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两线制总线的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3759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3:3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实现两线制总线的分机,总机和至少一个分机通过两线制总线连接,所述分机包括数据转换发送电路和供电转换电路;其中,所述数据转换发送电路,用于将所述分机的串口数据信号转换为电流码信号,并将所述电流码信号通过所述两线制总线发送给所述总机,以便于所述总机从所述电流码信号中获得所述分机的串口数据信号;所述供电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总机发送的数据信号,转换为所述分机的工作电压,以便于为所述分机供电。本申请能够让分机实现两线制总线的接线,有效地解决了串口数据与电源电路分开连接的复杂现象,节约了成本同时电路设计简单,便于投入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两线制总线的分机
本说明书涉及设备通讯
,尤其涉及一种实现两线制总线的分机。
技术介绍
目前,设备供电接口与设备串口常常是分开连接的。在接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电源线序接错的情况,从而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甚至会烧毁设备;设备串口的接线连接错误时,也无法实现数据发送和接收。此外,对于小功率的场景下的总机和分机来说,总机给多个分机发送数据且为多个分机供电,多个分机只需要给总机发送数据。然而,按照目前常用的接线方式,布线的线路复杂,且容易出错。因此,需要采用两线制总线的接线方式,不仅布线线路简单,设备接线也不容易出错。也就是,仅仅需要两根线来实现总机给多个分机供电,同时还要可以与多个分机进行串口数据通讯。此时,如何在分机上设计电路来实现两线制总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提供一种实现两线制总线的分机。本申请提供一种实现两线制总线的分机,总机和至少一个分机通过两线制总线连接,所述分机包括数据转换发送电路和供电转换电路;其中,所述数据转换发送电路,用于将所述分机的串口数据信号转换为电流码信号,并将所述电流码信号通过所述两线制总线发送给所述总机,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两线制总线的分机,其特征在于,总机和至少一个分机通过两线制总线连接,所述分机包括数据转换发送电路和供电转换电路;其中,所述数据转换发送电路,用于将所述分机的串口数据信号转换为电流码信号,并将所述电流码信号通过所述两线制总线发送给所述总机,以便于所述总机从所述电流码信号中获得所述分机的串口数据信号;所述供电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总机发送的数据信号,转换为所述分机的工作电压,以便于为所述分机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两线制总线的分机,其特征在于,总机和至少一个分机通过两线制总线连接,所述分机包括数据转换发送电路和供电转换电路;其中,所述数据转换发送电路,用于将所述分机的串口数据信号转换为电流码信号,并将所述电流码信号通过所述两线制总线发送给所述总机,以便于所述总机从所述电流码信号中获得所述分机的串口数据信号;所述供电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总机发送的数据信号,转换为所述分机的工作电压,以便于为所述分机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转换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第二电阻(R2)、第四电容(C4)、第十八电阻(R18)、磁感线圈(L1)以及电源芯片;其中:所述两线制总线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且其通过第一电阻(R1)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电容(C1)接地,其发射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电源芯片的第四管脚和第五管脚相连;所述电源芯片的第一管脚通过第四电容(C4)与第六管脚相连,其第二管脚接地,其第三管脚通过第十八电阻(R18)接地,其第六管脚通过磁感线圈(L1)输出电源正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芯片的型号为SY8120B1,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型号为555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机还包括数据转换接收电路;其中,所述数据转换接收电路,用于通过所述两线制总线接收所述总机发送的数据信号,并将所述数据信号的电平降为相对较低的电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转换接收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3)、第三三极管(Q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四三极管(Q4)以及第六电阻(R6);其中:所述两线制总线的一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政锋宋可鑫周磊任宪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亚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