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照度采集器
本技术涉及电子采集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照度采集器。
技术介绍
光照度采集器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温室大棚培育、养殖、建筑等的光照测量及研究。其中光照度传感器是采集器中的重要元器件,通常光照度传感器是以光电转换单元为基础,能够将光亮转化为电量,在经过模拟及数字电路处理过后,得到当前环境光的照度。市面上有很多种光照度采集器,多为单独的有线传输或者无线传输,使得光照度采集器的安装使用受限于一定的范围内,无法进行调设,且现有无线传输的频率多为315mhz或者433mhz,此频段的无线发射穿透力较弱,使用率高的同时存在较多干扰,无法实现更远的通信距离。且光照度采集器中没有保护信号的设置,使得输出的光照度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干扰,极容易失真,这对后续的信号处理带来了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照度采集器可将传感器的信号转换为RS485数字信号进行有线传输及使用频率为779MHZ并进行无线传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包括采集器外壳,光照度传感器及位于采集器内的内部电路,所述光照度传感器安装于采集器外壳上,光照度传感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照度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器外壳(1),光照度传感器(2)及位于采集器内的内部电路,所述光照度传感器(2)安装于采集器外壳(1)上,光照度传感器(2)的底部与采集器外壳(1)的顶部连接固定,光照度传感器(2)的感光面为圆面,所述采集器外壳(1)侧壁上还设有无线传输接头(3),所述内部电路包括转换模块,处理模块,供电模块,处理器,其中光照度传感器(2)、转换模块、处理模块和供电模块均与处理器连接,所述转换模块包括转换芯片J1及其连接的隔离电路,所述隔离电路包括开关元件、隔离元件和限流元件,所述隔离元件为光电耦合器U7、U8、U9,所述开关元件为三极管Q1,限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照度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器外壳(1),光照度传感器(2)及位于采集器内的内部电路,所述光照度传感器(2)安装于采集器外壳(1)上,光照度传感器(2)的底部与采集器外壳(1)的顶部连接固定,光照度传感器(2)的感光面为圆面,所述采集器外壳(1)侧壁上还设有无线传输接头(3),所述内部电路包括转换模块,处理模块,供电模块,处理器,其中光照度传感器(2)、转换模块、处理模块和供电模块均与处理器连接,所述转换模块包括转换芯片J1及其连接的隔离电路,所述隔离电路包括开关元件、隔离元件和限流元件,所述隔离元件为光电耦合器U7、U8、U9,所述开关元件为三极管Q1,限流元件包括电阻R11和上拉电阻R12,所述光电耦合器U7、U8、U9内分别设有发光二极管D6、D7、D8和三极管Q3、Q4、Q2,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3.3V电压,其基级连接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转换芯片J1的引脚1,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2的一端,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6的一端,光电耦合器U7中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电阻R15的一端和单片机U2的RXD引脚,所述光电耦合器U8中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4的一端及转换芯片J1的引脚2和引脚3,发光二极管D7的一端连接电阻R13的一端,所述电阻R15、R13、R7的另一端连接输入电压,发光二极管D7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U2的R/D引脚,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6的一端和转换芯片J1的引脚4,发光二极管D8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一端,发光二极管D8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U2的TXD引脚,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和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该转换模块的输入电压,所述发光二极管D6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3、Q4和Q2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三极管Q3、Q4和Q2的基级均为开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照度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显示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用于将通过处理器处理后的信号传输至外部接收端,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采集器外壳(1)侧壁上的无线传输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传科,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鑫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