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铁材料前躯体水热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308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铁材料前躯体水热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桶盖、泄压阀、密封胶圈、控制屏、压力表和加热降温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多铁材料前躯体水热处理装置,通过设置了加热降温桶,由通过控制屏发送信号给单片机,由单片机接收信号,由电动阀门启动,将热水导出,再关闭阀门,同时水泵运作由外界抽水,对需要进行降温的材料进行水冷却,材料通过热传递,将热量传递给水,进而降温,再由温度感应器进行感应水温,当水温高过预设值,温度感应器发送信号给单片机,由单片机控制电动阀门进行排水,由水泵进行抽水,以此反复,直至水温下降到预设值,解决了无法在对材料进加热后快速的进行冷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铁材料前躯体水热处理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多铁材料前躯体水热处理装置,属于水热处理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水热处理是指以水为介质对需要进行加热的材料进行热传递,相比在空气加热的情况下,水热处理不产生污染能防止材料氧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水热处理装置也得到了技术上的改进,但现有技术无法在对材料进加热后快速的进行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铁材料前躯体水热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在对材料进加热后快速的进行冷却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桶盖、泄压阀、密封胶圈、控制屏、压力表和加热降温桶,所述桶盖顶部右端设置有泄压阀,所述桶盖顶部内侧内径与密封胶圈顶部间隙配合,所述桶盖顶部内径与加热降温桶顶部外径螺纹连接,所述加热降温桶前端中部与控制屏后端相互插接,所述加热降温桶左端中部与压力表右端相互插接,所述加热降温桶由桶体、隔网、透明观察窗、电动阀门、温度控制器、电热管、温度感应器和水泵组成,所述桶体顶部内侧与隔网顶部外径间隙配合,所述桶体后端设置有透明观察窗,所述桶体右端底部与电动阀门左端相焊接,所述桶体底部右端内侧与温度控制器底部间隙配合,所述桶体底部中部内侧与温度感应器底部间隙配合,所述桶体底部左端与水泵右端相互插接,所述温度控制器左端与电热管右端相互焊接,所述桶体前端中部与控制屏后端相互插接,所述桶体左端中部与压力表右端相互插接,所述桶体顶部外径与桶盖顶部内径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桶盖底部内侧设置有内螺纹,加热降温桶顶部外径设置有外螺纹,方便进行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桶盖左右两端设置有把手,且把手上设置有胶套,方便对桶盖进行旋紧。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屏前端设置有控制按钮,方便对本装置进行控制。进一步地,所述加热降温桶底部设置有滑轮,且滑轮上设置有停止卡扣,方便移动到合适位置后进行固定。进一步地,所述透明观察窗上设置有刻度值,方便对加水量进行观察。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屏与外界电源电连接,所述电动阀门、温度控制器、电热管、温度感应器和水泵均通过单片机与控制屏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动阀门的型号为:2W-160-15阀门。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控制器的型号为:KSD301温度控制器。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感应器的型号为:CWD18温度感应器。进一步地,所述水泵的型号为:GA水泵。本技术的一种多铁材料前躯体水热处理装置,通过设置了加热降温桶,由通过控制屏发送信号给单片机,由单片机接收信号,由电动阀门启动,将热水导出,再关闭阀门,同时水泵运作由外界抽水,对需要进行降温的材料进行水冷却,材料通过热传递,将热量传递给水,进而降温,再由温度感应器进行感应水温,当水温高过预设值,温度感应器发送信号给单片机,由单片机控制电动阀门进行排水,由水泵进行抽水,以此反复,直至水温下降到预设值,解决了无法在对材料进加热后快速的进行冷却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桶盖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加热降温桶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路图;图中:桶盖-1、泄压阀-2、密封胶圈-3、加热降温桶-4、控制屏-5、压力表-6、桶体-401、隔网-402、透明观察窗-403、电动阀门-404、温度控制器-405、电热管-406、温度感应器-407、水泵-408。