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10千伏支座式电缆终端头用的双回电缆终端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3741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10千伏支座式电缆终端头用的双回电缆终端杆,包括电缆终端头和电缆终端杆,电缆终端头安装在电缆终端杆上,电缆终端杆包括第一终端杆和第二终端杆,第一终端杆和第二终端杆之间设置有过道,第一终端杆和第二终端杆上分别各自连接一路110千伏电缆,第一终端杆和第二终端杆上均设置有集线横担和装配横担,第一终端杆和第二终端杆的截断面均呈多边形,集线横担和装配横担均固定连接在固定座上并通过多边形的固定座固定连接在第一终端杆或第二终端杆上,装配横担远离固定座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装配片,装配片呈“L”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方便线路运维检修人员登杆以及减少攀爬次数进而缓解因灯杆困难带来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10千伏支座式电缆终端头用的双回电缆终端杆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110千伏支座式电缆终端头用的双回电缆终端杆。
技术介绍
2017年之前,浙江电网大量采用干式电缆终端头。因此,已有的110千伏电缆终端杆大部分为满足干式电缆终端头安装运行而设计,对适用于110千伏支座式电缆终端头安装运行的电缆终端杆的研究、设计及运行经验较少,已有的适用于110千伏支座式电缆终端的电缆终端杆存在由于是单杆设计,故杆身上分布2回路110千伏电缆,线路运维检修人员登杆检修十分困难,同时也机给线路运维检修人员带来了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线路运维检修人员登杆以及减少攀爬次数进而缓解因灯杆困难带来安全问题的110千伏支座式电缆终端头用的双回电缆终端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110千伏支座式电缆终端头用的双回电缆终端杆,包括电缆终端头和电缆终端杆,所述电缆终端头安装在电缆终端杆上,所述电缆终端杆包括第一终端杆和第二终端杆,所述第一终端杆和第二终端杆之间设置有过道,所述第一终端杆和第二终端杆上分别各自连接一路110千伏电缆,所述第一终端杆和第二终端杆上均设置有横担,所述横担包括用于夹持电缆的集线横担和用于安装电缆终端头的装配横担,所述第一终端杆和第二终端杆的截断面均呈多边形状,所述第一终端杆和第二终端杆上还设有分别与第一终端杆和第二终端杆的截断面对应形状的固定座,所述集线横担和装配横担均固定连接在固定座上并通过固定座固定连接在第一终端杆或第二终端杆上,所述装配横担远离固定座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装配片,所述装配片呈“L”形,装配片贴合在装配横担远离固定座一端的端面上和上侧面上,并且通过螺钉将其与固定座的端面以及上侧面进行固定,所述集线横担上设置有用于将电缆扣合在集线横担上的搭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终端杆和第二终端杆上靠近地面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断路器,所述第一终端杆上的110千伏电缆接入到第一断路器后输出,所述第二终端杆上的110千伏电缆接入到第二断路器后输出,所述第一终端杆上设置有接线柜,所述接线柜包括柜体和安装架,所述第一断路器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柜体上开设有穿线孔,所述柜体上还固定连接有围住穿线孔的入线弯头,所述入线弯头的内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第一终端杆上的110千伏电缆穿过密封组件后进入到柜体内与第一断路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组件包括驱动环、联动机构和六个密封片,所述驱动环转动连接在入线弯头相对柜体的另一端,所述驱动环通过联动机构驱动六个密封片相互靠拢进行密封或者相互远离;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所述入线弯头的截断面上开设有六个与入线弯头同轴呈圆形阵列分布的导向槽,所述驱动环上开设有正六边形的滑槽,所述驱动环转动连接在入线弯头上相对柜体的另一端上,且其滑槽与导向槽的位置相对应,当驱动环转动连接在入线弯头上时,导向槽与滑槽形成一锐角夹角,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固定连接在密封片相背离的两侧面上,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导向槽内,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密封片具有一方形的连接片和等边三角形的夹片,其中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位于连接片上,每个密封片的夹片两两贴合形成密封结构,当驱动环转动时,第二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同时在导向槽内滑动,夹片被带动转动且相邻的夹片的两条边始终相互贴合,夹片转动时,每个密封片两两贴合且其中间形成正六边形通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道包括扶手、支撑架和踏板,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终端杆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终端杆上,所述扶手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终端杆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终端杆上,供人手握住前行,所述踏板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踏板上开设有多空出水孔,所述踏板上还设置有防滑纹,所述踏板的两侧还设置有多个挡板,所述挡板间隔分布在踏板的两侧并且与踏板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板之间的间隔不超过225毫米。