接,所述的伸出固定管体的抛投管体上方的外壁上设有推动板,通过驱动推动板将抛投管体下移伸进出料口内套住鱼饵腔内的鱼饵,方便鱼饵的抛出,抛出完成后抛投管体在压入弹簧的作用下上移出管状把手,再进行下一个鱼饵的抛投。本技术所述抛投管体上的环形挡板与固定管体上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固定管体的高度,保证抛投管体伸进鱼饵腔内包裹住鱼饵。本技术所述的鱼饵承载盒的右端面设为弧形面,方便鱼饵承载盒插进管状把手内部。本技术由于所述的抛投管体的上端设有弧形抛管,所述的弧形抛管的一端与抛投管体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的抛投管体的下端底部设有两端开口的管状把手,所述的管状把手的右端部的上端面设有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与抛投管体的下端开口配合连接,所述的管状把手的内部设有上端开口的鱼饵承载盒,所述的鱼饵承载盒的外径与管状把手的内壁相配合使鱼饵承载盒在管状把手内移动,所述的鱼饵承载盒内部设有至少三个隔断板,所述的隔断板将鱼饵承载盒内部分成至少四个与出料口的口径相配合的鱼饵腔,每个鱼饵腔内设有鱼饵,所述的每个隔断板的正下方的鱼饵承载盒外壁上设有圆弧形卡槽,所述的右端的圆弧形卡槽下方的管状把手的内壁上设有卡接凹槽,所述的卡接凹槽内设有弹簧,所述的弹簧的一端与卡接凹槽的槽底相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卡接球相连接,所述的卡接球的上端经弹簧作用露出卡接凹槽部分,露出卡接凹槽部分的卡接球卡接在鱼饵承载盒上的圆弧形卡槽内,正好使每个鱼饵腔与出料口相连通,所述的鱼饵承载盒的侧面设有驱动块,所述的与驱动块同一位置的管状把手上设有右端封闭的条形孔,所述的驱动块的一端与鱼饵承载盒相连接,另一端由管状把手的条形孔伸出,通过推动驱动块移动鱼饵承载盒,卡接球每卡接一次,鱼饵承载盒移动一个鱼饵的距离,使鱼饵承载盒内的每个鱼饵依次输送至管状把手的出料口处,所述的管状把手与抛投管体之间经连接组件相连接,所述的连接组件由压入弹簧和固定管体组成,所述的固定管体的内径大于出料口的口径,所述的固定管体的上端设有定位导向盖,所述的固定管体的下端与出料口边缘的管状把手相连接,所述的固定管体上端的定位导向盖上设有供抛投管体移动的导向孔,所述的导向孔内设有抛投管体,抛投管体的下端由导向孔内伸进固定管体内,伸进固定管体内的抛投管体的外壁上设有环形挡板,所述的环形挡板的下方设有套接在抛投管体外壁的压入弹簧,所述的压入弹簧的下端与出料口边缘的管状把手相连接,所述的压入弹簧的上端与环形挡板相连接,所述的伸出固定管体的抛投管体上方的外壁上设有推动板,通过驱动推动板将抛投管体下移伸进出料口内套住鱼饵腔内的鱼饵,方便鱼饵的抛出,抛出完成后抛投管体在压入弹簧的作用下上移出管状把手,再进行下一个鱼饵的抛投,所述抛投管体上的环形挡板与固定管体上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固定管体的高度,保证抛投管体伸进鱼饵腔内包裹住鱼饵,所述的鱼饵承载盒的右端面设为弧形面,方便鱼饵承载盒插进管状把手内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抛投效果好、节约垂钓者人力、降低垂钓者劳动强度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图2中A部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一种鱼饵抛投甩管,设有抛投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抛投管体1的上端设有弧形抛管19,所述的弧形抛管19的一端与抛投管体1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的抛投管体1的下端底部设有两端开口的管状把手2,所述的抛投管体1的底部设有两端开口的管状把手2,所述的管状把手2的右端部的上端面设有出料口3,所述的出料口3与抛投管体1的下端开口配合连接,所述的管状把手2的内部设有上端开口的鱼饵承载盒4,所述的鱼饵承载盒4的外径与管状把手2的内壁相配合使鱼饵承载盒4在管状把手2内移动,所述的鱼饵承载盒4内部设有至少三个隔断板17,所述的隔断板17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饵抛投甩管,设有抛投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抛投管体的上端设有弧形抛管,所述的弧形抛管的一端与抛投管体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的抛投管体的下端底部设有两端开口的管状把手,所述的管状把手的右端部的上端面设有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与抛投管体的下端开口配合连接,所述的管状把手的内部设有上端开口的鱼饵承载盒,所述的鱼饵承载盒的外径与管状把手的内壁相配合使鱼饵承载盒在管状把手内移动,所述的鱼饵承载盒内部设有至少三个隔断板,所述的隔断板将鱼饵承载盒内部分成至少四个与出料口的口径相配合的鱼饵腔,每个鱼饵腔内设有鱼饵,所述的每个隔断板的正下方的鱼饵承载盒外壁上设有圆弧形卡槽,所述的右端的圆弧形卡槽下方的管状把手的内壁上设有卡接凹槽,所述的卡接凹槽内设有弹簧,所述的弹簧的一端与卡接凹槽的槽底相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卡接球相连接,所述的卡接球的上端经弹簧作用露出卡接凹槽部分,露出卡接凹槽部分的卡接球卡接在鱼饵承载盒上的圆弧形卡槽内,正好使每个鱼饵腔与出料口相连通,所述的鱼饵承载盒的侧面设有驱动块,所述的与驱动块同一位置的管状把手上设有右端封闭的条形孔,所述的驱动块的一端与鱼饵承载盒相连接,另一端由管状把手的条形孔伸出,通过推动驱动块移动鱼饵承载盒,卡接球每卡接一次,鱼饵承载盒移动一个鱼饵的距离,使鱼饵承载盒内的每个鱼饵依次输送至管状把手的出料口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饵抛投甩管,设有抛投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抛投管体的上端设有弧形抛管,所述的弧形抛管的一端与抛投管体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的抛投管体的下端底部设有两端开口的管状把手,所述的管状把手的右端部的上端面设有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与抛投管体的下端开口配合连接,所述的管状把手的内部设有上端开口的鱼饵承载盒,所述的鱼饵承载盒的外径与管状把手的内壁相配合使鱼饵承载盒在管状把手内移动,所述的鱼饵承载盒内部设有至少三个隔断板,所述的隔断板将鱼饵承载盒内部分成至少四个与出料口的口径相配合的鱼饵腔,每个鱼饵腔内设有鱼饵,所述的每个隔断板的正下方的鱼饵承载盒外壁上设有圆弧形卡槽,所述的右端的圆弧形卡槽下方的管状把手的内壁上设有卡接凹槽,所述的卡接凹槽内设有弹簧,所述的弹簧的一端与卡接凹槽的槽底相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卡接球相连接,所述的卡接球的上端经弹簧作用露出卡接凹槽部分,露出卡接凹槽部分的卡接球卡接在鱼饵承载盒上的圆弧形卡槽内,正好使每个鱼饵腔与出料口相连通,所述的鱼饵承载盒的侧面设有驱动块,所述的与驱动块同一位置的管状把手上设有右端封闭的条形孔,所述的驱动块的一端与鱼饵承载盒相连接,另一端由管状把手的条形孔伸出,通过推动驱动块移动鱼饵承载盒,卡接球每卡接一次,鱼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增光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市雅克德温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