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打顶增桃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4078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棉花打顶增桃剂,所述打顶增桃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5‑45份油菜素内酯和4‑26份植物生长抑制剂;所述棉花打顶增桃剂的配制方法为:需用少量水先将上述缩节胺或矮壮素完全溶解混合均匀,再按总用料量将水补足至45kg/亩,最后将上述油菜素内酯加入,经搅拌均匀后方可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棉花打顶增桃剂既能高效促进植株生长,又能增强抑制剂抑制效果,可减少抑制剂的用量,能够完全控制棉株顶尖不再长高且又不死亡,此外整个植株的叶片不受影响,不损害植株正常光合作用,从而使棉株正常生长成熟,在保证棉株多长1‑3个顶桃的同时,可提高产率。

Cotton Topping and Peach Enhancing Agen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tton topping and peach-increasing agent,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5 45 phr of Brassinolide and 4 26 phr of plant growth inhibitor;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cotton topping and peach-increasing agent is as follows: the above-mentioned mepiquat or chlormectin is completely dissolved and mixed evenly with a small amount of water, and then water is replenished to 45 kg/mu according to the total amount of material used, and finally the above-mentioned peach-increasing agent is prepared. Brassinolide can be used only after it is added and stirred evenly. The cotton topping and peach-increasing agent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promote plant growth, but also enhance the inhibitor inhibition effect, reduce the dosage of inhibitors, completely control the apex of cotton plant no longer grows tall and does not die, in addition, the leaves of the whole plant are not affected, and does not damage the normal photosynthesis of the plant, thus making the cotton plant grow and mature normally, and guaranteeing the length of the cotton plant by 1 to 3 apex peaches. At the same time, the yield can be increa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棉花打顶增桃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源农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棉花打顶增桃剂。
技术介绍
在棉花种植过程中,为了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需在棉花的一定生长阶段,适当抑制其营养生长,尤其是消除其顶端生长优势,使其更利于生殖生长。然而,传统常采用人工掐除棉株顶尖的办法,这种办法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不高,有时甚至因为人力不足而延误了最佳打顶时期;而且由于人力劳务费用的提高,人工打顶的生产成本亦大幅提高,因此迫切需要改进打顶方法。随着棉花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有人采用机械打顶的方式,但因棉田高低不平、棉株高矮不一,机械打顶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国内外采用植物生长抑制剂或除草剂作为棉花打顶剂,诸如氟节胺、缩节胺、6-苄基腺嘌呤(6-BA)、丁酰肼、马来酰肼、噻苯隆、特丁噻苯隆、乙烯利等都有使用。这些化合物,在低浓度时有促进作物生长的功效,高浓度时可抑制植物的生长,以至杀死植物。目前市场上所用的棉花化学打顶剂,大多是用高浓度植物生长抑制剂来杀死棉株的顶尖,要达到杀死棉株顶尖或侧芽等生长点的目的,其使用的浓度多数都须高达促生长所用的最高浓度的十倍以上。这样做的结果是,棉株顶尖确实是被杀死了,但顶端的3个盖顶桃也长不出来了,连整个棉株的叶片和棉桃的生长都同时受到损害,甚至还影响棉花吐絮。此外,棉田的土壤环境还受到严重污染,有时甚至妨碍下一茬作物的生长。如果浓度用得不够高,则打顶目的达不到,棉农在生产过程中,常常宁可多用些药剂,但又常因带来的药害造成损失,所以使用方法及产生的效果都很难控制。因此,急需研发出一种既可控制棉株顶端生长,又能保证棉花产量的高效而又稳定的棉花打顶剂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花打顶增桃剂,该打顶增桃剂既可起到控制棉株顶端生长,又能提高棉花产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棉花打顶增桃剂,其原理是以油菜素内酯为主要原料,与植物生长抑制剂(缩节胺或矮壮素)复配,利用油菜素内酯既可提高抑制剂药效,减少抑制剂用量,从而减轻抑制剂对棉株的伤害;又能促进棉株生长,使促进生长和抑制生长二者达到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进而达到使棉株顶尖不再长高,又不死亡的状态;此外,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打顶剂还能在可保住1-3个盖顶桃的同时,使棉株全株少受或不受抑制剂药害而正常生长,从而获得显著增收效果,每亩可增收子棉50-100kg;同时还能减少生长抑制剂在土壤中的残留,减轻对下一茬农作物造成的不利影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棉花打顶增桃剂,所述打顶增桃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5-45份油菜素内酯和4-26份植物生长抑制剂。进一步,所述打顶增桃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12-38份油菜素内酯和9-20份植物生长抑制剂。进一步,所述植物生长抑制剂为矮壮素或缩节胺。进一步,所述油菜素内酯为植物原料提取的天然油菜素内酯或人工合成的24-表油菜素内酯。