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圈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3792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音圈马达,包括外壳、镜头载座、和底座;外壳为罩状结构,包括顶板和侧板;镜头载座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向上延伸的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与所述外壳的顶板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距;镜头载座的侧壁具有多个第二侧向限位凸台,底座具有向上延伸的多个限位块,第二侧向限位凸台与底座限位块的侧壁之间具有第四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底座的限位块与镜头载座的第二侧向限位凸台碰撞限位,代替了外壳的卡爪与镜头载座卡槽之间的碰撞限位。由于限位块与第二侧向限位凸台的碰撞面都没有锋利的毛边,其相对于卡爪和卡槽的限位具有优势,可以降低摄像模组产生污点的风险。且节省了对卡爪额外的后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音圈马达
本技术涉及微电机
,特别地涉及一种音圈马达。
技术介绍
目前自动对焦手机摄像模组对拍照的画质要求越来越高,而手机自动对焦机构微型马达在自动对焦或者外部碰撞都会引起内部限位部件的接触、碰撞。在音圈电达在工作或者可靠性试验时,镜头载座会产生运动,并会不断地与音圈马达的外壳撞击和碰撞,在撞击时容易产尘、即产生材质碎屑,而这些碎屑会伴随工作或试验而掉入模组成像区,最终造成摄像模组成像时的镜面污点。因此,如何减少音圈马达中的镜头载体与底座凸台相撞时产尘问题,避免摄像模组成像时产生污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音圈马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圈马达,包括外壳、镜头载座、和底座;所述外壳为罩状结构,包括顶板和侧板;所述镜头载座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向上延伸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外壳的顶板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所述镜头载座的侧壁具有多个第二侧向限位凸台,所述底座具有向上延伸的多个限位块,所述第二侧向限位凸台与底座限位块的侧壁之间具有第四间距。优选地,所述第一间距为0.05mm~0.5mm。优选地,所述第四间距为0.05mm~0.5mm。优选地,所述第二侧向限位凸台的外侧面与底座限位块的侧壁平行。优选地,所述第一凸台的顶面为平面,且与外壳的顶板内壁平行。优选地,所述第二侧向限位凸台包括位于X轴方向上的第二左侧凸台和第二右侧凸台,所述第二侧向限位凸台还包括位于Y轴方向上的第二前凸台和第二后凸台。优选地,所述镜头载座的侧壁具有向外壳的侧板延伸的多个第一侧向限位凸台;第一侧向限位凸台的外侧面与外壳的侧板之间具有第三间距。优选地,所述第一凸台为第一侧向限位凸台;所述第一侧向限位凸台的顶面为第一凸台的顶面。与
技术介绍
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实施例,在镜头载座的侧壁设置多个第二侧向限位凸台,通过底座的限位块与镜头载座的第二侧向限位凸台碰撞限位,代替了外壳的卡爪与镜头载座卡槽之间的碰撞限位。由于限位块与第二侧向限位凸台的碰撞面都没有锋利的毛边,其相对于卡爪和卡槽的限位具有优势,且节省了对卡爪额外的后处理工艺,通过改善音圈马达内部结构优化碰撞点和碰撞方式,从而降低摄像模组产生污点的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音圈马达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音圈马达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A-A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种音圈马达的镜头载座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种音圈马达的镜头载座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种音圈马达的俯视图;图7为图6中B-B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所提供的一种音圈马达的镜头载座立体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所提供的一种音圈马达的镜头载座仰视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所提供的一种音圈马达的底座立体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所提供的一种音圈马达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外壳、2-镜头载座、3-底座、11-顶板、12-侧板、13-第一开孔、14-卡爪、21-第一凸台、22-第一侧向限位凸台、23-第二侧向限位凸台、24-卡槽、22a-第一侧向限位凸台的顶面、22b-第一侧向限位凸台的外侧面、31-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和作用原理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外壳1和镜头载座2之间在多个方向均有碰撞。