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节点动态的网络结构辨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节点动态的网络结构辨识方法,属于多智能体
技术介绍
多智能体系统在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无人车,无人机编队控制,机器人的协同控制,时钟同步,电力系统负载平衡等等。系统对单个智能体的性能要求低,而且多个智能体容易实现群体智能。此外,系统易于扩展,新的节点按照系统协议,可以不用任何修改就加入系统,同时分布式的控制方法也有着天然的鲁棒性。多智能体系统的网络结构通常用拓扑图来描述,其中节点代表单个智能体,如果两个智能体间存在通信,则对应的节点通过边连接起来,拓扑抽象的表达了系统内部的关系。网络的结构信息可用于网络性能优化,路由控制以及故障诊断,对于网络的管理和控制必不可少。在多智能系统中,节点间的状态更新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协议实现。在本专利技术中考虑的是线性一致性状态更新协议。该协议由于其简单的信息交换方式,在多智能体系统中大量应用,其理论也最为成熟。线性一致性协议的具体实现方法是:在理想的通信环境下,系统中的每个节点接受来自邻居节点的信息,合上节点自身的信息,利用邻居和自身信息的线性组合来更新自身状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节点动态的网络结构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系统节点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受到外部影响的节点H,另一类是不可以操纵其状态变化的节点N,但是节点N的状态会受到节点H的影响;通过向节点H输入控制量,唯一的辨识出节点H内部的拓扑连接;重新给定节点H输入控制量,节点H和N通过内部结构互相影响,观测系统外部的状态变化,利用系统辨识方法得到输入与状态的传递函数矩阵模型;通过对所述传递函数矩阵模型的变换,将外部模型转化为状态空间模型,唯一的重构出节点H与节点N的拓扑连接以及节点N内部的拓扑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节点动态的网络结构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系统节点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受到外部影响的节点H,另一类是不可以操纵其状态变化的节点N,但是节点N的状态会受到节点H的影响;通过向节点H输入控制量,唯一的辨识出节点H内部的拓扑连接;重新给定节点H输入控制量,节点H和N通过内部结构互相影响,观测系统外部的状态变化,利用系统辨识方法得到输入与状态的传递函数矩阵模型;通过对所述传递函数矩阵模型的变换,将外部模型转化为状态空间模型,唯一的重构出节点H与节点N的拓扑连接以及节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健,张秀峰,陈杰,俞成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