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图谱的人工智能辅助行政审批方法、系统及终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3407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人工智能辅助行政审批方法,建立审批规则库;基于审批规则库,构建审批本体;抽取审批材料中的审批知识;基于审批本体,从抽取的审批知识中建立审批本体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构建审批知识图谱;基于构建的审批知识图谱,根据审批材料的不同审批事项,利用知识图谱的查询功能,进行相关审批知识的获取,并进行自动审批;输出审批结果。同时提供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人工智能辅助行政审批系统及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行政审批高效化、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撑,辅助窗口工作人员完成事项审核,加快工作人员审核速度,提高审核准确率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知识图谱的人工智能辅助行政审批方法、系统及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人工智能辅助行政审批方法、系统及终端。
技术介绍
为落实国务院对政府公共服务“简政放权”的改革目标,政府在不断推进各种简便与高效的行政审批方式,其中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主推形式。但随着审批业务的不断扩大,窗口行政事项的办理压力大幅增加,原因主要如下:1、办件量大,工作人员业务负荷重。审批业务受理量大,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大幅增加,此外行政审批种类繁多、标准化程度低,办事人员因资料不齐/不符合标准而多次面柜,审核人员重复审核资料,存在大量重复性冗余劳动,降低工作效率,增加沟通成本;2、审批标准化程度不高,种类繁多。行政审批的标准化差,审批种类繁多,窗口工作人员与当事人对“一次性告知”的办事体验易形成不满情绪而使窗口工作人员面临不必要的投诉,从而损伤了办事人与工作人员之间的信任关系。行政审批事项作为市场准入、国家经济监管的重要环节,在审批事项办理中,材料提交的种类、审批标准不一,不同的工作人员有不同的要求标准。办事对象大多数情况下属于初次办理,对行政审批的很多环节、材料、操作步骤都不够熟悉,材料准备不够充分导致多次面柜,加重工作人员的任务负荷,增加办事人员的时间投入;3、审批质量与效率受人的自然特性制约明显。当前行政审批主要由人工来完成各类工作,存在较大的主观性,且收到人的天然特性的制约。例如人的知识水平、业务素质、智力程度会明显影响审批事项的分析、判断结果,因而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纠纷。此外,人的体力、情绪等天然特性也会在审批过程中影响到审批事项的质量和效率;4、审批过程仍存在大量重复性冗余工作,拖累效率提升。审批流程中存在大量纸质存档文档,存储、管理、查询不便,造成审核期间无法查询历史审核记录,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审批质量。审批流程的重复、阻塞现象普遍存在于审批部门。常见的情况有:审批流程复杂、手续繁琐、周期漫长;一些涉及多个部门的审批事项,数据、资料不共享,审批权限、标准不一,造成申报人无所适从,重复乃至反复提供同一材料;造成各地审批大厅存在审批事项承诺件比例大、即办件比例小的问题,在受理审批事项后在部门内部积淀,降低了审批效率。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为行政审批的推进带来了新的思路。一方面,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辅助审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审批人员实现判定准则的标准化,并且可以较好的克服人的天然因素制约。另一方面,行政审批类别多样,但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对应办事人员审批事项,需提供材料及咨询事宜等规则明确的工作完全可以用机器替代人工,解放一部分工作人员投入到繁杂的内容审查工作中。行政审批的繁琐是由于法律行政法规对行政审批事项形式和内容要求严格,该部分工作可以通过机器知识储备的智能解答,利用技术解构繁琐步骤,给当事人予以详细释明,推进行政审批事项的公开、透明。知识图谱作为大数据时代下新的知识组织与检索技术,用于以符号形式描述物理世界中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其基本组成单位是“实体-关系-实体”三元组,以及实体及其相关属值-值对,实体间通过关系相互联结,构成网状的知识结构。经过人机交互技术,获取大量的、计算机可读的知识,实现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完善,运用知识图谱的强大信息检索功能进行高效查询。人工智能技术中的图像智能识别技术用以对图像进行对象识别,以识别各种不同模式的目标和对象。对于表格与表格之间相互嵌套、存在水印等问题,现有方法下切分准确度不高,抗噪能力弱。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是对文本数据进行处理从而使计算机可以理解的一种技术。机器学习用以从数据中自动发现模式。但是,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真正融合于行政审批工作中,仍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1510487211.7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平台辅助业务办理行政审批的方法》,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平台辅助业务办理行政审批的方法,行政业务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平台与请求人交互,人工智能平台确认请求人的身份信息及待办事项后,根据预设的办理条件,提示请求人提供与办理条件相对应的信息材料,当信息材料为实物时,则采集实物的影像数据;当信息材料中的一部分在办理当前的待办事项之前已进行采集并证实,则不再提示请求人再次提供;信息材料被审批合格后,请求人前往办事窗口,将实物与先前选的影像数据进行对比,核实信息材料的真伪,如果为真,则待办事项继续进行至完成。最大限度减少纸质存档,大大提高信息检索的速度、管理的有序性、服务的快捷性;基于大数据分析可提供各类统计数据和高质量的决策支持。该方法通过人工智能平台登录并访问相关部门的行政业务系统,获取请求人的资料,并对相关信息材料的图像数据进行采集,减少纸质存档,大大提高信息检索的速度。该方法的人工智能平台,设置有虚拟办事员,基于大数据分析和知识库,与请求人开展高度拟人的对话式交流,实现辅助业务办理。但该方法的人工智能平台侧重于辅助业务办理,运用的效果和效益受限于各部门的行政业务系统。同时,人工智能平台下设置的知识库,是基于大数据分析根据请求人的信息推测相关度最高的内容,缺乏一定的语义关联和逻辑性,没有对知识库中的数据进行进一步数据分析与挖掘,并且未涉及行政审批环节。