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支撑架采用椼架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设置了第一终端杆和第二终端杆,这样具有两根终端杆来进行分布电缆,其中可以避免在一根终端杆上分布两路电缆,缓解线路运维检修人员登杆困难的现象,同时在第一终端杆和第二终端杆之间设置了过道,设置过道可以使线路运维检修人员在第一终端杆和第二终端杆之间通过过道来进行移动,这样就可以减少攀爬的次数,增加安全性,设置了集线横担和装配横担以及固定座,其中第一终端杆和第二终端杆的截断面呈多边形状,这样相比直接设置成圆形的更加节省材料,同时多边形状具有多个凸角,该凸角部分可以作为加强筋使用,相比直接设置成圆形的终端杆就具有更强的强度,并且设置的固定座与其截断面的形状相对应,这样固定座固定在第一终端杆和第二终端杆上时就更加的贴合其表面,不会转动,使其固定之后的朝向更加稳固,由于双回电缆终端杆通常设置在道路旁其中装配横档上设置了“L”形的装配片,并且通过螺钉将其与装配横档的端面以及上侧面进行固定,这样可以在纵向和横向上对其进行固定,使其固定的更加牢靠,不管在发生水平震动或是竖直震动时,两个方向上的固定作用都可以将震动进行缓解,该装配片可以与电缆终端头一体化生产,这样就缓解了在车辆经过时地面的震动对电缆终端头造成紧固松动的影响,在第一终端杆和第二终端杆上将集线横担和装配横担进行交错排布,这样上一层的装配横担上的电缆终端头上连接的电缆在自然下垂之后通过下一层的集线横担上的搭扣将其扣在集线横担上,避免大风吹动时对电缆造成过大的拉力,导致电缆在空中乱晃,甚至断开产生安全问题,也可以对电缆进行整理,避免电缆杂乱导致线路运维检修人员灯杆困难,增加线路运维检修人员灯杆的安全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密封组件密封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密封组件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接线柜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过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踏板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密封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11、第一终端杆;12、第二终端杆;2、过道;21、扶手;22、支撑架;23、踏板;231、出水孔;232、防滑纹;233、挡板;31、集线横担;32、装配横担;4、固定座;51、装配片;52、搭扣;6、接线柜;61、柜体;62、安装架;63、第一断路器;64、穿线孔;65、入线弯头;7、密封组件;71、驱动环;72、密封片;721、连接片;722、夹片;73、第一滑块;74、第二滑块;751、导向槽;76、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参照图1至8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110千伏支座式电缆终端头用的双回电缆终端杆,包括电缆终端头和电缆终端杆,所述电缆终端头安装在电缆终端杆上,所述电缆终端杆包括第一终端杆11和第二终端杆12,所述第一终端杆11和第二终端杆12之间设置有过道2,所述第一终端杆11和第二终端杆12上分别各自连接一路110千伏电缆,所述第一终端杆11和第二终端杆12上均设置有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10千伏支座式电缆终端头用的双回电缆终端杆,包括电缆终端头和电缆终端杆,所述电缆终端头安装在电缆终端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终端杆包括第一终端杆(11)和第二终端杆(12),所述第一终端杆(11)和第二终端杆(12)之间设置有过道(2),所述第一终端杆(11)和第二终端杆(12)上分别各自连接一路110千伏电缆,所述第一终端杆(11)和第二终端杆(12)上均设置有横担,所述横担包括用于夹持电缆的集线横担(31)和用于安装电缆终端头的装配横担(32),所述第一终端杆(11)和第二终端杆(12)的截断面均呈多边形状,所述第一终端杆(11)和第二终端杆(12)上还设有分别与第一终端杆(11)和第二终端杆(12)的截断面对应形状的固定座(4),所述集线横担(31)和装配横担(32)均固定连接在固定座(4)上并通过固定座(4)固定连接在第一终端杆(11)或第二终端杆(12)上,所述装配横担(32)远离固定座(4)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装配片(51),所述装配片(51)呈“L”形,装配片(51)贴合在装配横担(32)远离固定座(4)一端的端面上和上侧面上,并且通过螺钉将其与固定座(4)的端面以及上侧面进行固定,所述集线横担(31)上设置有用于将电缆扣合在集线横担(31)上的搭扣(5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10千伏支座式电缆终端头用的双回电缆终端杆,包括电缆终端头和电缆终端杆,所述电缆终端头安装在电缆终端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终端杆包括第一终端杆(11)和第二终端杆(12),所述第一终端杆(11)和第二终端杆(12)之间设置有过道(2),所述第一终端杆(11)和第二终端杆(12)上分别各自连接一路110千伏电缆,所述第一终端杆(11)和第二终端杆(12)上均设置有横担,所述横担包括用于夹持电缆的集线横担(31)和用于安装电缆终端头的装配横担(32),所述第一终端杆(11)和第二终端杆(12)的截断面均呈多边形状,所述第一终端杆(11)和第二终端杆(12)上还设有分别与第一终端杆(11)和第二终端杆(12)的截断面对应形状的固定座(4),所述集线横担(31)和装配横担(32)均固定连接在固定座(4)上并通过固定座(4)固定连接在第一终端杆(11)或第二终端杆(12)上,所述装配横担(32)远离固定座(4)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装配片(51),所述装配片(51)呈“L”形,装配片(51)贴合在装配横担(32)远离固定座(4)一端的端面上和上侧面上,并且通过螺钉将其与固定座(4)的端面以及上侧面进行固定,所述集线横担(31)上设置有用于将电缆扣合在集线横担(31)上的搭扣(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10千伏支座式电缆终端头用的双回电缆终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杆(11)和第二终端杆(12)上靠近地面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断路器(63)和第二断路器,所述第一终端杆(11)上的110千伏电缆接入到第一断路器(63)后输出,所述第二终端杆(12)上的110千伏电缆接入到第二断路器后输出,所述第一终端杆(11)上设置有接线柜(6),所述接线柜(6)包括柜体(61)和安装架(62),所述第一断路器(63)安装在安装架(62)上,所述柜体(61)上开设有穿线孔(64),所述柜体(61)上还固定连接有围住穿线孔(64)的入线弯头(65),所述入线弯头(65)的内设置有密封组件(7),所述第一终端杆(11)上的110千伏电缆穿过密封组件(7)后进入到柜体(61)内与第一断路器(6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110千伏支座式电缆终端头用的双回电缆终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7)包括驱动环(71)、联动机构和六个密封片(72),所述驱动环(71)转动连接在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心宇池超凡张志军郑存波涂德敏刘畅徐旭东徐慧徐励陈传识黄学海钱成雷叶翰周焕亨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