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视频传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3850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视频传输系统,包括无线发射机以及无线接收机。所述无线发射机包括第一中央处理器系统以及COFDM发射功能模块,所述无线发射机通过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系统连接有至少一个网络摄像机设备,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系统通过所述COFDM发射功能模块与所述天线连接。所述无线接收机包括第二中央处理器系统以及COFDM接收功能模块,所述第二中央处理器系统与一网络硬盘录像机设备连接,所述第二中央处理器系统通过所述COFDM接收功能模块与所述天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较低的成本的设备,降低了COFDM技术应用于无线视频传输领域在音视频数据处理部分的功能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视频传输系统
本技术涉及无线视频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网络硬盘录像机(NetVideoRecorder,简称NVR),NVR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过网络接收IPcamera(网络摄像机)设备传输的数字视频码流,并进行存储、管理,从而实现网络化带来的分布式架构优势,其中NVR与IPcamera之间通过WIFI进行无线视频传输,其成本较低。然而通过WiFi进行无线视频传输距离短(几十米内),容易被干扰,容易被障碍物遮挡很难绕射与穿透,建立无线连接时间长,无线信号断开时重新建立连接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更高传输能力的新型无线视频传输系统。一种无线视频传输系统,包括无线发射机以及无线接收机,所述无线发射机与所述无线接收机之间通过天线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无线发射机包括第一中央处理器系统以及COFDM发射功能模块,所述无线发射机通过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系统连接有至少一个网络摄像机设备,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系统通过所述COFDM发射功能模块与所述天线连接;所述无线接收机包括第二中央处理器系统以及COFDM接收功能模块,所述第二中央处理器系统与一网络硬盘录像机设备连接,所述第二中央处理器系统通过所述COFDM接收功能模块与所述天线连接。较佳的,所述无线发射机与所述无线接收机之间传输的数据为音视频数据流。较佳的,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系统与所述至少一个网络摄像机设备之间通过以太网网口进行连接。较佳的,所述网络摄像机设备的数量为4个。较佳的,所述第二中央处理器系统与所述网络硬盘录像机设备之间通过以太网网口进行连接。较佳的,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系统还配置有串口,所述串口用于为使用者提供进行配置和功能管理的接口。较佳的,所述第二中央处理器系统还配置有串口,所述串口用于为使用者提供进行配置和功能管理的接口。较佳的,所述无线接收机内还具有网络摄像机音视频流服务器协议软件。较佳的,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系统中至少具有嵌入式Linux系统、TCP/IP协议、对接网络摄像机的应用软件协议、COFDM发射软件模块。较佳的,所述第二中央处理器系统中至少具有具有嵌入式Linux系统、COFDM接收软件模块、与网络硬盘录像机对接的应用软件协议。本技术通过采用较低的成本的设备,降低了COFDM技术应用于无线视频传输领域在音视频数据处理部分的功能成本。同时,以低成本方式实现多路音视频数据通过一条COFDM链路进行无线单向传输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示出本技术无线视频传输系统较佳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示出本技术无线视频传输系统较佳实施方式中的无线发射机的示意图;图3示出本技术无线视频传输系统较佳实施方式中的无线接收机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可以理解,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中显示的尺寸仅仅是为便于清晰描述,而并不限定比例关系。参阅附图1,依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无线视频传输系统10包括无线发射机30以及无线接收机50,所述无线发射机30与无线接收机50之间通过天线70进行发射及接收数据。本实施方式中,无线发射机30与无线接收机50之间通过COFDM(编码正交频分复用)多载波调制技术进行数据传输。COFDM多载波调制技术将数据调制到多个相互正交的子载波上以同时发送,其所具有的频谱效率高、可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大、抗多径和抗频率选择性衰落能力强等优点,因而可以广泛地用于无人机航拍和无线视频监控等领域。