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PS-EPS电源交流风扇调速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773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PS‑EPS电源交流风扇调速电路,包括隔离光耦IC1、双向可控硅Q1、电阻R1和电阻R2,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双向可控硅Q1的一个主电极和UPS输出零线,双向可控硅Q1的另一个主电极连接电容C1、电阻R5和UPS散热风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单有效的解决了传统UPS/EPS交流风扇的调速问题,当负载少,温度低的情况下,风扇停止或者低速运转,满负载或者高温的时候全速运转,是根据这些条件的比例,而线性调整风扇的转速,有效的减小电源的噪音,减小风扇的运转时间,降低风扇轴承的磨损而延迟风扇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源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生命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PS-EPS电源交流风扇调速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调速电路,具体是一种UPS-EPS电源交流风扇调速电路。
技术介绍
传统UPS、EPS有部分采用交流风扇,有部分采用直流风扇,各有优势,直流风机方便进行调速、风量大,缺点是需要大功率的直流工作电源,交流风扇不需要专门设计工作电源,但是控制调速复杂,需要设计专用的变频电源,要么就是直接用继电器控制风扇电源的通断,这样就会导致调速过于简单,达不到理想的效果。UPS及EPS内部采用的交流散热风机调整转速,目前传统的方式有两种,第一是增加一个温度开关,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温度开关闭合,风扇开始工作,此种方式缺点是调试单一,只有常转和停止不转两种状态,无法有效的降低噪音和延长风扇寿命,另外受温度开关动作的精确度影响,会导致调速的温度点偏差较大,不精准。第二种方式为变频调速,一般是增加一个变频电源,这种电源有的是采购市场上的成品,但是成本很高,体积大,占用电源内部的安装空间,也有企业自己设计电路,但是电路复杂,而且故障率高,反而会影响电源设备的整机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UPS-EPS电源交流风扇调速电路,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UPS-EPS电源交流风扇调速电路,包括隔离光耦IC1、双向可控硅Q1、电阻R1和电阻R2,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双向可控硅Q1的一个主电极和UPS输出零线,双向可控硅Q1的另一个主电极连接电容C1、电阻R5和UPS散热风扇,UPS散热风扇的另一端连接UPS输出火线,电阻R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连接电阻R3和电容C1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3连接隔离光耦IC1的脚1,双向可控硅Q1的控制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和隔离光耦IC1的引脚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隔离光耦IC1的引脚3连接电阻R6、电容C2和12V直流电,隔离光耦IC1的引脚4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和电阻R7,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风扇调速信号。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双向可控硅Q1的型号为MOC305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UPS散热风扇为交流电机带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双向可控硅Q1的型号为MOC3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简单有效的解决了传统UPS/EPS交流风扇的调速问题,当负载少,温度低的情况下,风扇停止或者低速运转,满负载或者高温的时候全速运转,是根据这些条件的比例,而线性调整风扇的转速,有效的减小电源的噪音,减小风扇的运转时间,降低风扇轴承的磨损而延迟风扇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源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生命周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图;图2是风扇端电压波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实施例1:一种UPS-EPS电源交流风扇调速电路,包括隔离光耦IC1、双向可控硅Q1、本设计中的UPS/EPS电源的CPU控制芯片,自带对电源的负载情况、环境温度、功率器件温度检测,把CPU的其中一个预留输出口作为调速信号发送口,来自CPU的调速信号通过电阻R7使隔离光耦IC1导通工作,驱动信号被隔离传送至双向可控硅Q1的驱动极,此时双向可控硅Q1导通,散热风扇M通电开始运行。散热风扇M的转速受可控硅的导通角而定,当双向可控硅Q1导通角α1=180°时,风扇端电压波形为正弦波,即全导通状态;当可控硅导通角α1《180°时,风扇端电压波形如图实线所示,即非全导通状态,有效值减小;α1越小,导通状态越少,则电压有效值越小,所产生的磁场越小,则风扇的转速越低。如图2所示。CPU发出的风扇调速信号的脉冲宽度(驱动可控硅的导通角),是条件依据电源的负载情况、环境温度、功率器件温度,而实时做出调整的,调整的原则如下:调整依据的三个条件分别是负载大小、环境温度、功率器件温度,逻辑关系表如下:表1为负载大小、环境温度、功率器件温度对应不同工况的逻辑关系表。工况1条件散热风扇停止运转,工况2条件任意一项满足条件,风扇启动最低速运行,工况3条件任意一项满足条件,风扇启动最低速至最高速线性调整。以上条件工况3为风扇运转的最高条件,当只要有一个条件满足工况3的要求,即风扇调速按工况3调速运行。CPU单片机按优先等级为:工况1<工况2<工况3来执行调速任务。此调速电路共享了UPS/EPS单片机芯片原有的环境温度、负载功率、功率器件温度检测信息资源,无需额外增加检测电路,只需开放一个单片机的输出口作为风扇调速信号即可。外部控制调速电路有7个电阻,2个电容,1个光耦、1个可控硅即可,成本低廉,电路控制简单,故障率低。但是功能齐全,调速智能,而且是可以从停止到全速无极不间断调速。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设计的双向可控硅Q1的型号为MOC3020,其稳定性好,价格低廉,故障率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PS‑EPS电源交流风扇调速电路,包括隔离光耦IC1、双向可控硅Q1、电阻R1和电阻R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双向可控硅Q1的一个主电极和UPS输出零线,双向可控硅Q1的另一个主电极连接电容C1、电阻R5和UPS散热风扇,UPS散热风扇的另一端连接UPS输出火线,电阻R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连接电阻R3和电容C1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3连接隔离光耦IC1的脚1,双向可控硅Q1的控制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和隔离光耦IC1的引脚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PS-EPS电源交流风扇调速电路,包括隔离光耦IC1、双向可控硅Q1、电阻R1和电阻R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双向可控硅Q1的一个主电极和UPS输出零线,双向可控硅Q1的另一个主电极连接电容C1、电阻R5和UPS散热风扇,UPS散热风扇的另一端连接UPS输出火线,电阻R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连接电阻R3和电容C1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3连接隔离光耦IC1的脚1,双向可控硅Q1的控制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和隔离光耦IC1的引脚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PS-EPS电源交流风扇调速电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建朱涛
申请(专利权)人:赫能苏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