例如在空间的Z轴方向(即上下方向)以及水平面方向(即X、Y轴方向)均有碰撞。本实施例针对外壳1和镜头载座2之间在上下方向的碰撞进行改进。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双限位结构的音圈马达。音圈马达包括外壳1、镜头载座2、和底座3。外壳1为罩状结构,下部敞口,罩状结构内部为容纳镜头载座2的空间,用于装配镜头载座2。外壳1包括顶板11和侧板12,顶板11上具有第一开孔13,在所述第一开孔13的边缘向下延伸有多个向内弯折的卡爪14。更具体的,卡爪14与顶板11呈大致垂直。优选地,外壳1为金属外壳,外壳1为钣金结构件,外壳1的顶板11、侧板12、以及从顶板11第一开孔13向内延伸的卡爪14为钣金一体结构。镜头载座2位于外壳1和底座3之间,镜头载座2具有第二开孔,第二开孔是中空的圆筒形用于以容纳并固定镜头,镜头载座2带动镜头一起移动。第二开孔与第一开孔13一般为同轴设置。在镜头载座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向上延伸的第一凸台21;第一凸台21与所述外壳1的顶板11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凸台21在镜头载座2的上端面上呈均匀的排布。第一凸台21与外壳1的顶板11内壁的配合结构为第一限位结构,在碰撞时对镜头载座2进行限位。第一凸台21的顶面与外壳1的顶板11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距L1。优选地,第一凸台21的顶面为平面,且与外壳1的顶板11内壁平行,多个第一凸台21的顶面面积之和为第一限位结构的碰撞面积。在镜头载座2上还具有与外壳1的卡爪14相对应的卡槽24,卡爪14位于卡槽24内。镜头载座2的卡槽24与外壳1的卡爪14的配合结构为第二限位结构,在碰撞时对镜头载座2进行限位。卡爪14与卡槽24在上下方向上具有第二间距L2。具体的,第二间距L2为卡爪14的下端面到镜头载座2的卡槽24的底面的距离。第一间距L1为0.05mm~0.5mm;所述第二间距L2为0.05mm~0.5mm。优选地,所述第一间距L1等于第二间距L2。优选地,卡爪14的下端面与镜头载座2的卡槽24的底面为平行的面;且对卡爪14的下端面作了打磨去毛刺处理,以防止卡爪14的下端面具有尖刺等结构。另外,卡爪14和卡槽24的配合,在水平面的方向上起到了抗扭的作用,用于限制镜头载座2在水平面方向上与外壳1的碰撞。更进一步的,为了增大卡爪14与卡槽24的接触面积,卡爪14的下端还具有弯折臂(图中未示出),弯折臂与卡槽24的底面平行。卡爪14通过弯折臂与卡槽24的底面进行碰撞限位。由于外壳1的卡爪14厚度一般较薄,卡爪14的下端面面积较小。而卡爪14通过弯折臂与卡槽24的底面进行碰撞限位,碰撞面积较大,产尘风险较低。音圈马达还包括上弹片和下弹片(图中未示出),所述上弹片设置在镜头载座2上端面和外壳1之间,所述下弹片设置在镜头载体下端面和底座3之间。上弹片外圈安装在外壳1上,上弹片内圈安装在镜头载座2的上端面。下弹片外圈安装在底座3上,下弹片的内圈安装在镜头载座2下端面。上弹片、下弹片分别为镜头载座2提供弹性支撑。镜头载座2的上端面还具有多个第二凸台,所述上弹片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音圈马达,包括外壳、镜头载座、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罩状结构,包括顶板和侧板;所述镜头载座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向上延伸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外壳的顶板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所述镜头载座的侧壁具有多个第二侧向限位凸台,所述底座具有向上延伸的多个限位块,所述第二侧向限位凸台与底座限位块的侧壁之间具有第四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圈马达,包括外壳、镜头载座、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罩状结构,包括顶板和侧板;所述镜头载座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向上延伸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外壳的顶板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所述镜头载座的侧壁具有多个第二侧向限位凸台,所述底座具有向上延伸的多个限位块,所述第二侧向限位凸台与底座限位块的侧壁之间具有第四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距为0.05mm~0.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间距为0.05mm~0.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第二侧向限位凸台的外侧面与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弯汪科谢荣富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