上述棉花打顶增桃剂的配制方法:需用少量水先将上述缩节胺或矮壮素完全溶解混合均匀,再按总用料量将水补足至45kg/亩,最后将上述油菜素内酯加入,经搅拌均匀后方可使用。其中,施用方式为叶面喷施,采用人工喷施、机械喷施、飞机喷施均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棉花打顶增桃剂既能高效促进植株生长,又能增强抑制剂抑制效果,可减少抑制剂的用量,能够完全控制棉株顶尖不再长高且又不死亡,此外整个植株的叶片不受影响,不损害植株正常光合作用,从而使棉株正常生长成熟,在保证棉株多长1-3个顶桃的同时,可提高产率。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棉花打顶增桃剂,适用于机械喷施或飞机喷施,有利于发展棉花的集约化、机械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增产增收。附图说明图1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打顶增桃剂的棉花顶部生长照片;图2为博乐市85团值班连三种不同打顶方式的棉株生长情况:(a)使用本专利技术打顶增桃剂打顶的棉株;(b)化学打顶(缩节胺)打顶的棉株;(c)人工打顶的棉株;图3为新疆库尔勒普惠农场不同打顶方式棉株生长情况:(a)使用本专利技术打顶增桃剂打顶的棉株;(b)化学打顶(矮壮素)打顶的棉株;图4为新疆库尔勒农二师35团不同打顶方式棉株生长情况:(a)使用本专利技术打顶增桃剂打顶的棉株;(b)化学打顶(缩节胺)打顶的棉株。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棉花打顶增桃剂,是以油菜素内酯(BR)作为主要原料,并与缩节胺或矮壮素复配,所述油菜素内酯可以为从植物原料中提取的天然油菜素内酯乳油或化学合成的24-表油菜素内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棉花打顶增桃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天然油菜素内酯5份,缩节胺4份。实施例2一种棉花打顶增桃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24-表油菜素内酯45份,缩节胺26份。实施例3一种棉花打顶增桃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天然油菜素内酯12份,矮壮素9份。实施例4一种棉花打顶增桃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24-表油菜素内酯38份,缩节胺20份。实施例5一种棉花打顶增桃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24-表油菜素内酯25份,缩节胺15份。实施例6一种棉花打顶增桃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24-表油菜素内酯25份,矮壮素14份。实施例7一种棉花打顶增桃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天然油菜素内酯15份,缩节胺10份。实施例8一种棉花打顶增桃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天然油菜素内酯12份,矮壮素18份。上述实施例的棉花打顶增桃剂均按照如下方法配制:以施用1亩棉田计,先将2kg水倒入容器中,再按配方要求加入缩节胺(或矮壮素),充分搅拌,使缩节胺(矮壮素)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约43kg水和天然油菜素内酯(或24-表油菜素内酯),经充分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图1给出了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打顶剂的棉花顶部生长照片,从图中可以看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打顶剂处理棉株顶尖后,其棉株顶尖不再长高又不死亡。施用方式:人工喷施、机械喷施、飞机喷施均可,对叶面进行喷施。将本专利技术的棉花打顶剂用于田间试验:1、2018年,在新疆博乐市85团值班连,面积200亩,品种新陆早,实收约1.2万株/亩,7月15日一次性喷施本专利技术打顶增桃剂(BR+缩节胺)处理,以化学打顶剂缩节胺以及人工打顶为对照,各处理农艺性状及产量比较结果见表1,从表1可知,用本专利技术打顶增桃剂进行打顶,果枝台数比缩节胺化学打顶和人工打顶分别增加1.1台、0.9台;单株增加铃数分别为1.7个、1.6个;子棉产量分别增加了78.5kg、72.2kg,增产幅度分别达19.2%、17.4%,增产效果显著;同时,图2给出了三种不同打顶方式对棉株的影响,(a)图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打顶剂进行打顶,(b)和(c)为化学打顶和人工打顶,对比可知,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打顶剂进行打顶,盖顶桃多长1-3个,而采用化学打顶和人工打顶的几乎没有盖顶桃。表1:2018年博乐市85团值班连不同打顶方式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比较2、2018年,在新疆库尔勒普惠农场,面积150亩,品种新陆中,7月20日一次性喷施本专利技术打顶增桃剂(BR+矮壮素)处理,以化学打顶剂矮壮素为对照,各处理农艺性状及产量比较结果见表2,从表2可知,用本专利技术打顶增桃剂打顶与化学打顶相比,果枝平均增加1.5台,单株铃数平均增加0.9个,子棉产量增加52.9kg/亩,增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棉花打顶增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打顶增桃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5‑45份油菜素内酯和4‑26份植物生长抑制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花打顶增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打顶增桃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5-45份油菜素内酯和4-26份植物生长抑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花打顶增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打顶增桃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12-38份油菜素内酯和9-20份植物生长抑制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棉花打顶增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生长抑制剂为矮壮素或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逸心高久知周永骋李天奥蒋纯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优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