目前没有发现同本专利技术类似技术的说明或报道,也尚未收集到国内外类似的资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行政审批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人工智能辅助行政审批方法、系统及终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借助先进的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为行政审批高效化、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撑,辅助窗口工作人员完成事项审核,加快工作人员审核速度,提高审核准确率与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人工智能辅助行政审批方法,包括:提取审批规则,运用命名实体抽取方式和关系抽取方式分别对审批规则的命名实体以及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审批逻辑关系进行抽取,得到审批规则库;基于审批规则库,构建审批本体;抽取审批材料中的审批知识;基于审批本体,从抽取的审批知识中建立审批本体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构建审批知识图谱;基于构建的审批知识图谱,根据审批材料的不同审批事项,利用知识图谱的查询功能,进行相关审批知识的获取,并进行自动审批。优选地,所述审批规则的命名实体为构建审批本体提供相关术语,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申请公司相关实体,包括:申请名称、名称预先核准文号、住所、生产经营地、邮政编码、公司类型、经营范围以及营业期限中的任意一项或任意多项;-人员相关实体,包括法定代表人、监理、董事、经理、财务负责人、股东发起人以及联络员中的任意一项或任意多项;-人员信息相关属性实体,包括姓名、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电子邮箱、身份证类型以及身份证号码中的任意一项或任意多项;所述审批逻辑关系包括如下任意一项或任意多项:-一致性检查,审查申请材料中相关信息的一致性;-完备性检查,审查递交材料是否满足完备性要求;-矛盾性审查,审查申请材料是否违反相应的法律条例;-有效性检查,审查申请材料中信息是否有效;优选地,采用七步法构建审批本体,包括如下步骤:本体需求分析:利用领域内通用的知识概括,为审批材料的自然语言处理提供领域词典,将审批相关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人工智能辅助行政审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取审批规则,运用命名实体抽取方式和关系抽取方式分别对审批规则的命名实体以及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审批逻辑关系进行抽取,得到审批规则库;基于所述审批规则库构建审批本体;抽取审批材料中的审批知识,基于所述审批本体,从抽取的所述审批知识中建立审批本体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构建审批知识图谱;基于构建的所述审批知识图谱,根据审批材料的不同审批事项,利用所述审批知识图谱的查询功能,进行审批知识的获取,并进行自动审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人工智能辅助行政审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取审批规则,运用命名实体抽取方式和关系抽取方式分别对审批规则的命名实体以及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审批逻辑关系进行抽取,得到审批规则库;基于所述审批规则库构建审批本体;抽取审批材料中的审批知识,基于所述审批本体,从抽取的所述审批知识中建立审批本体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构建审批知识图谱;基于构建的所述审批知识图谱,根据审批材料的不同审批事项,利用所述审批知识图谱的查询功能,进行审批知识的获取,并进行自动审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知识图谱的人工智能辅助行政审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审批规则的命名实体为构建审批本体提供术语,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1)申请公司相关实体,包括:申请名称、名称预先核准文号、住所、生产经营地、邮政编码、公司类型、经营范围以及营业期限中的任意一项或任意多项;2)人员相关实体,包括法定代表人、监理、董事、经理、财务负责人、股东发起人以及联络员中的任意一项或任意多项;3)人员信息相关属性实体,包括姓名、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电子邮箱、身份证类型以及身份证号码中的任意一项或任意多项;所述审批逻辑关系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1)一致性检查,审查申请材料中相关信息的一致性;2)完备性检查,审查申请材料是否满足完备性要求;3)矛盾性审查,审查申请材料是否违反相应的法律条例;4)有效性检查,审查申请材料中信息是否有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知识图谱的人工智能辅助行政审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审批本体,采用七步法进行,包括:1)本体需求分析:利用领域内通用的知识概括,为审批材料的自然语言处理提供领域词典,将审批相关知识进行抽取并进行结构化的存储;2)参考及复用现有本体:确认没有能够参考及复用的现有本体;3)罗列重要概念及术语:参考审批材料、审批规则、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或先验知识,得到重要概念及术语作为审批术语,以审批术语作为本体概念,对存在重复和交叉的本体概念进行剔除,从而进行本体概念的确定,将最终确定的本体概念作为本体类的来源;4)建立本体框架:通过本体概念之间的关系,确定本体的框架,所述本体的框架包括:审批主体、审批材料、审批要点以及审批依据;其中,所述审批主体为需要审查的对象;所述审批要点为审批主体的需要审批的属性;所述审批材料为需要审批的材料;所述审批依据为审批结果判断的依据;5)整理本体概念的层次结构:所述审批主体、审批材料、审批要点以及审批依据分别构成一个父类,每一个父类包含若干个子类,层层类推;6)添加本体概念之间的关系和限制:所述本体概念之间的关系包括对象属性和数据属性,其中对象属性是指类与类或实例与实例之间的关系,数据属性是指实例的值;对本体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限制,得到如下属性关系:对象属性,包括信息来源属性、属于属性和依据属性,其中:所述信息来源属性对应的定义域和值域分别为审批主体和审批材料;所述属于属性对应的定义域和值域分别为审批要点和审批主体;所述依据属性对应的定义域和值域分别为审批要点和审批依据;数据属性,包括值属性、平均置信度属性和最小置信度属性,其中:所述值属性对应的定义域为审批主体、审批要点、审批材料和/或审批依据,对应的值域为数字、文字和字符串;所述平均置信度属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健勇蒋红军黄海霞张丽丽姚冯鑫姜柳田济东陈培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浦东新区行政服务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市民中心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