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多铁材料前躯体水热处理装置:包括桶盖1、泄压阀2、密封胶圈3、控制屏5、压力表6和加热降温桶4,桶盖1顶部右端设置有泄压阀2,桶盖1顶部内侧内径与密封胶圈3顶部间隙配合,桶盖1顶部内径与加热降温桶4顶部外径螺纹连接,加热降温桶4前端中部与控制屏5后端相互插接,加热降温桶4左端中部与压力表6右端相互插接,加热降温桶4由桶体401、隔网402、透明观察窗403、电动阀门404、温度控制器405、电热管406、温度感应器407和水泵408组成,桶体401顶部内侧与隔网402顶部外径间隙配合,桶体401后端设置有透明观察窗403,桶体401右端底部与电动阀门404左端相焊接,桶体401底部右端内侧与温度控制器405底部间隙配合,桶体401底部中部内侧与温度感应器407底部间隙配合,桶体401底部左端与水泵408右端相互插接,温度控制器405左端与电热管406右端相互焊接,桶体401前端中部与控制屏5后端相互插接,桶体401左端中部与压力表6右端相互插接,桶体401顶部外径与桶盖1顶部内径螺纹连接,桶盖1底部内侧设置有内螺纹,加热降温桶4顶部外径设置有外螺纹,方便进行螺纹连接,桶盖1左右两端设置有把手,且把手上设置有胶套,方便对桶盖1进行旋紧,控制屏5前端设置有控制按钮,方便对本装置进行控制,加热降温桶4底部设置有滑轮,且滑轮上设置有停止卡扣,方便移动到合适位置后进行固定,透明观察窗403上设置有刻度值,方便对加水量进行观察,控制屏5与外界电源电连接,电动阀门404、温度控制器405、电热管406、温度感应器407和水泵408均通过单片机与控制屏5电连接,电动阀门404的型号为:2W-160-15阀门,温度控制器405的型号为:KSD301温度控制器,温度感应器407的型号为:CWD18温度感应器,水泵408的型号为:GA水泵。本专利所述的温度控制器405,根据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在开关内部发生物理形变,从而产生某些特殊效应,产生导通或者断开动作的一系列自动控制元件,或者电子原件在不同温度下,工作状态的不同原理来给电路提供温度数据,以供电路采集温度数据。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首先将一种多铁材料前躯体水热处理装置通过加热降温桶4底部设置的滑轮将本装置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将本装置与外界电源电连接,将水泵408与水龙头连接,然后打开桶盖1,将需要进行水热处理的材料放入隔网402内,然后通过桶盖1左右两端设置的把手旋紧桶盖1,然后通过控制屏启动本装置,由控制屏发出信号,单片机接收信号,使水泵408运作从外界进行抽水,然后由电热管406通电发热,由温度控制器405进行控温,对水进行加热,再由水进行热传递,对进行水热处理的材料进行加热,由压力表6进行检测桶内压力,当桶内压力超过预设值时,由泄压阀2进行泄压,确保本装置的安全性,当水热处理完毕后,需要进行冷却,通过控制屏5发送信号给单片机,由单片机接收信号,由电动阀门404启动,将热水导出,再关闭阀门,同时水泵408运作由外界抽水,对需要进行降温的材料进行水冷却,材料通过热传递,将热量传递给水,进而降温,再由温度感应器407进行感应水温,当水温高过预设值,温度感应器407发送信号给单片机,由单片机控制电动阀门404进行排水,由水泵进行抽水,以此反复,直至水温下降到预设值,然后打开桶盖1取出隔网402,拿出材料即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铁材料前躯体水热处理装置,包括桶盖(1)、泄压阀(2)、密封胶圈(3)、控制屏(5)和压力表(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降温桶(4),所述桶盖(1)顶部右端设置有泄压阀(2),所述桶盖(1)顶部内侧内径与密封胶圈(3)顶部间隙配合,所述桶盖(1)顶部内径与加热降温桶(4)顶部外径螺纹连接,所述加热降温桶(4)前端中部与控制屏(5)后端相互插接,所述加热降温桶(4)左端中部与压力表(6)右端相互插接,所述加热降温桶(4)由桶体(401)、隔网(402)、透明观察窗(403)、电动阀门(404)、温度控制器(405)、电热管(406)、温度感应器(407)和水泵(408)组成,所述桶体(401)顶部内侧与隔网(402)顶部外径间隙配合,所述桶体(401)后端设置有透明观察窗(403),所述桶体(401)右端底部与电动阀门(404)左端相焊接,所述桶体(401)底部右端内侧与温度控制器(405)底部间隙配合,所述桶体(401)底部中部内侧与温度感应器(407)底部间隙配合,所述桶体(401)底部左端与水泵(408)右端相互插接,所述温度控制器(405)左端与电热管(406)右端相互焊接,所述桶体(401)前端中部与控制屏(5)后端相互插接,所述桶体(401)左端中部与压力表(6)右端相互插接,所述桶体(401)顶部外径与桶盖(1)顶部内径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铁材料前躯体水热处理装置,包括桶盖(1)、泄压阀(2)、密封胶圈(3)、控制屏(5)和压力表(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降温桶(4),所述桶盖(1)顶部右端设置有泄压阀(2),所述桶盖(1)顶部内侧内径与密封胶圈(3)顶部间隙配合,所述桶盖(1)顶部内径与加热降温桶(4)顶部外径螺纹连接,所述加热降温桶(4)前端中部与控制屏(5)后端相互插接,所述加热降温桶(4)左端中部与压力表(6)右端相互插接,所述加热降温桶(4)由桶体(401)、隔网(402)、透明观察窗(403)、电动阀门(404)、温度控制器(405)、电热管(406)、温度感应器(407)和水泵(408)组成,所述桶体(401)顶部内侧与隔网(402)顶部外径间隙配合,所述桶体(401)后端设置有透明观察窗(403),所述桶体(401)右端底部与电动阀门(404)左端相焊接,所述桶体(401)底部右端内侧与温度控制器(405)底部间隙配合,所述桶体(401)底部中部内侧与温度感应器(407)底部间隙配合,所述桶体(401)底部左端与水泵(408)右端相互插接,所述温度控制器(405)左端与电热管(406)右端相互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星源赖国霞彭小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