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3756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充电器,包括壳体、正极触头和侧按块,所述壳体外壁的上方安装有照明灯,所述壳体外壁的四个角皆均匀设置有散热导片,且散热导片一侧之间的壳体外壁上皆均匀设置有USB接口,所述USB接口的顶端均通过铰接件固定连接有活动盖,所述壳体的底端安装有固定柱,且固定柱的一端设置有按键,且下按块的一侧设置有侧按块,且底座的两侧均设置有负极触头,所述底座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正极触头,且正极触头的一侧设置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USB接口的顶端通过铰接件固定连接有活动盖,实现了对USB接口进行防水防尘的功能,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充电器
,具体为一种车载充电器。
技术介绍
车载充电器是为了方便用车载电源随时随地为数码产品充电的配件,常通过汽车电瓶(轿车12V,卡车24V)供电。点烟器是所有汽车都有的一个部件,用于方便车主吸烟时提供点烟的火源,必要时还可作为供电接口。车载充电器使用时是将车载充电器的底端直插到点烟器的底部的。现有的车载充电器通常有且仅有一个充电的接口,只能进行一对一单独充电;当车内有多名乘客需要充电时,还需要乘客一个一个的排队进行充电,等到所有乘客都充完电,耗时长,效率低,无法满足多名乘客同时充电的需求。并且现有的车载充电器通常是在使用时插入到点烟器,而不使用时从点烟器中拔出,在插入或拔出的瞬间电流会产生变化,产生电火花,降低车载充电器的使用寿命;此外,车体行进过程中容易产生颠簸,使得车载充电器与点烟器之间接触松动,从而导致车载充电器有滑落的情况发生。而且现有的车载充电器不具有多个充电接头、防震动脱落和充电头可旋转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充电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车载充电器不具有多个充电接头、防震动脱落和充电头可旋转的功能问题。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充电器,包括壳体(5)、正极触头(12)和侧按块(1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外壁的上方安装有照明灯(14),所述壳体(5)外壁的四个角皆均匀设置有散热导片(16),且散热导片(16)一侧之间的壳体(5)外壁上皆均匀设置有USB接口(1),所述USB接口(1)的顶端均通过铰接件(6)固定连接有活动盖(2),所述壳体(5)的底端安装有固定柱(8),且固定柱(8)的一端设置有按键(13),所述按键(13)下方的固定柱(8)内部安装有下按块(17),且下按块(17)的一侧设置有侧按块(19),所述正极触头(12)的内壁上分别安装有导电上块(24)和导电下块(21),所述固定柱(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充电器,包括壳体(5)、正极触头(12)和侧按块(1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外壁的上方安装有照明灯(14),所述壳体(5)外壁的四个角皆均匀设置有散热导片(16),且散热导片(16)一侧之间的壳体(5)外壁上皆均匀设置有USB接口(1),所述USB接口(1)的顶端均通过铰接件(6)固定连接有活动盖(2),所述壳体(5)的底端安装有固定柱(8),且固定柱(8)的一端设置有按键(13),所述按键(13)下方的固定柱(8)内部安装有下按块(17),且下按块(17)的一侧设置有侧按块(19),所述正极触头(12)的内壁上分别安装有导电上块(24)和导电下块(21),所述固定柱(8)的底端通过连接球(10)固定连接有底座(25),且底座(25)的两侧均设置有负极触头(9),所述底座(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木金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赤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