请一并参考图2,所述无线发射机30包括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系统31、COFDM发射功能模块33。所述CPU系统31中具有嵌入式Linux系统、TCP/I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对接IPCamera(网络摄像机)的应用软件协议、COFDM发射软件模块等。其中,CPU系统31内部具有内置的网络信号处理模块。所述无线发射机30的CPU系统31通过所述COFDM发射功能模块33与天线70连接。所述无线发射机30的CPU系统31通过以太网网口35与多个IPCamera设备37连接,以接收来自所述IPCamera设备37的数据。本实施方式中,所述IPCamera设备37的数量为四个。其中所述数据为音视频数据流。所述CPU系统31接收了来自所述IPCamera设备37的数据后,通过所述无线发射机30的CPU系统31内嵌入的协议,将音视频流数据转换为COFDM发射协议包送给COFDM发射功能模块33,然后通过所述天线70发出。其中,所述无线发射机30的CPU系统31还配置有串口39,所述串口39可以为使用者提供用于进行配置和功能管理的接口。请一并参考图3,所述无线接收机50包括CPU系统51、COFDM接收功能模块53。所述CPU系统51中具有嵌入式Linux系统、COFDM接收软件模块、与网络硬盘录像机(NetVideoRecorder,简称NVR)对接的应用软件协议。其中,CPU系统51内部同样具有内置的网络信号处理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机50的CPU系统51通过所述COFDM接收功能模块53与天线70连接。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接收机50内还具有IPcamera音视频流服务器协议软件。所述无线接收机50的CPU系统51的后端通过以太网网口55与NVR设备57连接。当所述无线接收机50与所述无线发射机30进行数据传输时,无线接收机50内置COFDM接收功能模块53通过天线70收到所述无线发射机30发出的数据后,通过CPU系统51内嵌入的协议,将数据解调还原为原始的音视频数据流,通过IPcamera音视频流服务器,再经网络接口55传输给后端NVR设备57。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接收机50的CPU系统51还配置有串口59,所述串口59可以为使用者提供用于进行配置和功能管理的接口。当所述无线发射机30有对接多路IPCamera音视频流数据流时,所述无线接收机50通过收到的数据包中的IP地址信息来区分不同的IPCamera设备37,再通过不同的“IPcamera音视频流服务器”输出给NVR设备57,以进行多路IPCamera的视频同屏画面分割显示。由于IPCamera设备37与所述NVR设备57的成本较低,本技术通过采用较低的成本的设备,降低了COFDM技术应用于无线视频传输领域在音视频数据处理部分的功能成本。同时,以低成本方式实现多路音视频数据通过一条COFDM链路进行无线单向传输的功能。本技术兼具COFDM链路的无线传输优势与安防领域的低成本音视频处理优势,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与应用价值,也解决了安防领域多年来在无线视频传输方面的痛点。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视频传输系统,包括无线发射机以及无线接收机,所述无线发射机与所述无线接收机之间通过天线进行数据传输;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发射机包括第一中央处理器系统以及COFDM发射功能模块,所述无线发射机通过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系统连接有至少一个网络摄像机设备,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系统通过所述COFDM发射功能模块与所述天线连接;所述无线接收机包括第二中央处理器系统以及COFDM接收功能模块,所述第二中央处理器系统与一网络硬盘录像机设备连接,所述第二中央处理器系统通过所述COFDM接收功能模块与所述天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视频传输系统,包括无线发射机以及无线接收机,所述无线发射机与所述无线接收机之间通过天线进行数据传输;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发射机包括第一中央处理器系统以及COFDM发射功能模块,所述无线发射机通过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系统连接有至少一个网络摄像机设备,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系统通过所述COFDM发射功能模块与所述天线连接;所述无线接收机包括第二中央处理器系统以及COFDM接收功能模块,所述第二中央处理器系统与一网络硬盘录像机设备连接,所述第二中央处理器系统通过所述COFDM接收功能模块与所述天线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视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发射机与所述无线接收机之间传输的数据为音视频数据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富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矽海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