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插件弹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815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自动化插件弹簧,其包括插件支架及弹簧,插件支架具有插板及安装板;插板设置于安装板的底部,安装板具有避空位;弹簧设置于安装板的顶部,且避空位至少部分位于弹簧的线圈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化插件弹簧结构简单,可在设有指示灯的PCB板上实现弹簧自动化插件,有效提高弹簧插件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而且,弹簧不易从PCB板上脱落,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化插件弹簧
本技术涉及弹簧
,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化插件弹簧。
技术介绍
触摸感应按键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播放器、家用电器等一系列电子产品中,但是,由于有些电子产品的PCB板上设置有指示灯,为了让指示灯起到提示作用,通常采用手工方式将弹簧的插脚直接插设于PCB板上,使得指示灯位于弹簧的线圈内,但是由于弹簧的插脚较小,插件后弹簧容易脱落,从而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一种自动化插件弹簧,其包括:插件支架及弹簧,插件支架具有插板及安装板;插板设置于安装板的底部,安装板具有避空位;弹簧设置于安装板的顶部,且避空位至少部分位于弹簧的线圈内。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安装板具有至少二压脚;至少二压脚设置于安装板的边缘。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安装板还具有限位块及定位块;限位块设置于安装板的边缘,并位于至少二压脚之间;定位块设置于避空位的边缘,并面向限位块。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安装板还具有两个支撑脚,两个支撑脚位于限位块的两侧。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弹簧具有上弹簧圈及下弹簧圈;下弹簧圈设置于安装板。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插件支架为铜或铁质板材冲压而成。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插板的宽度为5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自动化插件弹簧结构简单,可在设有指示灯的PCB板上实现弹簧自动化插件,有效提高弹簧插件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而且,弹簧不易从PCB板上脱落,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自动化插件弹簧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插件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1及图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自动化插件弹簧2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插件支架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申请的自动化插件弹簧2包括插件支架1及弹簧2,插件支架1具有插板11及安装板12,优选地,插板11及安装板12为一体成型。安装板12具有避空位121。弹簧2设置于安装板12的顶部,避空位121至少部分位于弹簧的线圈内,避空位121至少部分的面积与指示灯横截面的面积相同,优选地,避空位121呈半圆形,且避空位121全部位于弹簧的线圈内。本实施例中,弹簧2通过焊接固定于安装板12的顶部。进一步地,安装板12具有至少二压脚122,至少二压脚122设置于安装板12的边缘。具体应用时,先将弹簧2放置于安装板12上,而后通过压接设备将至少二压脚122压紧弹簧2。本实施例中,压脚122的数量为两个,当然,至少二压脚122的数量也可根据需求增加或减少,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不应以此为限。本实施例中,弹簧2可以通过压脚122固定于安装板12的顶部,而不采用焊接固定的方式。更进一步地,安装板12还具有限位块123及定位块124。限位块123设置于安装板12的边缘,限位块123位于至少二压脚122之间。定位块124设置于避空位121的边缘,定位块124面向限位块123。具体应用时,弹簧2卡设于限位块123及定位块124之间,限位块123及定位块124配合至少二压脚122将弹簧2固定在安装板12上,可有效防止弹簧2的中心位置发生偏移,从而导致插件过程中出现偏差。更进一步地,安装板12还具有两个支撑脚125,两个支撑脚125位于限位块123的两侧。当自动化插件弹簧插设于PCB板时,两个支撑脚125抵接PCB板,两个支撑脚125配合插板11将弹簧2固定于PCB板的预定位置,固定牢固。再一并参照图3,其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弹簧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弹簧2具有上弹簧圈21及下弹簧圈22。下弹簧圈22设置于安装板12,下弹簧圈22位于至少二压脚122之间,下弹簧圈22外径与下弹簧圈22内径之间的距离与限位块123及定位块124之间的距离相匹配,使得弹簧2不易移动。当自动化插件弹簧插设于PCB板上时,上弹簧圈21连接电子产品的触摸感应件,优选地,触摸感应件和安装板12为均质规则形状,此时,上弹簧圈21的轴心、触摸感应件的中心、下弹簧圈22的轴心及安装板12的中心四者在一条直线上。优选地,插件支架1为铜或铁质板材冲压而成。插件支架1采用铜或铁质板材,使得其导电性能更好,更耐用。优选地,插板11的宽度为5mm。具体地,首先,弹簧2由弹簧自动机加工完成,冲压机将铜或铁质板材冲压成插件支架1插件支架1具有插板11及安装板12,安装板12具有避空位121;其次,通过弹簧端子自动铆接编带机将弹簧2及插件支架1进行组装,组装时,先将弹簧2置于安装板12上,下弹簧圈22卡设于限位块123及定位块124之间,接着将至少二压脚122压紧下弹簧圈22,完成弹簧及插件支架的组装铆接。具体插件时,首先,弹簧端子自动铆接编带机对多个自动化插件弹簧进行编带;其次,通过AI机及将编带好的自动化插件弹簧插至PCB板的预定位置,插件时,AI机将编带传送至插件的工位,先切断插板11的两个插脚下面的连接部分111,再将自动化插件弹簧插至PCB板的预定位置,由于安装板12具有避空位121,避空位121位于弹簧2的线圈内的尺寸与PCB板上的指示灯相匹配,当自动化插件弹簧插至PCB板的预定位置,指示灯既位于弹簧2的线圈内且位于避空位121内,使得指示灯起到提示作用;最后,根据需要将插板11的两个插脚穿过PCB板的部分切断一定长度,并将剩余凸出的部分推至抵接PCB板,完成插件。综上所述,在本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自动化插件弹簧结构简单,可在设有指示灯的PCB板上实现弹簧自动化插件,有效提高弹簧插件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而且,弹簧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插件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插件支架及弹簧,所述插件支架具有插板及安装板;所述插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底部,所述安装板具有避空位;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且所述避空位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弹簧的线圈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插件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插件支架及弹簧,所述插件支架具有插板及安装板;所述插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底部,所述安装板具有避空位;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且所述避空位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弹簧的线圈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插件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具有至少二压脚;所述至少二压脚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边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插件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还具有限位块及定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边缘,并位于所述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朗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信兆朗五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